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石话] 德国职业教育意识一瞥——从一次游艺联欢会说起
都知道德国的职业教育相当给力,今天就想通过一次游艺联欢会,看看德国的职业教育是怎样在行为日常中潜移默化的。

大妞家附近有家历史悠久的啤酒园,发端于1406年,迄今六百余载。有一年七月中旬的一个周五,保时捷慕尼黑公司在这里举行了一次公司员工偕家属孩子联欢的游艺酒会。

全套的游艺设施均为临时拉来布置的,估计应有专门的此类公司承办,总之大人孩子都玩儿得很嗨,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我当时恰好在女儿家,平时就爱在啤酒园大草坪上带着外孙玩儿,既然遇上了,于是全程领略了一番。
当时拍了不少照片及短视频,后来清理内存时删了不少,现在想起来有点儿后悔。
只好就着现有的照片说吧,其实还有一些游艺项目,因为照片删掉的缘故,已经记不起来了。



参加游艺会的宾客皆盛装出席,均为巴伐利亚传统民族服饰,俏皮活泼,很招人喜。



游艺项目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需求,以保证大人孩子都有得可玩儿。

这头奶牛虽是假的,但真的可以挤出奶来,很多孩子都乐此不疲,可惜挤奶的照片让我删掉了,只留下了这张静物的。
另外,在国外,给别人孩子拍照是要征得监护人同意的。所以,我拍得不多。


这个抡大锤的项目,另外一张反映机械装置的照片也删掉了,意思是这样的:随着锤击触板的力度与速度的不同,另外一边像一个算盘杆一样的滑轨装置上的球珠弹上的高度亦有不同,击得高者为胜。


一种用塑料啤酒筐节节相扣,然后二人相向角力的游戏。用力方向要均匀,筐柱蹦散了不算,准备好后随着口令开始发力,最后谁后退了谁输。

上图是一个较量臂力的游戏,参加者单臂平伸,手执一大扎啤酒,以举伸时间长者为胜。

这个一看便知,锯木头比赛。两人配对组合,女裁判骑在木头上计时,以锯下圆木截片用时少者为胜。这个应该算是集体项目,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用意在里面。

上面这个是钉铁钉游戏,圆木上预先浅钉了密密麻麻的铁钉,参加者须用钉锤的尖端,也就是接触面积小的一端,在铁钉“丛林”中准确地砸向目标钉子,将其牢牢地钉入圆木中,锻炼的是眼、脑、手协调一致的稳、准、狠。

这个类似于沙壶球游戏,不同的是将盛满啤酒(以水代)的大杯子替代沙壶球,推得远且啤酒不洒出者为胜。

在大草坪上进行的是单手驾驶拖拉机比赛,共有两辆红色拖拉机,可惜照片和视频事后都没存,也就上图和前面奶牛照片上可看到拖拉机。

比赛是这样的,两名参赛驾驶员分别左手平伸执一大杯啤酒,右手操作方向盘和档把杆,听到口令后同时出发,分别在草坪上顺(逆)时针转一大圈回来后,以用时短且啤酒洒出少者为胜。

上图是抽马鞭表演,应该是表演助兴性质的,有八位鞭手,在大大的台子上围成一圈,有节奏地甩响马鞭,很带劲儿。当时拍了视频,也没存。

飞镖游戏,不解释了,很熟悉。



“斗牛”游戏是参加者最众,也是我拍照片最多的一个项目。
在一个大大的类似塑料充气游泳池一样的保护场地上,有一头特制的模拟公牛,“斗牛士”骑上去后,开启电控机关,“公牛”便甩头撂蹶子各种折腾不停,且随着“斗牛士”在牛身上呆得时间越长,动作幅度相应加大,直到将斗牛士甩下来。





呵呵,保留下的照片都是英武潇洒的,那些摔得四仰八叉的照片居然被我都删了,真是个厚道人,哈哈。

最后这张是前来助兴演奏的五人乡间音乐小乐队,视频回头再发,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过来一看,挺精彩的,尤其是打节奏的“勺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