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女性,那些我感受到自由的时刻
实际上不仅仅只是那一刻,而是会在生活中重复感受那一刻的自由。
一、在拥有经济能力后独居的那一刻。
工作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体验消费主义带来的快感,感受买买买的自由。直到有一天我看着房间里堆积的乱七八糟的物品感到窒息,那些物品仿佛都背在我身上让我觉得生活都是沉重的。后来我接触到了极简主义,但是因为与家人同住,并不是很容易去按照自己的想法贯彻实施。
直到工作几年后有了一点存款我开始萌生买房的念头,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我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它将是我情绪慰藉的场所,它将是我面对社会凶险、生活不易的后盾。
终于我花光了所有的钱,贷款了一套小房子,买了车位,贷了一辆车,用我能力范围内最贵的东西完成了最简单的装修。
自此,我开始践行极简主义,像挑选朋友一样精心挑选每一件与我长久做伴的物件;在自己的小空间里沉浸式地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比如写作、阅读、手工、弹琴、绘画;开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旅行。掌控自己的生活,它让我感到舒服和自由。
独居对我的意义:
1、践行了极简主义,让我从繁琐的物品和家务里脱离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喜欢的事情。
2、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去经历完整的生活,从一日三餐到屋顶漏水,去经历和处理生活的琐碎,对于日后的亲密关系、婚姻生活有很大意义。
3、可以脱离原来的家庭环境,作为旁观者去审视一些问题,更好地剔除与丰满自己。
4、拥有一个小世界,这个世界的规则完全由我掌控。
二、失恋后放下,然后快意人生的那一刻。
我经历过一场漫长的失恋,到最后几乎脱胎换骨。
父母无法选择,但爱人是自己选择的,好的爱人相当于第二次出生,这是真的。
可能要谈过几次无关痛痒无疾而终的恋爱才能遇到真正可以影响你的那个爱人,还要足够幸运。
人出生后被家庭、社会环境所塑造,烙上属于每个人独特的印记。只有恋爱这种深层次的亲密关系才能引发碰撞,让你发现,哦,我们是多么地相似又多么地不同,有共性的吸引又有迥然不同的价值取舍、思维方式,表达方式。
我的建议是女孩子成年后就要开始谈恋爱,当然前提是有能力保护好自己。谈恋爱是最快跳出圈养自己的这个圈子的方法,初恋的时候定义的爱情、爱人和第三次第四次的定义一定迥然不同,但并不是说恋爱次数越多越好,这只是增加遇到真正能为你带来积极改变的人的概率。
失恋是必修课,是成长过程中审视自己、他人并稳固自我价值的阶段,越是最痛苦的泥沼,爬出来之后带来的改变越是惊人,到最后会内心十分笃定,对自己、对爱人。
三、选择一个对的伴侣的那一刻。
成长到内心笃定,懂得肯定和欣赏自己和爱人之后,去签署一份社会契约。这个契约不是捆绑,不是救命稻草,不是利益最大化,不是各取所需。这段关系带来的是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是能感受到人间烟火的酸甜苦辣,是丰富且精彩的这趟人生旅程我们愿意共享。
四、可以按自己的意志选择是否生育的那一刻。
有孩子也好,没孩子也罢,不会影响生命的质量,只是一种选择,无谓好坏。
基于以上,便可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但是,请记住这原本就是女性自己一个人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