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嫩的大众

日前,偶然刷到一个视频。一名播主展示其购买的火烈鸟玩具,“可能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幼稚,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就刚刚好。” 此言一出,我立刻忍俊不禁,欣赏播主的幽默。本以为这是他的原创,没想到也是借鉴来的。我在抖音上走马观花,只要涉及动画片或玩具题材的,评论几乎都能见到这句话,且获赞颇多。究竟是谁首发的,恐怕无从查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已成功引发广大年轻人的共鸣,触及到每一个年轻人的心坎里,被津津乐道。 为何这句话能够引发大家的共鸣,拥有类似格言的地位?在我看来,隐藏在风趣幽默背后的,是当代年轻人的年龄焦虑——集体焦虑。科幻小说可以让时间倒流,玄幻小说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奇幻小说充斥着青春永驻的法宝,回到现实,按照人类最新最顶级的科学技术,想和时间掰手腕,依然是痴心妄想。我们对抗不了时间,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装嫩”。始终怀着一颗天真乐观的心,任凭容颜渐老,也是不错。 自己的年纪,我一直是实事求是,不会遮掩。今年9月7日,距离本人的30周岁,刚好500天。现在一想,无疑又蒸发了几十天。我在400、300、200、100天的时间节点,分别设好了备忘,到这些天,手机会发出提醒(搞得跟导弹预警似的)。面对愈发接近的而立之年,我扪心自问:还有什么可改善的,还有什么可憧憬的。 小时候,30岁对我是那么的遥远,仿佛远在天边;如今,到相关时间节点,只剩下400多天,我深刻体会到时光飞逝。人都是一样,越小越盼着长大,在青春叛逆期达到顶点;长大后阻止不了岁月流逝,又开始装嫩。时间是狡猾的,看起来,每天日升月落,一日三餐,工作休息,好像复制粘贴一般;可事实上,万事万物都在不可控的衰老中,即便灼灼燃烧的太阳,也终有熄灭之时。 身体的特殊性,最近十来年,我与社会若即若离。一半的社交,竟依赖于网上评论。我打字不快,不爱聊QQ,只把空间当博客用。年轻的大学生群体,应该比我成熟稳重吧?当然,我也不止一面,写作时严肃认真、抓耳挠腮;生活中有说有笑,孩童一样。其实,这可作为对精神世界的保护(也相当于一种逃离),避免心弦绷得过紧,甚至抑郁。频繁深思,弊大于利;适当装嫩,放松神经。装嫩的积极意义,是所谓的“难得糊涂”。有一些事,不要看那么透,有一些事,不要过于执着。尝试切换到儿童模式,你会发现,草地里的泥巴、海滩上的贝壳、公园路上的落叶,都有它的趣味。前段时间抖音上很火的“小飞棍来了”有什么深层次含义?完全没有,但它就像是学校门口卖的干脆面、辣条、烤肠,带给人单纯的快乐。 多年前,我和父母从老家回来,我到阳台上一看,呀!住在塑料洗脸盆里的几个乌龟全死了,估计是太阳晒的。它们与我相处二至五年不等,性格也不一样,草龟比较文静,巴西龟外向一些。那几个乌龟的身价,加起来也就六十块钱,可它们的陪伴,却不是六十块钱换得来。乌龟死了,我并没有明显的伤感,一直没有,却动不动编一些有关它们的搞笑段子,作为自己装嫩的素材。话说回来,无论我们再怎么努力装嫩,还是要渐渐老去。能够持续保持鲜嫩的,也只有心态了。拍照时打开手机的美颜功能,和用化妆品在脸上涂抹,都是为了装嫩。不过,若是被别人看到素颜而恼羞成怒,就不应该了,素颜才是我们真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