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会考什么「评论话题」?这7个必须掌握!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最近,针对「新闻评论写作」,有许多小伙伴向小田心求助,不知道去哪找评论材料、输出不了好的观点等等。之前,小田心已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看评论的渠道和学习评论的方法、课程,错过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回顾哦~
2022各大高校最爱考的「评论」话题是什么?这样攻克,绝对没错!
进入冲刺阶段,虽然大家的重心应该放在专题整理和理论答题练笔上面,但是评论写作等实务练习也不能懈怠哦~今天,小田心特地整理了2022年发生的可能会考到的热点事件,并摘取了一些主流媒体的评论观点,以作参考,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些媒体评论,学会观点的输出哦~
食用建议:小伙伴们可以将下列热点事件作为评论材料,进行练笔。另外,因为新媒体评论的写作方式较为灵活,文风多变,并不一定适用于考场写作,故对于部分媒体的评论,大家选择性地吸收、积累适合用于考试答题的观点、论据即可~
1. 微博开放IP属地功能
-事件描述-
4月28日,@微博管理员表示,为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透明,站方于今年3月上线展示用户“IP属地”功能。
同日,微博站方进行产品升级和新功能上线:全量开放评论展示发评IP属地小尾巴功能、上线“个人主页一级页面展示IP属地”功能。继微博全量开放IP属地功能之后,今日头条、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平台,也已上线或宣布拟上线该功能,账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媒体评论及观点汇总-
新京报评论:随着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彼此适应和不断交融,虚拟世界的古老游戏方式,已经落后于现实需求。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互联网人,没啥不好。
人民日报评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平台显示IP属地,是滋养清朗网络空间、良好网络生态的必然之举。
红星评论:平台不惜用户流失也要加高管理篱笆,说明一些乱象已经到了不治不可的地步了,只是这种“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加码升级式管理,或许只能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不断循环。如何让网络风气真正清朗起来,还是要回归到人身上。
澎湃新闻评论:IP属地展示上线,让所有网民亮出明牌,还想装神弄鬼、伪装当事人蹭流量就比较难了,还想冒充海外大V鼓动人身攻击就更难了。但是,IP属地显示也仅是反网暴溯源追责的一个环节,相关互联网公司还要拿出更有力的措施。
2. 人教版教材插图惹争议
-事件描述-
今年5月底,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引发争议。网友纷纷表示插画人物眼神奇怪、毫无美感,对比其他版本存在明显审美差距,更有网友质疑该教材刻意描绘儿童隐私部位,带有性暗示以及意识形态偏见等。
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 微博发布声明:已关注到网上有关小学数学教材封面和插图的意见,及时组织专家认真研究,对社会各界好的意见建议虚心采纳,已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改进画法画风,提高艺术水平,充分发挥教材封面和插图的育人作用。同时,出版社将举一反三,全面评估所出版教材的封面、插图,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目前,教育部教材局也已关注到此事,介入调查。
8月22日,教育部发布调查处理通报,称教材插图主要存在“不美观向上,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存在差距”“不严肃规范,个别插图甚至存在错误”“不细致准确,部分插图容易引人误读”三方面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有关单位及人教社社长、总编辑等27名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媒体评论及观点汇总-
中青评论:艺术也许存在争议,但一旦被应用到教材中,就存在妥不妥当、合不合适的问题。也许比起这些插画到底“丑不丑”,教材编审流程是否科学、合理,公众意见能不能被及时征询、重视更重要。
红星评论:作为人们使用的教材,应该呈现我们的审美,这种审美既是身份认同,也是文化共建。
新京报评论:在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制度设计上,既要尊重专业意见,也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澎湃新闻评论:每一本教材的质量更扎实,每一本读物的内容更精彩,才能让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3. 唐山暴力打人事件
-事件描述-
6月10日,网上曝光了一段唐山烧烤店监控视频,视频显示,几名女性顾客在就餐时,其中一名白衣女子遭到另外一桌的男子触碰背部,女子在推开男子以后,遭到男子殴打。随后,该男子的同行者对女子和劝阻者拳打脚踢,直至店外,暴力程度令人发指。
6月10日下午,警方发布通报称,2022年6月10日凌晨2点40分许,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机场路派出所辖区某烧烤店发生一起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案件。唐山路北警方已经锁定嫌疑人,目前正在全力实施抓捕。
6月12日,根据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广阳分局通报,警方已对唐山烧烤店打人案的9名嫌犯执行逮捕,案件也正在进一步侦查中。值得庆幸的是,两名被打女子目前伤情稳定。
不过,在此事件的发展中,仍然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比如,根据封面新闻报道,有人晒出打人者陈某志曾经经营的火锅店名称、地址,煽动网友到现场“搞活动”。但事实上,这家店铺早已被转手,如今店铺店主被骚扰,只得连夜关店。
