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忽高忽低,晴雨不讲理
因为台风“梅花”过境,又迎来一场大暴雨,当天吃过晚饭就早早回家窝在床上看书,极力屏蔽狂风暴雨猛拍窗户的声响。
银杏果落了满地,老大爷在清理收集,大家被潜移默化地提醒,秋天是逐渐衰败但也有所收获的季节。

冒着大雨终于结束了HPV四价疫苗的全针注射,耗时快7个月的时间,竟也感叹时间过得飞快。

周末天气晴好,临时起意坐地铁过海,去西海岸的唐岛湾公园溜达。
在地上捡到一只完好无损的柿子,做好酸涩的准备,结果意外的多汁香甜,想接着找寻第二个,但最后却是遗憾收场。

但适逢夕阳落山,足够弥补没有找到柿子的伤心。坐在堤坝上静静地看太阳落到小珠山的后面。渔船归海,渔夫收杆,邻近的居民三三两两散步,带娃家庭共聚天伦,也是一番沐浴在霞光里岁月静好的景象。



周天气温重回29度,太阳光又加重了一份炎热。前一晚看2000年左右华语乐坛神仙打架的合集看到凌晨3点,结果不到9点就醒了,简单收拾一下出门。先去吃了一份小时候常去吃的牛肉拉面,又到学生时代常去买衣服买球鞋买书包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很多人叫“901”)追忆青春,当然是以商业落寞为当前注脚。
接着到老街里整改翻新的“广兴里”,新刷的墙壁新路的石子路,毫无岁月沉淀,千篇一律的文艺气息,但店铺依旧空荡荡。如今城市商圈趋于饱和,中山路的繁华复兴任重道远。



又去红宝石买了复古小蛋糕,是醇厚的奶油味,是儿时的记忆,是周末的快乐。

看完《哥,你好》,本想周末去笑一笑的,结果哭得稀里哗啦。其实片子有很明显的《回到未来1》的痕迹,剧情设定和衔接也比较生硬,但是马丽和魏翔的表演却很行云流水,对戏轻巧又自然,常远也比抱抱的时候好一些些。但是看到好些评论都说不喜欢“笑中带泪”的喜剧,于我却无妨,毕竟知道主演一路上的蛰伏和努力,总之,希望马丽以后越来越好!
从电影院出来又马不停蹄地奔向KTV,前一晚熬夜回忆的青春旋律,总要嚎上几嗓子才过瘾。倒是当前KTV里很难看到比我们年轻的消费群了。
最后一站是回新房子里开窗通风换气,顺便毫无征兆地在那里吃了第一顿晚餐(外卖),吃完往沙发上一躺,竟一点不想离开,毕竟这房子又干净又亮堂家具又新,谁还想回到那个破出租屋。

本周继续在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每每看到和克里斯朵夫的童年有所相似,竟十分激动,因此更加爱不释手。

在追正在更新的一部电视剧《她们的名字》,顾名思义又是几位女性为主角的以女性为题材的故事,中年未婚职场精英、中产家庭全职主妇、初出社会富二代少女的结合,挺戳当代风评要害。没觉得多精彩,只想说女性解放不是拍几部剧、好几个运动就能达到目的的,但好在能从这种大众剧作里看到一些人的观念在变,也已经是进步了吧。
店里前商户的营业执照终于都注销完毕,不出意外下周就可以办妥,到时候就要大张旗鼓地营业导客了!
周末这两天步数怒刷进2万,导致胯部稍有疼痛,好好歇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