大学生活与文化适应:哈佛博士揭密象牙塔里的“潜规则”——The Secret Syllabus 新书讲座回顾
11月4日,毕业于哈佛大学、现分别任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系和查普曼大学金融系的作者Jay Phelan与Terry Burnham,以“理解大学文化中的‘隐性规则’”为题,为读者带来了一场互动性极强的讲座。此次活动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与昆山杜克大学图书馆和宁波诺丁汉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由宁波诺丁汉大学现代欧洲和国际历史副教授 Christian Mueller 主持,昆山杜克大学本科教学副教务长、物理学高级讲师 Paul Stanley 作为嘉宾参与讨论。
围绕着新书 The Secret Syllabus:A Guide to the Unwritten Rules of College Success,基于作者们在求学与教学生涯中所经历的真实案例,两位作者就如何利用 Office hours、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学习技巧与习惯、大学规划、职业成就等议题为读者给出建议。而在讨论环节,四位老师就教育的角色、如何做好个人规划、如何克服拖延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讲座主体内容
讲座伊始,Terry Burnham 提到,在自己二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中,与 Jay Phelan 教了超过2000名学生。其中很多都天资聪颖,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同龄人之中脱颖而出。但两位作者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都很难很快地适应学校的氛围,不知道该如何了解大学的文化。

Jay Phelan 则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举例:他在高中时期成绩优异,但当自己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本科时,发现自己进入了一段很长的迷茫期——不知道应该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进行学业规划。作为自己家族中第一个大学生,没有人教他应该如何应对。Jay 在本科阶段成绩并不突出,甚至有好几门课都拿到了“F”。但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在哈佛拿到了博士学位。而在自己成为一名教育者后,他在学生身上看到了过去自己的影子。这也是他写这本书的动机之一,希望帮助更多学生尽快适应大学文化。
随后,Terry 和 Jay 从如何利用 Office hours、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学习技巧与习惯、大学规划、职业成就等话题出发,结合鲜活的案例与科学研究,帮助学生纠正对以上这些问题的认知误区。
关注微信公众号“普林斯顿读书会”获取讲座录屏
Office Hours
很多学生都对 Office hour (教授与学生面谈的时间)有诸多误区,比如在向教授提问前,没有问老师是否有时间回答问题、没有自我介绍而是直接进入了细节、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等。但 Terry 和 Jay 提到,其中一个最大的误区是,学生根本不去 office hour。而事实是,office hour 是学生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在这段时间内,可以自己掌控对信息的获取,可以在这里得到一些其他地方得不到的信息,可以用来向教授展示自己的个性与兴趣,从而有助于培养与老师长久的关系与联系。
Resilience 培养韧性
人人都会经历失败,经历生活的起起伏伏。而大学应该教给学生的重要一课,是如何面对失败、从中吸取教训,并最终让自己成长。两位作者介绍了很多来自各界的案例——运动员,科学家……他们都曾在学业中途辍学。但一段学业的停止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停滞,人们仍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具体而言,要培养自己的韧性,有五种可操作性极强的策略,这些都可以在 Secret Syllabus 这本书中获得。而两位作者尤其强调了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处境与情绪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情绪,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分享或抒发,是让自己从痛苦中成长的重要一步。
Study Techniques 学习技巧
在学习技巧这个话题上,作者首先询问了讲座听众们的复习备考习惯偏好:是喜欢花大块时间集中复习一类内容(blocking);还是愿意同时复习不同的科目(interweaving)。作者们进而说到,很多人会觉得先攻克一门学科,再复习下一门,这种复习效果更好。但科学研究表明,同时复习多门学科,所体现出来的考试结果更好。本书很多的学习技巧基于认知科学、行为科学的最新佐证,挑战了学生们的既有认知。
作者还列举了书中教授的其他学习技巧,比如自己记笔记,效果要好于单纯地看老师发的课件。因为做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学习与复习的过程,可以把输入的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书中还贴心附上了如何高效记笔记的具体指南。
Planning 规划
大学制胜的另外一个关键是要提前规划:做好每日、每周、每学期以及大学四年不同时间长度的规划。任何规划都是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而服务。因此,想要做好规划,需要从了解自己的处境和认识自己开始。了解自己已经有的选择、可获得的信息、深挖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反思自己的深层动机。在此基础上,作者们建议大学生们尽情探索大学带来的各种可能性。再脚踏实地,拆解自己的长远规划,把行动落到实处。
Career Success 职场成功
在此部分,作者们用亲身经历作为例子:成绩单很难看的学生,如何敲开耶鲁研究生院的大门?和职场一样,读博就像一个工作。而好成绩并不是职场顺遂或者申博成功的必需。成功的诀窍是了解读博和工作场上需要申请者具备哪些能力,而自己可以如何展现这些能力。以研究生院举例,教授们在招收博士生时,会期待看到学生有信息检索的能力,有作出新颖而有意义的研究的潜力。因此,要想申请成功,就需要了解招生官们是怎么想的,再组织自己的材料,让招生官们的工作变得更轻松。
互动讨论环节
