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阜南】安徽阜南:优质粮食工程助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7
2022年10月18日整理
农民种粮能赚钱,国家粮食就安全。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既让农户受益,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产粮大县安徽省阜南县当地通过优质粮食工程,实现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培育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阜南样板”。

谢高是安徽省阜南县的
一位种粮大户
眼下地里的260亩秋粮
已经接近收获
这些天
他要为接下来的秋播工作
挑选合适的麦种

安徽省阜南县是一个产粮大县,过去每年秋播的时候,都会有100多个小麦品种被种到地里,虽说这些品种各有所长,万一旱了涝了或是遇到病虫害了,总有表现好的品种,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这个不收那个收”,抗风险能力强,但是对于加工企业来说,品种太杂,就是一个大难题。

安徽中裕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刘凯

不一样的品种,即使同一个系列都是强筋或中筋的话,它的容重它的稳定性都是不一样的,不同批次的产品质量是不一样的,不能保证我们这个产品的稳定性。

而且由于市面上品种混杂
任何一个品种
都无法形成规模优势
只能是混在一起
按照混合卖的价格销售
这就造成了优质不优价
粮农种植优质麦的积极性不高

安徽省阜南县王堰镇卢楼村种粮大户
谢高

比如用的品种比较杂,管理也上不去,成本也增加,价格后来卖得也比较低。

在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过程中,由对口帮扶阜南县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一协调,当地农业部门、粮食部门与龙头企业优化精简小麦品种,尝试以村为基本单位,种植单一品种小麦,统一田间管理。由于产出的小麦品质均一,企业也愿意加价收购,这就提高了粮农的收益。

统一供种之后价格也上来了,然后每亩能增收200多元左右。
对于很多粮农来说,粮食收上来要晒一下,把水分降到符合收购标准了再卖。过去一家一户粮食少,房前屋后找个空地儿就解决了。现在种粮大户动辄几百亩上百吨的量,如何晒粮也成了难事,而堆得久了又会霉变损失。在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过程中,产后服务中心的建设解决了种粮大户的晒粮难题。

安徽省阜南县苗集镇张古村种粮大户
李化兵

通过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进行烘干后,解决了我们老百姓卖“潮粮”难的问题,降低了损失,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挂职干部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张涛

经过五年的建设,县域内的优质小麦订单种植面积已经从1.5万亩扩大到65万亩,优质小麦种植主体已经从一家扩展到三家,优质小麦品种控制在五个以内。2022年夏收后,60万吨优质小麦助农增收两亿元,同时实现了产量、品质、价格的三提升。

据了解
2022年,“阜南样板”
已经复制推广到了323个县
发展优质粮食订单超1000万亩
带动小农户190多万户
农民合作社3400多家
有效实现助农增收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
方进

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我国已经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400多个,实现产量大县全覆盖,1500多个粮食质检机构功能全面提升,5万吨以上产粮县监测覆盖面提高到60%,直接带动增加优质粮食5000多万吨。
来源:央视网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8
#阜南鲍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