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炫耀
回头看,我突然发现,初中时期的我,是很爱炫耀的。 在我初一初二时,学校的每个年级都被分成了尖子班和平行班。初三,年级又单独分出了一个火箭班。很幸运也不幸,刚开始,我在尖子班。后来,我在火箭班。
那会儿,年级每个月会组织一次月考。而我呢,会用电脑打下每一次的月考成绩,“公示”在qq空间里。格式如下: 这次考试是班级xx名,年级xx名。其实发挥得很不好啦,下次我会继续努力的! 语文: 数学: 英语: 等等其它科目 表面上,我每次都说自己发挥得不好。事实上,每次我都乐得不行。当时,我觉得自己很厉害,我觉得自己前途可期。也正是因此,我才会不厌其烦地、按时地在qq空间发表我的成绩。我知道,我就是在炫耀,我就是喜欢炫耀的滋味以及被夸奖的滋味。 高中毕业后,在自己的qq空间晃悠,我觉得那些明里暗里的炫耀太羞耻也太可笑,于是斩钉截铁删除了它们,只留下了一条关于中考成绩的炫耀。(同时,还有其它的很多空间说说被我删除了。本来我有两千多条说说,从那以后直接就被我删到了两位数。)

写到这里,我忽然回忆起了那个时期发生过的一些事情。简而言之,初中时期,我的家庭不止一次出现了重大变故。坦白说,现在的我也逐渐想不清楚我炫耀的目的。有可能是不希望同学低看我,也有可能是我单纯享受于炫耀这一行为。无论如何,呈现出来的是:在初中时期,我常常炫耀。
高中,我收敛了许多。(但收敛的最大原因应该是我的成绩不够好,不足以成为我炫耀的资本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尽管如此,高考过后,我故意发表了一条朋友圈,其实也多少有点儿炫耀的意思……(我的理综很差,超常发挥只是比“很差”好一点儿,可总分依然不尽我意。但我刻意营造出了一种我很不错、我很满意的感觉。)

大学以来,无论是通过了学校的考试,或是通过了全国性的考试,我从来没有在朋友圈发表过相关信息。以及,我读的书和看的电影,对此写的书评和影评也鲜有在朋友圈发表,有的只是流于豆瓣的实时记录。(但也不够完整,还有一些东西我是用笔记录在本子上的。)
一方面,我担心别人觉得我在炫耀。另一方面,我不觉得那些东西多么值得被公之于众,也不觉得它们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2019年至2021年底,我的想法大抵是:我不会炫耀任何东西,除了感情(被爱)。

如今,我的想法又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我不再觉得感情(被爱)可以被炫耀。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是,我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情谊,那么我就应该心怀感恩,同样也对他人付出。两个人都心怀真心,好好经营这段关系,这就足矣。炫耀,可能有些多此一举。所以,我选择从我的生活中直接摘除这一个环节。
在《十三邀》里,李诞说:“人是社会性动物,我觉得人就是为别人而活的。”我不评判他说的话,但,此刻的我想说:我想为自己而活。

对于别人的炫耀行为,我希望自己可以学会平静地看待。无论是好友或是陌生人,我都会发自内心替别人开心,同时给予别人衷心的祝福,祝福别人好。
写到最后其实我也说不清炫耀到底是什么,但不重要啦。我当下知道并且会努力践行的是:多读书,多感受。生活不是想出来的或者说出来的,生活是过出来的。
你好,炫耀。你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