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人状态的理解
拿破仑讲,速度是制胜的关键,其实这里的速度不是指一定要快速,而是指符合实际的速度。同时要问,他到底在指对于什么而言速度很关键?毕竟我不是他,无法知道他真实的想法,对他而言或许是打仗吧。但对我而言,速度是良好状态的关键,当然,只是关键之一。或许他本意并不如此,但这句话确实对我达到了启发的效果。同时,我做了补充。
在长期实践后我认为,实现人良好的状态有三个关键,一是好的心态,二是舒缓的节奏,三是适宜的速度。好的心态,我认为道家清心寡欲的佛系心态较好。舒缓的节奏,对于不同的人舒缓的标准不同,需自己感知和把控,只要能够实现内心很放松即可。适宜的速度,重点在于适宜二字。我认为,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速度,一种是做具体事情时的速度(此处具体的事情更多偏向于工作类,生活类的事情也有小部分涉及,需自己判断)。总体来说,比较适应的安排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较为舒缓,这样可实现一种轻松。而做具体事务时的速度则应更快些好,这样可实现一种高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两种速度都很快的话,短期内可以此状态虽然可以保持并可实现连续的高效,但无法且不能长时间如此,因为这样太过耗费精力,人会很累且很可能导致自我状态的崩溃。但同时,在自己需要提高活力的情况出现时这种方式又较为适宜了,在自己活力较弱、对生活激情衰退严重时可用此方式进行合理的刺激。相应的,如果两种速度都较慢的话,毫无疑问就会导致活力过弱、效率不高的问题,但在自己确实较为疲惫需要休息时,就需要调整为这样来实现一种身心的放松了。由此可见,速度的调整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它是动态的,不是绝对的,必须要实事求是才行。
这里要专门讲节奏和速度的关系。节奏不是速度,二者不能混淆。节奏是内在的,可以认为是“心”,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节奏,这个节奏是固定不变的。而速度则是外,虽然总体而言也存在一种稳定性,但还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宜的变动和调整。这二者的关系可称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此话来自于王阳明的心学,这是我的个人理解。
状态是人之根本,保持住良好的自我状态就可在任何情况下都实现个人之最佳,对人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认为是唯一和决定性的,只要保持住了自我,就可所向披靡,无敌于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