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 it personal or better not
要区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什么时候是personal什么时候不是。我只能这么表述因为我的中文没有好到我能想出一个更合适的词汇。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一颗螺丝钉,很多时候只是一个位置/身份,简称NPC。有的事情是NPC需要面对的,比如日复一日很难说出意义的工作,比如遭遇一些“上位者”无故的火气,比如游走在一个又一个仿佛你的参与很重要实质上是不是你都无关紧要的人际交往之间。我曾经长久地处于对这些境地的愤怒之中,如今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且接受了我身上的NPC任务。接受并不是说这些遭遇都是合理的,只是说如果因此感到委屈,就会有得委屈。将这些遭遇和个人情感剥离开,don't take it personal,人会活得舒坦很多,可以比较顺滑地接受一些无意义、不合理和不公正。
每当我发现在一个集体或一段关系中我仅仅只是一个位置/符号/身份,我就会撤回对此的认同/归属/期待。这是我认为所有人都应当有的自保手段。
实习的时候,带我的姐姐是一个做事高效、性格强势、不是非常好相处的人,她有一些倾泻到我身上的情绪于我而言是莫名其妙的,有的时候是指责,有的时候是怒气,有的时候是明显超过我俩关系程度的依赖。比如我完成了她指令的一个任务,但她对我没有完成她没有表示(明示/暗示)的要求而怒气冲冲对我表达失望的时候;比如我俩根本还没熟起来,但她会在微信给我私发一些情绪化比如说抱怨今天好累哪个同事好傻逼的话。初期我是莫名其妙并且很有压力的,我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并接住这些东西,是不是我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我应该从心理上拉近我俩的距离?我一直处于这样的惊疑之中。后来我想明白了,她对我的一切行为很大程度是因为我是她带的实习生这个身份,她不必严谨地衡量之后才能对我行为,因为从权力关系上来说我从来都是仰仗于她的,她可以随心所欲。于是我平和了,此后的实习生活我心静如水,我只承受我自己做得不好比如工作出现失误/不够用心应该承受的反思,其他怒火与我无关;我只承担我觉得我俩关系应该承担的情绪支持,其他一切敷衍。我是汹涌的情绪大海边沉默的消波块。
她的行为和我的反应当然并不是理想的、合理的。一个理想的世界里不应该有这样的权力剥削,也不应该这样顺滑地接受剥削。但于我而言很舒服,是成本最低的舒适生活方式,我可以屏蔽不合理的消耗,而从这个位置上获取我需要吸食的东西。
很多人际关系我也根本搞不懂。比如我觉得大家根本没那么亲密却被一些分享的尺度所惊吓到,比如我觉得大家已经亲密起来但发现他人并没有将我看得那么重。但当我不take it personal的时候,搞不搞得懂就无所谓了,我只是在我处于的位置上做出反应,其余一切都无关紧要。
我也长期对父母保持一种失望愤怒愧疚夹杂的情绪。我怀疑我爸妈对我的爱可能仅仅是因为我占据了她们女儿这个身份而产生的,不然一些流于程式永远不变的关心、一些自以为是的期待、一些鸡同鸭讲的表达,得不到解释。于是我失望又愤怒,还无能为力,处于一种无能狂怒的暴躁状态。我目前无法理解父母子女关系,这里面裹着的权力、利益、情感要素太过复杂,我又被紧紧包裹着,无法理开。但目前可以说清楚的是,接受这样的爱吧,这已经是一种身为子女的特权了。在无法选择的关系中,能够达成理想是一种运气,当人没有这样的运气,就接受。我在将他们作为父母来爱的范围内,接受爸妈将我作为女儿来爱的爱。
我从自己的感觉出发,以社会所要求一个理性人应该具有最低限度为底线,来决定以这个身份、在这个位置上、作为这个符号,我应该反应多少。很精密,很完善,很舒适。言词和理性都是有边界的,系统的作用永远有限,但不断完善不断修正来探索这些边界永远有意思,永远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保有减少take it personal的同时,也更会突出personal的宝贵。这样就能筛选和识别出一些仅仅因为我是我而发生的爱,没有衡量没有计算,没有前提没有条件,没有框架没有边界没有目的地,我们仅仅因为我们是我们而发展我们的关系。这就很珍贵、很感动、很值得认真对待。这是一个人能够中到最大的奖了,虽然没有中奖也能活,但这样的奖实在能提升很多幸福度。
我便是这样,有所保留地、一直开启着分析模式活着,努力平和地接受一些避无可避的NPC任务,努力寻找、珍惜、给出仅属于我的爱。不敢说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但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一点虚无。
-
Nullpointers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17 00:02:42
-
蓝海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02 07:07:18
-
周可乐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28 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