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笔记丨20221121
1
读书,这个“读”很有误导性,只涉及到了眼睛这个器官,只是涉及到了视觉,光读是不行的,停留在视觉层次,你还要继续深入,从视觉到表像,从表像到抽象的概念,你要在书中来回穿梭,最后通过一条条自己寻找出来的线索把这本书贯穿起来。
一句话,你通过各种认知活动把这一条条线索编织成了一个更大的框架。
至此,你应该领悟到框架往往是姗姗来迟,在这里,框架是针对你所读的书而言,一本书其实是没有框架的。
你能悟出框架,让这本书的内容在你的头脑里变得简单。
就一本书而言,你要死磕它,框架才会冒出来。
死磕框架,就是为了从书的复杂-混乱之中创造出该书的简单-秩序。
书的复杂-混乱与书的简单秩序,都是反映了你对该书认知达到的状态。
就一本书而言是这样子的,其它的事物也是一样的。如果不能洞察事物运行的原理-规律-法则,事物就会变得复杂-混乱,变得无法驾驭。
读书要提炼框架,做事要应用框架,如此这般从此至彼,从彼至此,反反复复,这样子,书就没有白读了。
书中的内容变成你头脑里的思想意识,你头脑里的思想意识又贯彻在你所做的事之中。
一本书的内容要变成你头脑里的思想意识,这就是衔接。
一本书,从它的内容到你头脑里对内容的反映,就形成了思想的意识,一本书是这样,几十本书也是这样,最后要汇聚成河,变成你头脑里的思想意识洪流,这也是衔接。
2



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是无人机镜头下的青色调广西群山
以前有人写过,桂林的山是一坨一坨的,果然是。
3
①王兴说:见贤思齐这个词有人可能以为重在思齐,其实重点是见贤,思齐或说学习是个自然行为。
②当年华为巨额资金聘请IBM为其进行企业流程再造,任正非提出了“先僵化,后固话,再优化”的路线。
我觉得这两句很有共通之处:很多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和顶级高手的巨大差距,还没做成什么就总想着先优化别人。
公司还没成功就要优化顶级公司的流程;投资还没做出什么成绩就要优化大师的策略。这都是典型的不知人也不知己。没有充分“见贤”,和任正非的路线反着来。
4
唐僧每次遇见大难,都会去找观音求救,殊不知,正是观音给他制造了八十一难,还打着考验的旗号。
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人,就是给你制造问题的人,还打着为你好的名义。
5
自卑者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习惯性的高估他人,低估自己。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判断评估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是否可以被量化?
通常来说在某一领域,如果你的水平不如他人,或和他人的水平差不多,那你便无法准确评估一个人的水平。
你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水平,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水平,才能解决自己「技不如人」的自卑感。
就像让你和小学生比赛数学题,你不会感到自卑一样。
我一直认为自卑的人,往往有着超越常人的学习动力——自卑者通过追求卓越,来消除痛苦。
6
女生最好的自我保护方式,就是绝不要让自己处于任何可能会发生危险的地方或处境,我以前经常会独自出差,或开车或乘坐飞机火车,但我一般都是点到点直来直去,除了在路上,到目的地后是不会独自外出的,住宿也是尽可能住四星及以上酒店,安全性相对更高一些。
7









8
越来越不喜欢给别人输出自己的价值观,现在就算我眼看着一个人去做我认为是错的事,只要不关乎我的利益我大概也不会去说什么。
第一,咱们没有资格去指导别人的人生和生活。
第二,人家不需要的时候,咱的指点对人家来说,那就是指指点点。
第三,就算咱的指点是对的,说多了也会令人厌烦,费力不讨好的事还是少做。
9
被人民日报的这段话激励到了:
“那些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自律的人,真的连老天都不忍辜负。请相信:在暗处执着生长,终有一日馥郁传香。”所有努力都在变得清晰,总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