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一年17:和挪威人一起学书法
之前也说过,我在迎新周的很巧地认识了Ewa,一个在我们学校读中文专业的挪威女生。虽然是学中文专业的,但是因为害羞,她总是拒绝对我说中文(她的原话是,虽然对其他人能说得了中文,但是对我就是说不出口),所以我也无从得知她平时上的课都在学习什么内容……但是在挪威的第一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Ewa说第二学期学校里可能会开设一个书法课,是孔子学院举办的,属于一个兴趣类的课程,不强制出席,而且可以带朋友一起参加,问我想不想一起去。
卑尔根竟然有针对外国人的书法课!而且还是孔子学院办的。我当然是很有兴趣了。我之前就知道孔子学院是一个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但是从来没有实际接触过,没想到在卑尔根就有,而且还要来我们学校上课。(实际上当时卑尔根的孔子学院是挪威唯一的一家。)最重要的是,这个课是不记学分也不记出席的,有事的话就可以不参加。于是我很高兴地让Ewa帮我报了名。
书法课的老师是一个年轻的老师,没比我大几岁,就叫她清清吧。清清是北京某外语学校的研究生,参加了对外汉语教学的项目,因此被派到挪威实践一年(或者是两年,有点记不清了)。因此,她来到挪威其实也没有太长的时间。一周内她大部分的课程是在挪威一家高中教汉语,给我们上的这个一周一次的书法课类似于一个兼职项目。
这个课最好的一点在于笔墨纸砚都由老师清清提供,不需要自己准备,不然我真的想不到,在卑尔根哪里能买到这些东西。而且,给大家使用的不是墨汁,而是墨条,写字之前先要磨墨。以前我在学校里虽然也上过书法课,但是都是直接用的墨汁,所以磨墨对我来说也是很新鲜的。清清跟我说,这些书法用具都是从国内带过来的,从携带角度上来说墨条更方便,不像墨汁一样体积又大又容易漏,所以就让大家用墨条了。

我们的课上除了我这个乱入的中国人,其他人基本上都是Ewa中文专业的同学。他们也有一些中文基础,所以清清主要教他们如何用毛笔写汉字。而我呢,就可以自由发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清清原本应该也没想到,这个课上还能有中国学生,还问我有没有学过书法,我说没有,她看起来松了一口气。
虽然是中国人,但是我上这个课也不单纯是去玩的,是真心想借这个机会练习一下毛笔字。我爸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没事就在家里练字,写的满意的作品还会很高兴地拿给我看。我小学初中的时候,也练过一点点书法,但是到了大学,基本上连毛笔应该怎么握都不太记得了。因此能在挪威有这么一个奇妙的机会,既能练习书法,又能认识到更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挪威人,是非常难得的。
这门课是从2月初上到4月底,每周五一次,一共12堂课。虽然偶尔会有偷懒的时候,但是我基本上还是都上了下来。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不仅是学生,偶尔还能兼任一下助教的角色。比如清清要解释某个词的时候,突然想不起来英语怎么说,我就可以临时翻译一下(毕竟香港好歹也是英文教学)。或者说,需要把笔墨纸砚分发给每个人的时候,我还可以临时搭把手。
中国人上书法课的时候,一般都是对着字帖练习,写一些《兰亭集序》啊,唐诗三百首之类的。但是这些对于外国人来说显然太难了,所以清清会按字的部首、结构教给大家一些比较简单的字,比如“千/六/人/之”之类的。除此之外,每个人也可以练习自己喜欢的字,清清会一个一个看,然后做指导。其实即便对于我这么一个中国人来说,要把一个字用毛笔写好,也是一件很困难也很有成就感的事。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清清让每个人写一张自己喜欢的字,拿着这张字拍合影,于是有些人写了“你我他”,有些人写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些人写了“饿”,还有人写了“求救”……
因为是不占学分也不记出勤的课,总体上来说大家还是上得很开心的。最后一节课的时候,还有同学专门从自己家里带来了自制的布朗尼蛋糕,给大家分着吃。对于到了挪威之后就没有再吃过甜品的我来说,真的是太感动了。
上这门课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就像中国人学英语的时候都会起一个英文名字,卑尔根大学中文专业的人也会给自己起中文名。Ewa也有一个中文名,选字的时候她还问过我的意见,最终她给自己起的名字叫做“安沂文”,“沂”有水的意思,其中“沂文”和Ewa谐音。怎么说呢,我觉得起得太好了,如果我写小说有个女主角,可能会考虑用这个名字。
课堂上,大家每个人介绍了自己的中文名(当然,我介绍的就是自己本来的名字……),比如“英乐宁”“木雪飞”等等。说实话,听挪威人称呼自己用中文名有点怪怪的,虽然大家的选字寓意都很好,也没有“孙悟空”之类的怪名字。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外国人听中国人给自己起英文名,会觉得很奇怪,因为那并不是一个人“本来”的名字,和他的身份和文化是有点割裂的。
我的英文名是Ariel,初中的好朋友告诉我她很喜欢这个名字,而且迪士尼的小美人鱼就叫Ariel,所以就用了下来。到了挪威之后,一次介绍名字的时候,我发现在场有个人跟我重名,而且还是个挪威男生,才知道这个名字在挪威其实是个常用名,而且男生和女生都能用。
后来我在对外国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既会介绍自己的英文名,又会介绍自己的中文原名,大家爱叫什么叫什么。有些人对于名字比较认真,会很努力地学会我的中文名发音(说实话,对于外国人真的很难发好)。有些人会觉得英文名更好认好记。如果有一个人能准确地发出我的中文名,我觉得真的是很高兴的一件事。
在挪威的中国人很稀少,所以我和清清有一种同在异乡为异客的亲切感。她曾经邀请我到她上课的高中看一看,但是每次不是她临时有事,就是我临时有事,或者是卑尔根突发狂风暴雨,因此就一直往后拖着。一直拖到了五月份,她都快结课了,我决定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定要去一次,看看挪威的高中是什么样的。
清清上课的高中并不在卑尔根,而是在卑尔根附近的Osterøy(中文翻译是奥斯泰岛,但是其实并不在岛上)。因为她当天还有课,所以我一个人从卑尔根坐巴士去找她。不得不说,挪威除了几个大城市之外,其他地方看起来都基本是乡村了。我坐着巴士直到当地的市中心,除了周围的小房子多了一些,来往的行人多了一些,有了三四间店铺之外,其他地方看起来还是完全的乡野景象。而我去拜访的Osterøy ungdomsskule(Osterøy secondary school)的房子,可以说是周围一片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群了。
清清说这个高中除了有汉语课,还会有北京体育大学的老师在这里教授武术。可惜的是当天并没有武术课,所以我没法看到挪威小孩子是怎么学武术的。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特意去翻了这个学校的Facebook,想看看有没有他们上课时的照片,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照片都是学生们在雨里徒步,或者在雨里露营……挪威人的户外基因,果然是天生的。
虽说是去参观,但是毕竟也不能打扰别人上课,所以我只是在学校里简单地逛了一圈,偷偷看了看教室的样子。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学生很少,大家也主要是有课的时候才来,所以学校里安安静静的,并没有看到什么学生。虽然学校里有空地,但是也没有中国高中的那种操场跑道。因为我的高中是住校的,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因此基本上一日三餐、吃喝拉撒都在校园里。而对于挪威人来说,学校可能只是个上课的地方,下了课就各回各家了。
