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0.1 随想
10.1
沉浸之时,乃是恐惧的忘却之时。正如打球的时候,对方突然装作拿球要往你脸上狠狠地砸的时候,你却可以做到完全无视、眼睛一眨也不眨,然后面无表情地从对方手里把球抢断,或者出于直觉预判了对方传球的线路而将其封堵。
“倘若他不习惯大海,那就让他去经历一场暴风雨吧;倘若他一向身体健康,从不得病,那就让他的咽喉有点疼痛,或者发一次低烧吧,这样一来,他便会表现出千般的焦虑,其中包含着他赋予自己生命的无法估量的价值……在危险即将来临的时候,激情以及对激情的夸张,都鼓舞了他的精神,使他战胜了一切困难和疲惫。”
——就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洗去你身上积存已久的疲惫与厌倦吧!
9.30
夜店里一个男的过来跟你说:“帅哥,你长得真好看,戴着耳机不怕听不到音乐么?”
哈哈哈哈,太逗了。
不得不说,现在双相的、吃药的实在太多,以至于你一点也不想变成那样。在疯狂的边缘,你始终保持着理智,而不像那些对生活毫无规划的疯子、混子。
打扫卫生时无意翻出这本某个金牛女送给我的漫画,让我想起了淡水双狮王中王曾经跟单纯无知的我说过她挣的外快(她在努力地赚资本主义的钱)……当时我就觉得她好厉害啊,然后就被她欺骗了……嗯,某些感性的女人常常把一些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啊,若有她那种可爱的声音……的确是可以从事……女人的变现手段和她们的衣服款式一样丰富多彩啊……不,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能够忍耐的服务态度……而不是像我这种直接怼甲方大妈“你要是在我的组,我绝对把你这种(影响士气的)家伙开掉!” 但至少日本那个时候就有了这些能提供人生计的特殊渠道……一个感官(比我)敏锐的女人曾经跟我说过她看的SK说亚洲人更感官,但我觉得是因为社会更压抑所以才表现出需要更多感官的刺激与发泄。当然,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精神空虚的表现。想起来某个后现代女孩跟我说她的朋友在受虐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对于这些现象,要尽量像皮浪一样先悬置判断,这样才能饶有兴趣地观赏……重要的是能分清什么时候该上台、什么时候该就坐,这样才会少点痛苦、多点快乐(趣味)……
9.26
一旦身体具备某种属性并思想逐渐认识到世界那不可更改的悲惨宿命,就会意识到任何时候人类社会的那副热闹快乐的景象就好像是一层遮掩那可怜空虚的内在的金箔,就好像是通过化妆、修图、服饰各种手段拼命遮掩自己本身瑕疵、卖弄虚荣、矫揉造作的人,就好像是一件雍容华贵的衣服里面是一具腐烂的尸体!就好像是一张娇嫩美好的面孔里面是一堆蠕动的虫子!就好像是一对饱满坚挺的乳房里面是一副注水的硅胶!爆!爆!爆!爆掉一切虚假乏味的障!
不可避免地,他失去了大多数人拥有的那种快乐。就好像是全世界的女人同时在这个人面前高潮,他仍然不会被这种快乐感染一样。如果修炼的境界足够深,也许他还甚至可以在这样一幅辉煌景象、这样一个大型表演舞台上面无表情地念着大悲咒。不过,当他想到这样一种可能,并且倘若用某种超越现实的方式表达出来,他就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满足和快乐——即使这种东西往往令多数人感到不太愉悦、有悖常理(多数的胃口)
No pain,no gain. 也许,承受的痛苦越大,获得的快乐就越多,就像在鱼水之欢这件事情上,有时太过温柔礼貌反而会令女人不满;而适当的狂野奔放反倒会博得称赞……哦,没有马尼,没有驯鹿,就只能做一只助人为乐的小猫了——可是为什么还要逼它坏坏……人类啊人类……
