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风景看透,看细水长流
英国画家雷蒙德.布里克斯出了本画册《伦敦一家人》,还改编成了同名动画片,讲了自己父母亲从相识相恋到相继去世的大半生。这是两个普通人的“流水账”,忠实记录了他们波澜不惊的一生,昨晚我看了动画片,不知为什么,也像绝大部分观众一样,被触破了泪点,忍不住写下随感,和他人分享。 电影的开始还是很浪漫的,1928年秋天的一个周一,伦敦某富家的一个侍女擦窗户抖了抖抹布;一位骑自行车的送奶工恰巧路过,以为是向自己招呼,也扬起帽子致意;侍女也下意识挥手作答。周二她拿着抹布在窗前等候,互相招呼。周三大雨,没有抹窗;周四周五,没有看到他;周六门铃响起,送奶工站在门口,西装革履领带,满面笑容送上一束鲜花,约她晚上去看电影。送奶工叫欧内斯特,侍女是埃塞尔,这就是画家的父母。 相恋总是充满着罗曼蒂克,即使是以古板著称的伦敦人,但过日子却大同小异。贷款买房,一点点把家具塞满,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增加了娃娃,一样都不能少。欧内斯特活泼开朗,送了一辈子奶,到处搜集便宜的家具,包揽所有家务活,偷偷积攒钱买了车,从不抱怨生活;埃塞尔做沙发套缝门帘贴补家用,闲时对邻居吹嘘一下自家孩子。政党上台下台、世事变化莫测,二战爆发,响应国家号召把儿子送到乡下寄养,在院子里挖防空洞,男人参加消防队灭火救人,最艰难的日子过得踏踏实实。 战争结束了,孩子回家了,送奶工的车子升级了;再后来,儿子长大了,上大学、交女友、结婚;再再后来,欧内斯特退休了。时间一晃而过,埃塞尔身体每况愈下,欧内斯特也渐渐秃头,以为天长地久的日子已经看得见尽头。1971年他俩先后去世,妻子大五岁,所以寿多了五年。 凡人的一生,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上,当然黯淡无光;伟人光芒万丈,把所有的光亮都覆盖了。粗看看,几乎所有的流水账都记录着同样的内容,被历史忽略不计。然而如果有一个像雷蒙德那样的儿子把它们画成画,编成书,出了电影,那就会惊奇发现:原来我们也曾经是自己那本书的主角,我们沮丧过、懈怠过,但从来没有得过且过,而是努力过、奋斗过,滋养了家庭、养育了孩子,也对社会做出了微薄的贡献。所谓的大人物会随着历史的风浪而沉浮,“粪土当年万户侯”并不是偶见现象,而我们的根须却牢牢扎根在土壤,一代又一代跟地球同生存,真正的盖棺定论永垂不朽。 再说一层,当我们把这些流水账细细翻阅,一样会发现感人肺腑的美丽。欧内斯特是姐弟恋,但他一直称妻子为“小可爱”呵护有加;高龄生育有风险,而孩子出生第一句话是“她怎么样”而不是“孩子怎样”;埃塞尔从来没有嫌弃过丈夫的工作,在他失望时永远以拥抱和亲吻给与安慰。媳妇有病无法怀孕,他们从不责怪儿子的婚姻,反而是“真可怜”的同情。 无数“细水”在大地上“长流”,这才是地球的本色,也是它最美的风景。踏遍青山人未老,阅尽春色,看透迷人风景后的虚幻,再看细水长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埃塞尔走了不到一年,欧内斯特便跟着走了:陪伴才是真情的告白。不信吗?


shouzho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一日三“惊” (1人喜欢)
- 银发经济“银”几许
- 不做“多情人” (7人喜欢)
- 在“通”与“痛”之间 (7人喜欢)
- 不敢“任性”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