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夏看过的影视top10(个人向)(6-10)
6⃣️
上榜是因为我太爱《歌剧魅影》这部音乐剧,而25周年确实是一版很好的制作,一场完美的演出;名次没有更高是因为有一些地方不如西区现场版,比如因为Royal Albert Hall场地所限没有完全展现出来的舞台布景,以及,虽然男女主演Ramin和Sierra都是很好的演员,但他们并不是我心中最喜欢的、最有个人特点、最难以忘却的魅影和Christine,还被严重过誉了,所以激发起了我的逆反心理 = =
八月去西区看现场前看了这个作为预习,当时被感动得不行,也觉得Ramin和Sierra是最完美的魅影和Christine,也觉得他俩之间的chemistry很萌。但看了两场Killian Donnelly和Lucy st Louise的现场,以及看了网上好多人如何把这一版作为唯一的标杆,甚至拉他们人鱼拉面踩Killian和Lucy之后就果断跳坑了。有一说一,Ramin和Sierra唱得好归好,但其实很教科书,没有赋予角色什么personal touch;而Killian的魅影情绪转换丰富到位,低音温柔至极,Lucy的Christine则更主动、刚强、坚定,我反而更喜欢他们的演绎(更何况这一版的两位演员实际上一天西区现场没演过,就是被韦伯拉过来宣传他的那个垃圾续作的吧 = =
不过说归说,这一版确实可以当作教科书了,不管是两位主演,还是其他角色,唱得和演得都可以说是毫无瑕疵。而且因为是庆典演出,没有像日常演出那样赶着节奏(我就问卡梅伦·麦金托什让演员把拍子唱满,节奏放正常一点能耽误你少赚多少钱!),所以听来的体验更难以忘怀。尤其是The Final Lair那一首,Ramin把“Down——once—More——“唱得特别足,拉满了情绪效果,非常催泪。最后正式演出结束后的两个彩蛋——布莱曼和五位魅影合唱title song,以及原班主创(包括最后上台的OG魅影)和魅影们合唱the Music of the Night也都很好听,更感人。
7⃣️
非常惊喜的四集罪案英剧,也是第一次看到不是所谓“重案”,没有谋杀也能拍得惊心动魄的罪案剧。这部剧是根据真实案件、真人警探的回忆录改编的,剧中案件是发生在伦敦东南郊区、针对老年人的系列性//犯罪和入室盗窃。主角DCI Colin Sutton是真实存在的人物,是原型案件的警探和回忆录作者。少见的第二季比第一季拍得更好,更有张力。
这部剧做到了该紧张的时候紧张,该感人的时候感人。剧里的两个高光片段,一是Colin向负责拨款(?)的警方部门作案件陈述。当时整个行动到了紧要的关头,只有争取到足够的资源支持,才能大规模撒网铺开,对嫌疑人实施监控和逮捕。这一段,Colin最开始是照着念稿,听众们听得心不在焉;后来,Colin把稿子推开,语气平静、直白地陈述着这起案件多年来给无数老年人造成的伤害,讲述了一些鲜活的受害者的故事,语气中没有过度的情绪,却字字真情。最终果然获得了委员会的认可。
第二个,也是我最喜欢的片段是对嫌疑人连续几晚的大规模布控最终展开时的剧情。张弛有度、扣人心弦,伴随着有节奏感的背景音乐,从前几晚的紧张、焦急、低落、失望,到最后一晚最终抓住嫌犯时的千钧一发、步步紧逼,看得我屏住呼吸,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紧迫感。
这部剧的独特之处是风格很写实,除了作为主题情节的探案之外,还如实表现了警方内部的种种politics,以及侦破一起大案在行政和管理层面需要做的努力。某种程度上讲挺像纪录片。演员演技都很真实,台词也比较口语化、日常化,是非常写实的一部探案剧。
8⃣️
超小众纪录片(我是豆瓣唯一短评),一秒回到约克郡山谷!事实上也正是从约克郡山谷旅游回来之后看的。这部纪录片是实地跟拍约克山谷公交830/831路全程,从Richmond沿Swaledale到Muker,然后南下走山路,经过Hawes到Ribblehead Viaduct为止。我在约克郡时很遗憾错过了这趟公交(当时就查到沿途风景绝美),通过看纪录片就算是略作弥补吧。
全程风景如画,无滤镜,无配音,无剪辑,无字幕,只有在经过沿途小村或者历史名胜的时候添加了简短的文字介绍,除此之外,就只有纯天然的约克郡山谷景色,外加纯天然的鸟鸣和羊哞。但却丝毫不无聊(至少对于我来说)。视角是正对正前方的车窗,仿佛身临其境坐了这趟公交一般。入眼的只有沿途最真实自然的风景,以及偶尔会改换镜头拍到的乘客(基本上都是本地白人老年人)与公交司机的有爱互动。治愈最佳!