不,更确切地应该说是,对痛苦的承受能力越大,对快乐的(物质)需要就越少,以至于后面演变成对别人不可承受的痛苦——对他来说就是稀松平常的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在某个更内在的方面将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然而,这样一个人并没有什么值得嘉奖的;相反,他在这个时代将遭到不解和冷遇——因为他没有对这个由消费和道德(义务)构建起来的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倘若有的话,也不过是为了让爱他的女人或者是他爱的女人快乐快乐才做的。所以说,女人和爱——或者说是那一份阻碍智慧的情欲,使他还无法像苦行的隐士僧侣或者是像赫拉克利特那样的哲人或者像沉浸在二次元里家里蹲的当代御宅那样,完全地脱离现实生活、完全地将自己封闭起来。认为他没有对社会做出任何贡献,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如果没有他身体力行带来的那些快乐或者说是困扰,那些女人也许就会少一分激动、多一份冷静,也就说不定会少消费一点了。对于那些老是喊着反对资本主义甚至是消费主义但却不遗余力地消费不遗余力地追求精致舒适的女人们,他一定会像一只小猫一样不遗余力地去给她们带来快乐(抓痕)的。
9.22
作为抽象存在的语言,由语言表达者自身具象的生理结构的不同可大致分化为以下几类(不包含视觉/音乐/身体语言):
渴望生活的语言,生活的语言,语言,远离生活的语言。
例子如下:
太宰治,情感的语言。
亨利米勒,性的语言。
萨德,性虐(恋)的语言。
斯威夫特/拉伯雷/琉善/阿里斯托芬,讽刺的语言。
莎士比亚,人性的语言。
川端康成,虚无之美的语言。
三岛由纪夫:力与美的语言。
黑塞,宗教的语言。
卡夫卡,做梦的语言。
兰波,通灵者的语言。
苏轼/陶潜,山水诗意的语言。
尼采,暴烈诗意的语言。
陀思妥耶夫斯基,灵魂的语言。
耶稣/佛陀:预言家的语言。
……
学者,语言。
9.20
“每一种生理反应都是灵魂的专制。”
就算你不曾有意识地去以行动和回应去满足你灵魂的需求,你的身体也会下意识、无意识地做出那样的行动和反应,就好像是一根被拉扯得很远的皮筋最后要么还是弹回去,要么就因承受了过多的外力而断裂。力构成并作用于物质。不同性质的力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构成了不同的物质以及不同表现形态的物质。
以H3来类比:
风系魔法:速攻。灵动。
土系魔法:防御。迟缓。
火系魔法:爆发(伤害)。混乱。
水系魔法:增益。治疗。
这样看来,打架的确是风土火更强。水很废。
9.3
“鼹鼠鼹鼠,再给我拍一个!”
“可我累了。好晒啊……”
“就一个,很快的……”
“把我拍得酷一点……”
“好好好……”
(对另一人)“哈哈,摄影师在这边,怎么还不错过机会……”
后来某一天,突然看到此人发了一条pyq:
“不争不是摆烂,不要给自己的懒惰和迷茫找借口!”
我心想到底是谁让谁迷茫然后又告诉别人不要迷茫。
配图正是那当初给他拍的那张。戴个墨镜,站在一艘大船前装酷。
到底该说是天真还是肤浅——肤浅的乐观。给别人带来痛苦的浑然不知的励志。佩索阿。
今天和一老板的对话:
“老板啊,照你的要求拍的这些短视频,真的会有人来买这些高仿表吗?更何况现在疫情经济形势这么不好。”
“当然会啊,装逼的人什么时候都有。多少人用表去泡妞。”
“哦,手表也能,我以为豪车还差不多。”
“哦,那你是太不懂中国人了。你要知道他们为什么买表。”
“装饰?看时间?”
“哦,你不是这样的,不代表别人不会——那些去夜店酒吧的小年轻,就是靠这种的……”
“原来如此……”
拍摄的时候问出镜的同事:“真的有人买表吗?”
她对我说:“我觉得你只是没有被激发出这种(买表的)欲望。”
“可我真的没有。”
“你只是还没被激发出来。”
哦,我认输。不如来比比其他的欲望吧。就像那些觉得你留长发、穿裤裙、像个女人的人,让我在球场上打爆你们吧。或者像中世纪的法国人,当场比试一下谁更能让……
9.2
相比东亚,拉美太野了。——不只是身材,还有行为和思想(拉美电影飞飞飞)……生理构造对精神气质的(决定性)影响……最强壮野蛮的黑人最难管……最温和文明的黄种人最好管?
根据荣格的观点,我们知道宗教的普累若麻和哲学的个体化原则都表明了分化是人的本质,创造就是分化。那么假如这种本质/天性被压抑乃至被扼杀了,创造物就会停滞,人就将死于未分化,消解成虚无。如果不可避免地面临这样的生活,那么自杀也不是一种不可尝试的方法。但是由于自杀也不一定能逃脱轮回,也就是说还要再受一次生存之苦,因此只能好好忍耐、多多努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