唐山打人事件发生后,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实名举报黑恶势力的视频。举报者手持身份证出镜,讲述自己遭受的不法侵害。
-媒体评论及观点汇总-
中青评论:骚扰、凌辱女性已经严重触犯法律,未能得逞还要暴力相向,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
新京报评论:无论缘由如何,打人者必须被依法严惩。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共识,也是社会得以进步的观念推动力。
人民日报:回应社会关切,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对施暴者依法严惩,更要避免伤及无辜。

新京报评论:任何一起公共事件,我们都需要警惕其在发展推进的过程中“变味”。需要不断重申的是,公共事件不能成为网络暴力的狂欢。
澎湃新闻:功夫还要做在平时,只有对黑恶势力露头就打、早打尽打,才能有效减少不法侵害,避免黑恶势力滋长和做大。
4. 河南储户红码事件
-事件描述-
2022年4月起,河南4家村镇银行出现“兑付难”。由于银行拒绝兑付储户的网上存款、电子存款,取不出钱的储户多次到郑州讨说法。
6月1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馈称,多名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取款难”的储户被赋“红码”。有维权储户反映:他们近期没有外出,手机上的河南健康码却因“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这一理由变红,一进郑州就被带走隔离。也有人刚到郑州时还是“绿码”,被发现是来讨说法后,很快转为“红码”,变得寸步难行。目前,郑州市纪委监委启动对赋红码问题调查问责程序。
-媒体评论及观点汇总-
环球时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健康码的作用举足轻重,必须维护其科学性和严肃性,绝不能让一些局部的基层纠纷,或者“技术错误”,影响公众信心和抗疫大局。
半月谈:健康码是为人们出行和流动提供便利的,绝不能成为任何人任何地方压制社会矛盾的手段。
红星评论:这场风波现在已经受到了高度关注,相信这些储户健康码红码的个案问题将会很快得到解决,但更重要的是下一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吸取教训,防止相关事件的再次出现。其中一个关键就是,通过完善数字治理机制来实现对技术运用的治理。
人民网:赋红事件中,一环套一环,是个连环案。不放过每一环,也不能绕过每一个责任人,并解读“解剖”问题存在的根源,才能防微杜渐。

5.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
-事件描述-
7月6日,国家话剧院公示2022年应届毕业生拟聘人员名单,中央戏剧学院2022届毕业生易烊千玺、罗一舟、胡先煦等人纷纷在列,该名单一经披露便引发舆论哗然。8日,针对网友们关注的问题,国家话剧院工作人员回应,名单上的人员尚处于公示阶段,并没有录取,公示期出现异议的情况会向领导反映。17日,易烊千玺就报考国家话剧院一事发布声明,他表示,自己完全遵照国家话剧院招聘通知和考试要求,并未通过“走捷径”的方式来获取名额。另外,经过慎重思考,易烊千玺决定放弃入职国家话剧院。随后,胡先煦也公布了三次面试的短信和相关行程截图,称其按通知完成全部流程,三次面试,一次不少。
7月8日,针对易烊千玺考编事件所引发的争议,《中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又为什么要考编?》,文章使用了“小镇做题家”来形容努力奋斗的普通人,引发网友热议。随后,《中国新闻周刊》删除该文章。
在此之后,舆论场上出现了一些嘲讽“小镇做题家”的声音,而更多的网友则是大胆呼吁,无论是“打工人”还是“小镇做题家”,每个梦想都应善待。还有的网友则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在微博、抖音等平台讲述自己的“小镇做题家”之路,“寒门贵子不该被嘲讽为小镇做题家”7月13日一度跻身抖音热搜榜前列。
-媒体评论及观点汇总-
红星评论:正是因为有了小镇做题家,正是因为有了一群看上去笨拙地学习、提升的人,这个社会的“竞争生态”才变得良性而受人期待、予人信心。
红辣椒评论:无论是“小镇做题家”还是“农村错题集”,都不应该是贬义词,而是茁壮成长、积极向上的代名词。
6. 抖音、爱奇艺达成合作
-事件描述-
7月19日上午,抖音发布《关于抖音与爱奇艺达成合作的说明》,引发网友广泛关注。说明提到,抖音和爱奇艺达成了合作,爱奇艺将向抖音集团授权其内容资产中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及转授权的长视频内容,用于短视频创作。未来,抖音集团旗下平台用户都可以对这些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媒体评论及观点汇总-
吐槽青年博士:抖音与爱奇艺跨越长短的合作,实际上也是对好内容的致敬,一般内容如过眼云烟,好内容才值得不断被再生产。优质内容打通了长短壁垒,用户才是最大赢家。
7. 彭州山洪
-事件描述-
8月13日,四川省彭州市龙漕沟附近突发山洪,有多人被洪水冲走。
据@彭州发布 发布的最新情况进展表示,截至14日中午13时,此次突发山洪灾害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现场搜救排查工作已接近尾声,已展开遇难者家属善后工作。
事实上,龙漕沟并非正规景区,虽然其景色优美,但却属于地质灾害点位,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当地政府曾在龙漕沟附近设立许多警示牌和警示横幅,并围起铁丝网,还经常派工作人员前往劝说游玩旅客,但收效甚微。这一突发事故,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野游”景点安全问题的关注。
-媒体评论及观点汇总-
澎湃新闻评论:在短视频滤镜的粉饰之下,人们已经忘了这里存在风险,“野性”诱导着人们争相前往,同时平台也该深入反思。
新京报评论:要让“荒野求生”的悲剧不再反复发生,规章制度的完善和相关管理的加强必不可少。
人民日报评论:悲剧的发生令我们痛心,也再次提醒人们,旅游出行安全第一,防汛减灾责任重大。
田心说
以上为大家梳理了2022年部分热点事件,希望大家能养成看评论、写评论的好习惯,平常多多积累,才能有效克服“观点输出苦难症”哦!
如果你还对评论写作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欢迎了解小田心的「评论训练营」!来自高校且有6年评论教学经验的楚楚老师将用13课时带你找到正确的评论写作路径,课程还配有4次作业和批改,点我了解详情!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