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之二——“成功学的解药”3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封面
关于作者
万维钢,笔名同人于野,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曾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前物理学家,现科学作家,“得到”App订阅专栏《精英日课》的主理人。“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喜欢科学和政治,作品以理性思维见长。
关于本书
本书的第一版获得了“2014中国好书”和“第十届文津图书奖”等多个奖项。作者万维钢擅长以“理工科思维”为导向,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学等众多学科,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破除了认知上的重重迷思。根据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做了必要的延伸、修订和增补,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
《万万没想到》之二——“成功学的解药”3
人们为什么沉迷游戏?
游戏具有随机性,及时反馈。人们沉迷于这种随机性,热爱这种小意外,好赌,真是人的天性啊!
因为有两件事只存在于游戏之中:第一,“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回报是即时的。
即时的回报会给做事的人一个正反馈,使他更投入地继续工作,这种正反馈一旦运行起来,只有人的生理极限才能限制他的工作强度。小商贩的每一个动作都可立即转化为收益。
即时正反馈,就是游戏上瘾动力学。
“弱联系”的意义
“弱联系”的真正意义是把不同的社交圈子连接起来,从圈外给你提供有用的信息。
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
结果非常明显,越是富裕的小区,其住户的交往的“多样性”越明显。越是富人越容易跟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区的人联络,而且阶层多样性要比地区多样性更重要
弱联系理论的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亲朋好友很愿意跟我们交流,但是话说多了就没有新意了。最有效率的交流,也许是跟不太熟悉的对象进行的。
不管你是仅仅想学点东西,找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应该避免陷在成熟的“强联系”中,你应该走出去追求“弱联系”。……已经有统计表明,从弱联系那里获得想法,乃至于与弱联系合伙创业,有利于提高一个公司的创新能力。
当我们考虑找人创业,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了解什么信息的时候,“弱联系”才是最佳选择。现在社会学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证据证明,对工作来说,同乡会和校友会不是扩展人脉的好地方。
超强记忆力是邪道功夫
任何专业记忆大师记数字和字母组合的方法,本质上都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所有专业记忆力比赛,本质上比的都是想象力。参赛的记忆力大师大多都是普通人,他们只不过愿意艰苦地训练而已。
不完美的记忆力恰恰是一个进化优势!忽略细节,才能抓住要点。
所以真正实用的人才读书不能钻牛角尖,得像诸葛亮那样“观其大略”。爱因斯坦说:“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设计这个世界的。对这个或那个现象、这个或那个元素的谱我不感兴趣。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其他的都只是细节问题。”
我们所学的知识往往有很强的结构性,知识点之间本来就有逻辑联系——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根据知识原本的逻辑和原理记忆。超强记忆法用的越多,理解力可能就越差。所以练习超强记忆力不是做学问的正途,而是邪道。
-
开卷悦读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12 23: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