9⃣️
可以说是离开英国前看的最后一部影视了,是十月初在英国的最后两天去诺福克郡之前看的。没有什么太多可评价的,就是风景美啊!治愈啊!大片大片的绿色田园尽头是更广阔的蓝色海洋,古旧的乡绅大宅,诺福克郡不说是英格兰最美的郡也是最美之一了吧!
作为主人公的Desmond经营农场庄园的故事也挺有趣、治愈的,看他们农庄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各种plan,想各种赚钱的法子,是等待《克拉克森的农场》第二季时的最佳代餐了!(并且风景比《克拉克森》更美!)
🔟
这部剧是九月搬到埃塞克斯小镇后看的。当时在坐房东大叔顺风车去海边小村玩的时候聊起了英国南北方差异、煤矿产业、撒切尔政///府时期的工会战争等话题,房东大叔推荐了这部剧。确实很惊喜能看到以旧矿镇和工人战争为背景的悬疑剧,而且这部剧在背景方面着墨甚多,能够看出关怀。
借助工人间内斗和四十年前的工会战争的背景,这部剧在悬疑氛围上确实拉满,拍摄手法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演员里熟脸不少,包括《喜鹊谋杀案》的女主曼维尔,在《喜鹊谋杀案》和我看过的其他几部英剧里都出现过的Claire Rushbrook,等等。演技都相当好,尤其是Andy Fisher(女议员公公)的演员在杀害儿媳妇前几秒钟的表情变化太绝了,我在屏幕前看得不寒而栗。
故事讲的也很不错,反转很够劲,即便两起杀人案的凶手都早早告诉观众了,也丝毫不影响可看性。“谁是卧底警察”作为贯穿主线的疑点张力足够。最开始只是疑云版的谣言,亦真亦假,吊足胃口;中间误导观众,把卧底女警的矛头指向st Clair的妻子;最后才一波三折地揭秘其实是最想不到、看起来最不起眼的Daphne Sparrow。Daphne这个人物刻画的也很好,很深刻,体现出了立体性和复杂性,也是告诉关注即便是作为直接加害者的卧底警察个人也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美中不足在于案件本身有些loose ends没有能圆上。比如最重要的,Andy Fisher的妻子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儿媳妇一提他就会情绪激动到要杀死儿媳?儿媳的议员身份代表的社群政治观念和政治倾向的变化也可以再更深挖一些。
最后,主体案件的作案动机——一个青少年男孩想出风头——与四十年前的历史并没(表面)关联。一开始觉得略有失望,现在倒是能接受,因为这样更昭示了工人之间割裂的人为性,两派工人之间的仇恨是被刻意挑起的,是本不该存在的,是荒诞的。就像曼德尔饰演的女主角在最后一集说的那一段话一样,“this is exactly what they want, aint it? Blame each other rather than them...they don‘t care about us then, and they still don't care about us now." 结尾处刻意的和解、救赎和希望似乎太一厢情愿了,我不相信现实中如此深刻的裂痕仍有被修复的可能。政///治总是绝望,普通人总是辛苦,能记住的只有fight the real en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