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定价锚
防御式调仓的空间已被透支
经济复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过去两个月市场还是在找防御品种。
无论是从5月反弹开始抱在成长赛道里面,还是7月中报后寻找冷门的中小票,还是9月出现了一些往煤炭石油这些传统周期板块的切换,其实都是对于大的宏观环境不确定下,在寻求防御的一种表现。
但是这种防御是有限度的,
比如当成长赛道估值过高,外部贸易政策摩擦的风吹草动就出现了杀估值
再比如冷门的中小票,一方面是公募机构短时间内没法完全覆盖的问题,中证1000的机构覆盖率明显低于300、甚至500;第二是流动性问题,机构去建仓是要考虑到冲击成本的,主动权益类公募产品的规模是14亿,中证1000成分股年初到现在的日均成交额是4亿,所以机构当前能够买的冷门中小票也不多。
总结一下,有成长确定性的成长白马和有成长挖掘空间的冷门中小票的防御属性都一定程度被透支了。
纯粹的调仓式防御就是踩钢丝
对于做相对收益的机构投资者来说是很难受的,只能调仓,不能净卖出,一旦踏错,净值就会变得非常难看,而净值难看又会影响到基民对于新发基金申购的认可度,进一步导致没有增量资金,市场陷入存量博弈的恶性循环。
私募也在减仓,外资没有净流入。
这个是这段时间内市场的基本情况,就是没有赚钱效应,就没有增量的流动性。
市场流动性恶化存在结构性分化
300/500指数这种机构化持股程度高的指数比1000要相对好一些。简单算一下300/500ETF的份额,在市场下跌的时候总份额数是逆势增加的,但像1000这种散户化更高的,份额是越跌越少,净赎回比较严重,从7月末275亿份缩到了150亿份。
总结:不让机构净卖出就是不让市场看到底在哪里
具备有效定价能力的是机构,而不是做趋势投资的散户,所以现在市场需要的是有定价能力的流动性,而不是只做趋势投资的流动性。限制机构的买卖操作,只会导致市场定价效率的进一步降低,造成市场不必要的恐慌,信心是无源之水,市场需要一个定价的锚。
否则,市场永远看不到底,只会跌得很惨。
-
李郁淙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23 16: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