听清清说,这里上学的学生都是附近的孩子们,很多人走路就能上学,也没有什么通常意义上的食堂。我想也是,挪威人对吃的是真的没什么追求,估计这里的小孩子都是中午带一片面包夹一片芝士,就解决午饭了吧。


要离开的时候,因为清清在学校里还有事情,所以我要再一个人坐巴士回卑尔根。
不幸的是,走到巴士站的时候,我的手机没电了。而我要坐哪辆车、坐到哪一站,全部都保存在手机上,整个人都呆住了。而且手机没电,也没法再和清清联系。而且挪威的巴士并不像国内公交车一样,几分钟就有一班。很多巴士要几个小时才会有一班。买票也是上车再买票,所以所谓的巴士站,只是个有顶棚可以挡雨的地方,无论是售票人员还是工作人员全都是没有的,所以我连个能问的人都没有。
好在巴士站附近并不完全是荒无人烟,有一家类似便利店的小超市还开着。我只好进去询问,这里卖不卖手机充电器。这家店虽然不卖充电器,但是店里的姐姐得知我的手机没电之后,很好心地帮我借来了充电线,并且允许我在店里把手机充好电再走。
在店里等待充电的过程十分漫长,我的手机似乎永远也开不了机了。外面又开始下雨了。虽然店里的姐姐很nice,但是这时的我也没有太多聊天的心情。等啊等啊,我的手机终于出现了白色的苹果标识。再等啊等啊,电量终于上升到一个安全的程度,我能坐大巴回家了。于是我不敢再逗留,匆匆忙忙地离开了这里。
虽然这些年,中国的话语权更高了,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也更多了,但是跟清清聊天过程中,我们都有一致的想法:我们的文化输出还是不够强,真正发自内心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还不够多。有些来上汉语课的学生,本来是想学日语,是因为中文和日语有相近之处,才来学习的中文。卑尔根大学里中文专业的学生相比日文专业的学生也要更少一些。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要和中国做生意,学习中文的外国人也在增多,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有一天,有更多人是因为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而学习中文。这样的话,即便没有孔子学院,处处都是孔子学院。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卑尔根的孔子学院已于2021年关闭。)
-
大嘴巴乌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9 16:29:51
-
ihors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9 15:57:12
-
小麻兔纸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8 16:55:07
-
Moira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8 13:37:17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3 00:22:48
-
瓦尔登湖i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1 11:59:21
-
花季少女lzh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0 18:50:36
-
喵大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0 13:01:18
-
二厶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20 11:38:16
-
猫七姑娘胡同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7 15:30:19
-
boomo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7 14:31:04
-
QuickWa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3 18:09:40
-
豆友8vJUJ7aq6U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3 16:02:00
-
明天不下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3 09:42:58
-
浔阳蓑衣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2 23:24:48
-
upupupTX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2 23:05:35
-
Monkey·D·YH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2 15:21:42
-
SOPH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10 22:52:42
-
YOL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9 10:30:00
-
botw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8 19:24:54
-
Matthew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7 22:59:15
-
xioso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7 13:21:39
-
切洋葱看电影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7 01:29:37
-
范捷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6 20:56:44
-
Yuè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6 20:38:52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5 12:31:17
-
hohihj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4 22:50:43
-
TL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4 16:40:05
-
MisfitBiscuit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2 15:01:19
-
得闲吃贝果🥯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1 15:07:22
-
Ingrid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1 12:47:46
-
MOiu🐼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31 18:29:03
-
榆钱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31 18:23:54
-
聴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30 20:10:59
-
常春绿藤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30 18: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