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由,生命唯美之赞礼
原文地址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824461/
题记:友人强烈推荐此书,她是喜读书之人,即使是在这个领域也可说阅书无数。相信此书具备魔力,否则怎能让她推荐着魔。抓来PDF置于电脑桌面已久却一直无心阅读,读书需要的是心境,而不是时间。于空虚无聊之今中午,终于开始扫荡式浏览,通俗的说法,转的不是一念,是寂寞。
一个小孩跟随父亲到动物园里游玩,看到一头体型庞大的大象,被一根绳子绑在柱子上,大象毫不挣扎,很安详地站着,动也不动。小孩感到很奇怪,便问父亲:“爸爸,这根绳子这么细,为什么可以绑住大象?它只要把头一转,不是就可以摆脱这根绳子了吗?”父亲不知怎样回答。这时候,管理员刚好走过来,便向他们解释了其中缘由。原来这头大象从小就住在动物园里,一直就是被这样的绳子绑着,最初它曾经多次挣扎,但是因为小象太小,所以没法挣脱。当它长大后,虽然体型非常庞大,但是它却不再挣扎,乖乖让这绳子绑着了。
谁在操纵你
----
“我是天秤座,我很犹豫。”
“我是五号,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不太在行。”
“我是感知型性格,经常拖拉迟到。”
常常能听到以上这类言语,特别是部分人在了解了一些关于性格的理论模型(比如星座、九型人格、MBTI等)后,就更进入了暗示的雷区,不断地给自己强加各种信念,并不断地按照理论模型暗示去实践,而在失误的行为之后又总是用这些理论模型来为自己开脱以便适应自己的舒适区域,久而久之越来越发现:哇,我是这样一个人啊,这理论真准!
”别人都不喜欢我!“
”我一直都做不好!“
”都是我的错!“
习惯上这些信念被称为”限制性信念“。习得性无助、无希望、无价值是最典型最广泛也危害最大的三个限制性信念,但这些又往往根深蒂固,影响着个体的行为、言语、交际、决策。就这样,不断地根据限制性信念做出决定,不断地增加新的限制性信念,一辈子被这些限制性信念操纵着,一直一直到死去的那天都不终止,那些已经从言行传承到了身边依旧还存活的人们。
思维之美
----
人是有灵性的物种。既有伟大的身体构造可以方便用于参与各种世界实践,也有独特的大脑思维结构可以不断积累、创新人类文明。
在思维和世界之间,存在的那个中间体叫意识。个体为了生存的使命不断地模仿学习,逐渐积累各种实践知识。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假如每次做出选择判断都需要调用所有的知识来进行运算,无疑会耗费大量的大脑能量,于是个体在从事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信念和价值观,并依据这些信念和价值观再做出选择来指导新的实践。如此反复,个体的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也能够参与到更多更复杂的世界实践中去。
一念之转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道家思想以无为而称,无为而无不为。顺从天地规律无不为天地,顺从人心规律无不为人心,顺从社会规律无不为社会。普通人无法达到道的境界,是以需要有为。佛家强调不可说,却又传四万八千法门,皆因普通人也不是佛。
转念作业秉承西式思维,步步皆为简易可行又立竿见影之操作。去除浮躁,反观其身,不谈大道,不谈成佛,不谈虚无缥缈,破局个体限制性信念,直达心灵得解脱。
爱的觉醒
----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繁杂的社会之中,需要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心灵。不再从外界寻求爱、肯定、赞赏,学会宽容、化解负面情绪。开始倾听自己的灵魂,去感受、去追寻、去沟通,学习察觉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了解最独特的自己,将能做出最符合心灵的选择,内圣为王。
”诸行无常、诸情皆苦、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人生充满着苦难,恐惧、愤怒、冲动诸般暗能量随时待命,不断地对心灵发起猛攻。拿起爱的武装,勇敢、坚强地面对,不断地追寻未知的真我,自由的灵魂终将到达宁静幸福彼岸。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824461/
