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途记230-同一块砚台下墨和墨大小的关系
学画途记230-同一块砚台下墨和墨大小的关系
一般观点认为,同一块砚台,墨越大,下墨越快。
最近一直在试四滴水的磨墨需要圈数/时间的试验,对这个说法,有新的想法。
1)同一块砚台,并不是墨越大,下墨越快。而是墨肉与砚台的接触面积越大,下墨越快。
2)如果一块是有墨皮,一块是墨肉,那么可能下墨速度与接触面积大小没有必然关系。
20221006:比如都是绿醉帛,5钱的又玄法古松烟四滴水需要2:04分。(【四滴水实验 1/3:绿醉帛 2:03】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24y1X7D9?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2503ac5295ae012b0880422800d7f3d1)
而久未用的,才开过一条细线形的4两法古松四滴水需要2:34秒。(【同一个砚台,同一种墨,并不是墨小就下墨慢,墨大就下墨快。下墨速度此时与墨接触砚台的磨面大小正相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B4y1j7YD?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2503ac5295ae012b0880422800d7f3d1)
下图是磨完四滴水试验的两块墨的磨口,左边是4两墨、右边是5钱的。 对比两者来看,应该是目前5钱的墨肉面积比4两的大所导致的。 以下称这时候的截面为4两墨A截面。

3)鉴于以上考虑,把墨做成圆柱形,可以在可握性更好的前提下,达到更大的截面积,进而达到可能的墨肉截面积。应该是比方形墨条更为合理的形制设计。
20221008,用比A截面更大的B截面来磨墨,从4滴加到最后28滴。以下称这时候的截面为4两墨B截面。
- 4滴水的使用时间是1:33S (视频中0:16-1:49的阶段);
- 28滴水的使用时间是12:24S (视频中0:16-12:40的阶段);

20221013,用比B截面更大的C截面来磨墨。从4滴加到最后28滴。以下称这时候的截面为4两墨C截面。
- 4滴水的使用时间是1:25S (视频中0:15-1:40的阶段);
- 28滴水的使用时间是7:17S (视频中0:15-7:32的阶段);

可以看到,对于4滴水来说:
- 从4两墨A截面到B截面,其用时从 2:34S(154S)到1:33S(93S),B用时仅为A的60%,下墨速度有显著提高。
- 从4两墨B截面到C截面,其用时从 1:33S(93S) 到1:25S(85S),C用时为B的91%,下墨速度也有提高。
对于28滴水来说:
- 4两墨B截面到C截面,其用时从 12:24S(744S) 到7:17S(437S),C用时为B的59%,下墨速度明显提高。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墨的截面积(墨肉接触砚台的面积)与下墨速度呈正相关。
至于为什么从B到C的4滴水速度没有升高很多,但是28滴水的速度增加很多?我的推测是:
- 刚开始B与C接触砚台时4滴水阶段,因为水量较少其接触面积相当。
- 加水后,伴随着水量增大,B和C与砚台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这时候因为B截面积比C小,其最大接触面积小于C。所以水越多,C的下墨速度比B越快。
20221014, 滴了28-29滴墨在绿醉帛试了试直接如此“大水量”直接磨,没想到7:47S就磨好了。这个数值和C截面按渐进式加水方法磨所需的时间 7:17S 基本差不多。
以后如果用墨量大,可以直接滴到足够墨量磨墨了!
【28-29滴水实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G4y1n7Uf?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2503ac5295ae012b0880422800d7f3d1
20221027, 以28滴水用屯胡特油在绿醉帛和皮皮上试验,绿醉帛用时13:55S,皮皮用时4:53S。这一数据又和之前《 学画途记229-有没有十几圈就浓的砚台》“https://www.douban.com/note/837655179/?_i=69352019rRRAY-” 中,同一块松烟墨,皮皮用时比绿醉帛多相反。不过油烟墨液出来的效果,绿醉帛清顺,皮皮粘稠地明显。
http://【绿醉帛油烟28滴水】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W4y1E7XQ/?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2503ac5295ae012b0880422800d7f3d1
且绿醉帛的用时835S,比上面C截面松烟的467S,多了80%的时间。
20221028,为了排除是因为一次性滴水导致油烟难磨,我又做了个渐进式油烟磨墨,用时大概是视频中00:38-13:51之间(中间翻了一次垫着摄像头的公道杯时间忽略),也就是793S。渐进式用时为一次试的95%,基本相当。
http://【绿醉帛渐进加水28滴(翻公道杯一次)】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d4y1c7K7/?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2503ac5295ae012b0880422800d7f3d1
所以再次证明,磨墨一次性加满水和一点儿一点儿分开加水所用的时间,是基本相当的。这点上不必迷信古法,从少到多加水,可以直接用多少水,加上开始磨就行。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磨油烟的时间比磨松烟多了80%?需要使用接近两倍的时间(皮皮用时为绿醉帛的35.1%)?是干燥的冬天让胶变硬了,油烟比松烟重胶,所以更难磨吗?我需要对比看看下表中红色异常数据,想想原因。

20221031:为了排除是因为胶重的原因,用又玄灯盏五钱在绿醉帛和皮皮上研磨一次式28滴,分别用时22:45S 和7:41S。也就是1365S和461S。后者用时为前者的33.8%。这与屯胡试验 皮皮用时为绿醉帛的35.1% 的结果相当。
至少可以得出结论,在目前天气情况下,皮皮的下墨速度是绿醉帛的近3倍!
http://【北方冬天非常油烟不友好…没得办法…继续皮皮】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e4y147Ay/?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2503ac5295ae012b0880422800d7f3d1
http://【冬日皮皮是良伴】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e411G7M3/?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2503ac5295ae012b0880422800d7f3d1
20230516,美人两边各有一个磨口。小的类似一个一两方柱墨的横截面,大的类似四两墨的横截面。我用小磨口在绿醉帛上磨的时候,发现它留下的墨道都是粗线,并不是面。
为了摒弃磨口未磨开的原因,我在绿醉帛上磨了十来滴水,又拿了豹儿花出来磨。也是粗线条的接触面。所以,如何提高墨与砚堂的接触面积,是提高下墨速度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