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好问的小明_未来来信(8)
2022年11月23日,天门,晴
2022年的我:
你好!
我是2023年的你。
今天的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对劲呢?
哪里不对劲呢?
就是今早起来的时候,脑袋里空空如也,又昏昏沉沉。
昏昏沉沉,很明显,是没有睡好。
空空如也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你,阅读的时间,变少了啊!
这两天,你的生活作息,刚刚有了一个新的变化。
这个变化,就是,你把写作的时间,放到第一,阅读的时间,放到了第二。
这样的改变,的确让你,在接下来的一天当中,比较的轻松和自如。
但是,你在重视写作的同时;
忽略了阅读,然后,脑袋里就空空如也了。
到了第二天,要写东西的时候,就啥也想不出来。
就算你手指里面,住了十个作家,他们也是爱莫能助。
因为,你没有给他们吃东西啊。
你可知道,你阅读的时候,做笔记,就是他们在吃东西,在吸收;
你可知道,你写作的时候,在键盘上敲字,就是他们在输出。
你都不给住在你手指里的大作家们吃东西,饿了他们一天。
他们当然,写不出来啥东西了啊。
所以,这个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
有些人,靠分析生活,积累素材;
你又不出去,你就在书籍的王国里,任意遨游。
其实,这也可以,但是,你得多花时间啊。
看见没有,今天发生的这个变化,让你,应该有了3点收获:
1
任何一个,看似好的决策,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坏的结果
所以,要有心理准备,在当坏结果发生的时候,不是马上放弃决策,回去走老路,而是,根据出现的情况,分析原因,想解决办法,及时适当的调整
2
写作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
甚至,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应该比写作更多,起码应该多一倍,如果你一天写作的时间,是60分钟的话,那么,理论上,你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应该是120分钟。
只有经过大量的输入,加工,去粗取精,才能诞生良好的产品,才能诞生有用的文字
其实,古往今来,很多有用的道理,已经被人们说过了
但是,没有关系,就算被人说过了,也没有关系
知道,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会做,会做不等于做对
做对一次没用,要长期,持续地,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所以,真正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差距的
不是知道,而是做到
学习改变命运,生命在于运动
很多人都知道,想要知道,也非常的简单,10秒钟就知道了
但是,知道这两个道理的你,知道这两个道理的我
在那10秒钟后,没有区别
让你我产生区别的,是我们的行动
假如,我无动于衷
假如,你认真执行
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你在这个赛道上,就会领先我很远很远
有些人,总想找捷径,想最优策略
会不会,【现在就做】【持续地做】
这8个字,就是最优策略,就是捷径。
而且,现在就做,持续地做,不仅是我们这一辈子,应该坚持的策略,应该走的捷径,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应该记住这8个字。
文字,乃劝人向善
行动,乃最佳捷径
所以,今天的收获是4点:
1
任何一个好的决策,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看似坏的结果,为此,我们应该提前有心理准备,迎接坏的结果。
当坏结果产生的时候,不是马上放弃决策,回头走老路,而是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及时调整策略;
2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
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至少应该是写作时间的1倍。
也就是说,花60分钟写作,就要花120分钟阅读。
只有大量的输入,才可能有输出,吃啊可能有有用的输出。
切不可,因为提前完成了写作,就觉得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就玩乐去了。
3
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产生的原因,并不是知道多少道理
而是,能不能做到。
真正让人产生差距的,不是知道,而是做到。
4
真正的捷径,是,行动
行动,就是最好的策略
现在就做,持续地做
文字,乃劝人向善
行动,乃最佳捷径
切记切记
最好,作为家训,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