题记:友人强烈推荐此书,她是喜读书之人,即使是在这个领域也可说阅书无数。相信此书具备魔力,否则怎能让她推荐着魔。抓来PDF置于电脑桌面已久却一直无心阅读,读书需要的是心境,而不是时间。于空虚无聊之今中午,终于开始扫荡式浏览,通俗的说法,转的不是一念,是寂寞。
一个小孩跟随父亲到动物园里游玩,看到一头体型庞大的大象,被一根绳子绑在柱子上,大象毫不挣扎,很安详地站着,动也不动。小孩感到很奇怪,便问父亲:“爸爸,这根绳子这么细,为什么可以绑住大象?它只要把头一转,不是就可以摆脱这根绳子了吗?”父亲不知怎样回答。这时候,管理员刚好走过来,便向他们解释了其中缘由。原来这头大象从小就住在动物园里,一直就是被这样的绳子绑着,最初它曾经多次挣扎,但是因为小象太小,所以没法挣脱。当它长大后,虽然体型非常庞大,但是它却不再挣扎,乖乖让这绳子绑着了。
谁在操纵你
----
“我是天秤座,我很犹豫。”
“我是五号,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不太在行。”
“我是感知型性格,经常拖拉迟到。”
常常能听到以上这类言语,特别是部分人在了解了一些关于性格的理论模型(比如星座、九型人格、MBTI等)后,就更进入了暗示的雷区,不断地给自己强加各种信念,并不断地按照理论模型暗示去实践,而在失误的行为之后又总是用这些理论模型来为自己开脱以便适应自己的舒适区域,久而久之越来越发现:哇,我是这样一个人啊,这理论真准!
”别人都不喜欢我!“
”我一直都做不好!“
”都是我的错!“
习惯上这些信念被称为”限制性信念“。习得性无助、无希望、无价值是最典型最广泛也危害最大的三个限制性信念,但这些又往往根深蒂固,影响着个体的行为、言语、交际、决策。就这样,不断地根据限制性信念做出决定,不断地增加新的限制性信念,一辈子被这些限制性信念操纵着,一直一直到死去的那天都不终止,那些已经从言行传承到了身边依旧还存活的人们。
思维之美
----
人是有灵性的物种。既有伟大的身体构造可以方便用于参与各种世界实践,也有独特的大脑思维结构可以不断积累、创新人类文明。
在思维和世界之间,存在的那个中间体叫意识。个体为了生存的使命不断地模仿学习,逐渐积累各种实践知识。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假如每次做出选择判断都需要调用所有的知识来进行运算,无疑会耗费大量的大脑能量,于是个体在从事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信念和价值观,并依据这些信念和价值观再做出选择来指导新的实践。如此反复,个体的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也能够参与到更多更复杂的世界实践中去。
一念之转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道家思想以无为而称,无为而无不为。顺从天地规律无不为天地,顺从人心规律无不为人心,顺从社会规律无不为社会。普通人无法达到道的境界,是以需要有为。佛家强调不可说,却又传四万八千法门,皆因普通人也不是佛。
转念作业秉承西式思维,步步皆为简易可行又立竿见影之操作。去除浮躁,反观其身,不谈大道,不谈成佛,不谈虚无缥缈,破局个体限制性信念,直达心灵得解脱。
爱的觉醒
----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繁杂的社会之中,需要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心灵。不再从外界寻求爱、肯定、赞赏,学会宽容、化解负面情绪。开始倾听自己的灵魂,去感受、去追寻、去沟通,学习察觉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了解最独特的自己,将能做出最符合心灵的选择,内圣为王。
”诸行无常、诸情皆苦、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人生充满着苦难,恐惧、愤怒、冲动诸般暗能量随时待命,不断地对心灵发起猛攻。拿起爱的武装,勇敢、坚强地面对,不断地追寻未知的真我,自由的灵魂终将到达宁静幸福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