在讲座的讨论环节,两位作者 Jay Phelan 和 Terry Burnham,与宁波诺丁汉大学现代欧洲和国际历史副教授 Christian Mueller 和昆山杜克大学本科教学副教务长、物理学高级讲师 Paul Stanley 就Secret Syllabus 这本书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Paul Stanley 提到本书的适用范围很广——它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老师。当老师的角色从学生转换过来后,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做学生的体验,忘记了作为学生的疑虑、困惑与困难。此外,Paul Stanley 还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给学生们提出了很多其他的建议。而 Christian Mueller 则提出了“教育的角色”这个问题与作者们探讨。作者们回应说,高等教育与职场知识间并非严丝合缝,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其后,作者们和与谈者们还对观众提出的问题,比如如何申请博士项目、如何做好人生规划并平衡父母的偏好、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找到学习动力等问题作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回答。详情请见视频。
PUP内容速递
The Secret Syllabus:A Guide to the Unwritten Rules of College Success
对于大学新生、特别是第一代大学生而言,大学生活意味着对另一种文化的适应。哈佛大学博士毕业的两位教授发现,他们曾经在大学中经历过的“文化冲击”,在自己的学生中也广泛出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文化,减少对压力的恐惧,他们写下了这本 The Secret Syllabus。与大众认知中的“好学生”标签相异,虽然本书两位作者出身顶级名校、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业生涯,但他们的求学生涯并非顺风顺水:他们也曾在迷茫中探索,成绩单上也有低分甚至F,他们也曾在不知所云的讲座中煎熬。但恰是在这些跌跌撞撞的成长中,他们开始思考与反思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方法,以及如何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贯穿本书的是作者对高等教育的直接反思与情感寄托,以及许多第一手资料与亲身经历,凝结了作者个人的经验与智慧。和很多其他鸡汤式与成功学的书本不同,本书不是一本“确保你成功”的指南,而是一本真诚的、以读者为中心的启发性书籍。作者尝试向读者介绍一种复杂的文化,以及读者在其中的角色。基于对“大学文化”的深层理解,读者可以发展出独属于自己的行为准则。
本书章节目录
Contents
1. 序言:每个文化都有或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和规范
Preface: The Big Picture: Every Culture Has Rules and Norms. Some Are Written, But Many Are Not
设定目标:不是计划,而是规划
Setting Goals: It’s Not the Plan, But the Planning
2. 上学第一天没有职业规划通常比有要好
Not Having a Career Plan on Day 1 Usually Is Better than Having One
3. 规划你这学期、这一年以及整个大学的时间表
Planning Your Schedule This Term, This Year, and Through Graduation
4. 规划学期和人生目标
Planning Semester and Life Goals
5. 规划每日和每周目标
Planning Daily and Weekly Goals
实现目标:如何有效地社交并得到你需要的东西
Achieving Goals: How to Interact Effectively and Get Stuff That You Need
6. 在选择你的课程时,寻找优秀的老师
In Choosing Your Courses Seek Great Teachers
7. Office Hours:制定你自己的计划,最大限度地把握机会
Office Hours: How to Get the Most from Your Instructors When You Control the Agenda
8. 课堂行为:如何掌握上课内容并给老师留下积极的印象
Classroom Behavior: How to Master Content and Make a Positive Impression on Your Instructor
9. 培养你与教授的关系:推荐信、找导师、找工作
Nurturing Your Relationships with Instructors: The Path to Recommendations, a Mentor, Jobs, and More
学习的基本要素
The Nuts and Bolts of Learning and Performing
10. 如何学习(你需要但从未得到的课程)
How to Study (The Lessons You Need but Never Got)
11. 考试:最重要的时候如何表现
Exams: How to Perform When It Counts Most
12. 论文和其他写作作业:如何说得更好
Papers and Other Writing Assignments: Say It Better
13. 如何学习语言
How to Study a Language
克服成功的障碍
Overcoming Barriers to Success
14. 韧性:每个人都会跌倒;只有一些人站了起来
Resilience: Everyone Falls; Only Some Get Back Up
15. 考后审视:如何从经验中学习
Exam Postmortem: How to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职业生涯规划
Career Planning
16. 研究生院申请过程(与奥秘)
Getting in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Your Choice: The Process (and the Secret)
17. 是什么让你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求职者?
What Makes You an Appealing Job Candidate? It’s Not What You Think
结论
Conclusion
18. 重新审视大学生活
The Big Picture, Revisited: If You Remember Just One Lesson Five Years from Now, It’s Thi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