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香大饭店
刚毕业的时候,我在香山脚下生活了两年半,那时候我向往的是中关村、国贸、望京。
但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的气质和这些地方格格不入,并经常调侃:“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北京CBD的咖啡馆里,用很溜的口音说一句——给我一杯卡布基诺。” 后来我搬到了丰台,七年的时间先后辗转三个住处,却始终和这里有一份融洽感。 丰台的宋家庄是个交通枢纽,每天的地铁里都会迎来送往一批批想有所求的人。每个夜晚,地铁口的小饭馆也会挤满高谈阔论的梦想家。 我不喜欢地铁口的那些饭馆,太嘈杂。 从地铁口向东走去,大约100米就安静了下来,这里和人流背道而驰,却坐落着几个看起来更舒服的小饭馆。 其中一家叫做蜀湘渝府,让我想起了八年前的“蜀香大饭店”——那是香山村里坐落在单位旁边面积不足十平米的小饭馆,平房简陋,但可以容纳几个未经世故的年轻人互诉衷肠。 昨晚下了班,我和双姐一起去了蜀湘渝府。还没进屋就看到有位身着朴素的中年妇女坐在门口桌子内侧,隔着门帘笑脸相迎。那种笑容不是职业的套路,真诚的甚至有些憨态可掬。 这就是老板娘,四川人。我们第一次见面,她就看似很熟的问道:“今天吃什么?” 等我们坐下翻阅菜单,在了解到我们的想法后又很诚恳的推荐一个菜和一个汤。 这都让我想起了香山“蜀香大饭店”的老板娘,一位更不修边幅的中年妇女——时至今日或许都不能再称为中年。她会更直接:“吃这个,好吃。” 昨晚到了蜀湘渝府已经是晚上八点,店里不到十张方桌只有三桌仍有客人。帮我们点完菜后,老板娘做了三件事:1.在店里来回踱步安排上菜;2.扯着根本听不懂的四川方言责备小服务员上错了菜;3.不时路过我们旁边问我们合不合口。 我问双姐,老板娘的方言地道吗,曾在成都生活过八年的她告诉我太地道了,就和这里的菜一样。 菜足饭饱结完账,老板娘与我们热情告别。 相比一家公司,经营一家饭馆也并不容易,吃饭的味道里有人情味会更加难得。我们也做好了下次再来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