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摘要和笔记(20220923)
中国一直是一个没有经过产业革命的农业社会;中国传统的风教礼俗,无疑的自要与它相适应。尤其有见于二千年文化颇少变革,更不难推想其间相互适应已达于高度,上下左右扣合紧密。但我们没有理由可以遽行论断一切中国风教礼俗,就为这种经济所决定而形成。相反的,说不定中国生产工具生产方法二千余年之久而不得前进于产业革命,却正为受了其风教礼俗的影响。
经济为人生基本之事,谁亦莫能外,则在全部文化中其影响势力之大,自不难想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而家庭制度不得不变,固亦人所共见之事实。但仍不能说它在文化中片面具有决定力。
任何一处文化,都自具个性;唯个性之强度则不等耳。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强,……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之一种表现,而非为生产家庭化之结果,自亦非生产家庭化的社会之通例。
人类文化史之全部历程,恐怕是这样的:最早一段,受自然限制极大,在各处不期而有些类近,乃至有某些类同,随后就个性渐显,各走各路。其间又从接触融合与锐进领导,而现出几条干路。到世界大交通,而融会贯通之势成,今后将渐渐有所谓世界文化出现。在世界文化内,各处自仍有其情调风格之不同。复次,此世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倒可能次第演出几个阶段来。
第一,中国非是迟慢落后。——流俗有见于中国不及西洋之处颇多,便以为西洋进步快,捷足先登,中国进步慢,遂致落伍。其实错了。要知走路慢者,慢慢走,终有一天可以到达那地点;若走向别一路去,则那地点永不能到达。中国正是后一例。……中国不是尚未进于科学,而是已不能进于科学;中国不是尚未进于资本主义,而是已不能进于资本主义;中国不是尚未进于德谟克拉西,而是已不能进于德谟克拉西。
第二,中国已是陷于盘旋不进了。——中国走上了与西洋不同的路。而它在此路上,又走不出去,遂陷于盘旋不进。中国历史上只有一治一乱之循环,而不见有革命,即此盘旋不进之表露。我曾说它是“不痛不痒无可指名的大病”,假使没有外力进门,环境不变,它会要长此终古。我又指出它是“上下交相牵掣,自陷于绝境”。
第三,中国较之西洋,是因其过而后不及的。——例如科学和德谟克拉西,在中国皆曾有萌芽茁露,而且萌芽甚早。后来之不见,是萎缩荒废的。当其萎废时,不是无缘无故忽然萎废;乃是它向别途发展去之结果。因此所以中国文化有些不及西洋处,亦有些高过西洋处。正因它有所超过,而后乃有所不及的。
第四,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这是我二三十年来没有改变之根本观念。【这是从根本上归纳出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一种文化个性很强、特点很突出的文化,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发展道路和方向不同,不能简单的类比。】——“第二章 从中国人的家说起”
一时一地之社会构造,实即其时其地全部文化之骨干;此外都不过是皮肉附丽于骨干的。若在社会构造上,彼此两方差不多,则其文化必定大致相近;反之,若社会构造彼此不同,则其他便也不能不两样了。
德谟克拉西风气,实为人类社会生活一大进步之见征。所谓民主制度,正不外一种进步的团体生活。进步的,乃对于不进步而说。其特征在:团体中各个分子从不自觉渐有了自觉,从被动渐转入主动;团体于是乃不能不尊重其个人自由,并以团体公事付之公决。……人类之集团生活,不出于自觉的结合,其间多数人之处于被动,从古已然。必待经济进步,文化增高,而后渐渐改变。此改变在任何一较高文化社会要莫能外。
以我所见,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彼此原都不相远的。但西洋继此而有之文化发展,则以宗教若基督教者作中心;中国却以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作中心。后此两方社会构造演化不同,悉决于此。周孔教化“极高明而道中庸”,于宗法社会的生活无所骤变,而润泽以礼文,提高其精神。中国遂渐以转进于伦理本位,而家族家庭生活乃延续于后。西洋则以基督教转向大团体生活,而家庭以轻,家族以裂,此其大较也。【中国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由家直接升到国,中间缺乏过渡团体。而西方人在国与家之间形成中间群体,即大团体,他们的社会生活是围绕家和这些大团体展开的。这个结论与当代一些学者的观点基本相同。】
崇拜祖先,以家族体系组成的社会,所谓宗法社会者是。其社会所由组成,一恃乎宗教。他们亦有法律,亦有政治,亦有战争,亦有社交娱乐;但一切一切原本宗教,而为宗教之事。那时人对于神敬畏甚至;但家各有神,不能相通。不但不能相通,且各守私閟,隐相排斥嫉妒。——“第三章 集团生活的西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