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训练营 23/100
母亲的菜单 母亲这次来上海,是来探望她生病的孙子和焦虑的女儿。她责怪自己不能长期来照顾我们。这次下了很大的决心过来,希望在这短短两周内能尽量帮助我们。她的旅行箱里,塞了满满的食物。她计划好了每一天要给我做的菜,让我吃到家乡的味道不想家。 第一天的菜是家乡的不老鸡,还有小葱饼。这是惯例,每次回到家的第一顿饭都是这两样。“我办了卡了,每年生日可以免费得到一只不老鸡呢。”母亲得意的说。不老鸡从我小时候开始,就成为家乡的味道代言品牌,也是出门送人的好礼物。读大学的时候,每次放完假回学校,就会带一只给室友吃,上班了给同事吃。结婚了,给公婆吃。不老鸡,其实还挺老的,骨头很硬,因为是山上饲养的鸡。它的香味主要来自药材烧制的特别味道,还有家乡人爱吃的辣。至于小葱饼,那更是每代人的回忆,我吃小葱饼,是从5毛钱一个到现在的3块5一个。还是那个味道,我从不吃葱,但能忍受小葱饼的葱,因为实在太香了。 第二天的菜是兔子头,还是家乡的味道。妈妈卤得特别好,入味,有点烂但不全烂,好拆骨头。母亲一共带了八只兔头,我吃了四只。 第三天是炒粉干,母亲在粉干里放了笋干,很鲜,还有辣椒,肉丝,卷心菜。粉干先抄了水晾干,炒了以后很有劲道,我两吃了两碗。 第四天,母亲做了她在网上学来的南瓜发糕。我没看到怎么做,回家时已经蒸好了。黄色的发糕上均匀的布满了红枣。发糕发的很松软,儿子很爱吃。 第五天,母亲带过来的菜基本吃完了,母亲让我带她去菜市场,我说在网上买菜一样的。她说网上买到的菜不新鲜,必须要去菜场挑菜好。母亲买了一大堆菜,告诉我五花肉怎么选,茄子,丝瓜怎么挑。她用她精心挑选的肉做了一道粉蒸肉,还特地搭配了夹肉的饼,这样吃就不腻了。我两吃了两块饼,夹了四块肉,完全不腻。 第六天,母亲在网上买的板栗收到了,个头很大。她说专门买来炖鸡的。“板栗可以补肾,小涵吃了好。你吃也好。”母亲变剥板栗边说。板栗生的剥特别难剥,一点点把皮抠下来的。我下班回来时,一大堆板栗已经和一整只鸡安静的在锅里散发香味了。 第七天。母亲烙了豇豆饼。我让她用电饼铛烙饼,不会烧焦。刚开始她很抗拒,说家里用平底锅煎的很快,电饼铛太慢。后来用习惯了,发现电饼铛还是很好用的,没那么油,也烤不焦。“你觉得好用,我就给你买一个寄回家。”我说。母亲犹豫了半天,觉得家里又放不下。在我的再三坚持下,母亲被我说服了,“那你就春节的时候买吧。不用现在买。省的你过年不知道送啥。”母亲说,她再三跟我强调给她买东西要经过她同意,不然乱买东西又不实用父亲要说的。刚烙出来的饼简直香的要命,我一边喊烫一边吃了两个。豇豆做成菜也没什么味道,做在饼里却很香,母亲还放了些辣椒。吃着又嚼劲又很过瘾。配稀饭吃更香。 第八天,母亲煲了笋干老鸭汤。“一定得是水鸭才补身体。”这鸭子是她带过来的,“很贵的呢,我特地挑好的。”母亲说。果然,鸭骨头很硬,汤很清淡,没有一点腥味。 第九天,母亲做了红烧羊肉。她挑的带骨头的羊头,有肥有瘦。红焖出来,羊肉极鲜美。连不吃羊肉的老公,也吃了好几块。“你妈这几年厨艺大涨啊。”老公大力夸赞。 第十天,红烧鲫鱼。这是妈妈的传统拿手好菜,鲫鱼除了刺多没别的毛病,就是鲜,嫩。 第十一天,母亲包起了粽子,有腌菜粽,板栗肉粽。粽子不大不小,里面的馅咸淡适宜,糯米被泡的很饱满,我觉得比五芳斋的粽子好吃多了。 第十二天,我在单位加班,发微信说不回来吃了。母亲说一定要回家吃,有惊喜。我八点多才回家,一看居然是田鸡!!这真是大大的惊喜,我在上海那么多年从来没看到过卖田鸡的。上一次吃田鸡还是在老家大概5,6年前吃了。母亲是如何变出这种稀有的食材的?“我今天去菜场的时候,找了一家卖鱼的,悄悄问他有没有田鸡卖。他们就给我拿出来了。60块一斤呢,说是野生的。”母亲得意的说。一共十只田鸡,红烧起来特别香。儿子吃了两只,阿姨吃了两只,老公吃了两只,我吃了四只。母亲一只没吃,她说牙不好,吃着不方便。“我要吃的话,回家容易搞这个。你们难得吃的。” 今天下班,我吃到的是炒面,母亲在教阿姨炒。跟炒粉干有点类似,但面更粗一些。本来母亲明天就要回家了。她的计划里这两周可以让我知道所有家乡的味道和她最拿手的菜。于是她精心准备了菜单,每天不重样的给我做。因为下周老公要回北京去看望做手术的公公,母亲怕我一人照顾儿子有困难,决定多留几天,再待一周走。于是,她又开始琢磨下一周的菜了。 都说吃好了不想家,为什么我越吃越想家了呢。
爱丽丝不住这里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五百 100/100 (6人喜欢)
- 减肥周报 第六周 98/100
- 举轻若重 97/100 (2人喜欢)
- 爸爸带娃的胜利 92/100 (4人喜欢)
- 减肥周报 第六周 91/100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