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常见百灵科鸟类辨识(包括部分幼鸟)▏持续更新完善中
省内目前分布有百灵科鸟类6属8种(国内目前7属17种),除歌百灵在国内边缘分布于广西等与东南亚接壤的地区,其他的云雀百灵都分布于北方,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和内蒙等地。
该辨识只简单分析在青海境内有分布的百灵类,目前有云雀属的小云雀Alauda gulgula,凤头百灵属的凤头百灵Galerida cristata,角百灵属的角百灵Eremophila alpestris,短趾百灵属的细嘴短趾百灵Calandrella acutirostris和蒙古短趾百灵Calandrella dukhunensis,百灵属的蒙古百灵Melanocorypha mongolica和长嘴百灵Melanocorypha maxima, Alaudala属的亚州短趾百灵Alaudala cheleensis。
小云雀
小云雀在国内分布比较广,可以将其简单分为东部和青藏高原两个种群,虽然这两个种群的目前都是小云雀,但是其演化过程却是相互独立的,青藏高原的为本地留鸟,几乎不迁徙或者仅做短距离迁徙,但是东部的种群其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有着较远的距离,因此东部种群具有较强的迁徙能力。




小云雀幼鸟个体,脸颊明显的神色,与成鸟相似,是其重要的辨识点。
凤头百灵
凤头百灵在省内只分布鱼黄河流域偏干的地方,黄河最大的特点是海拔较低,猜测凤头百灵偏好海拔较低的干旱环境,青海其他海拔较高的干旱砂石环境不太适合凤头百灵繁殖。


凤头百灵有很明显的冠羽,大多数时间其冠羽是明显立起来的。其叫声是省内所有百灵科鸟类中叫的最好听的。



角百灵
分布海拔跨度最大的百灵,从海拔2000多米的草原到海拔5000米的流石滩都有其分布,生境类型比较多变,该种是百灵中极为耐旱耐寒的存在。


角百灵,胸部明显的黑带,具有黑色眼罩,仔细看能看清楚其黑色的小角。

角百灵雌鸟颜色比较淡,没有明显的“角”。


角百灵幼鸟,是见过所有云雀科鸟类中最“黄”的。身上布满斑点,脸部发黄的位置是成鸟黑色羽毛的区域。
细嘴短趾百灵

细嘴短趾百灵是“拟”鹨而演化的百灵,因此其生境偏好和行为与鹨极为相似。其偏好水域边较干的荒草环境中,且其分布海拔也很高,在青海西部与棕背雪雀经常同域分布。身体修长,羽色偏淡,身上几乎没有什么纹路。没有明显的眉纹,嘴巴细长且下弯。




细嘴短趾百灵幼鸟,嘴巴细长且嫩(微微发黄)。幼鸟身体带有浅黄色的斑点。
蒙古短趾百灵



蒙古短趾百灵与亚州短趾百灵鉴别特别困难,我个人目前也是在摸索阶段。蒙古短趾百灵最大的特点是其身体发深棕色且胸部的纵纹要明显少一些。
其嘴巴要比亚洲短趾百灵显粗壮很多,有明显的下弯感觉。


刚开始以为是亚州短趾百灵,但是对比其嘴巴后,还是感觉蒙古短趾百灵更加符合一些,主要参考特点是嘴巴厚重且下弯。
蒙古百灵
蒙古百灵是在省内繁殖的百灵科中唯一一个被大量人为捕捉笼养的鸟类,因此其数量是目前(可能是)最少的一种。虽然其数量少不一定和非法“笼养”有关系,但是大量的被捕捉是导致其数量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蒙古百灵飞行时可见其翅膀上极其明显的白色大翅斑,这是和其他百灵差别最明显的地方。其三级飞羽特别长,飞起来像夜鹰,是个人见过该科中飞翔最优雅的。

不像其他百灵单调的颜色,蒙古百灵是颜色最为鲜艳的,其肩膀覆羽是栗红色,头部和身上也有散在的栗红色,算是省内颜值最高的一种百灵。

雌雄外形没啥差别,叫声目前听的不多,个人也没办法通过叫声来定种。其幼鸟目前还没有见过,不知道像其他百灵一样“朴素”还是会延续父母的栗红色。等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补充吧。
长嘴百灵
在青藏高原特化的一种百灵,相比较其他喜欢干旱环境的百灵,长嘴百灵偏好高海拔的高寒草甸湿地环境,嘴巴特化的很长,是所有百灵中嘴巴最粗大的。

长嘴百灵体型很大,是所有百灵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腹部干净没有任何纵纹,颈部有两个较为明显的黑斑。

冬季的羽色与夏季相差不大,常常是集群活动觅食,和角百灵或者其他雪雀混在一起觅食过冬。

求偶状态的长嘴百灵,叫声独特,很有辨识度,但是其叫声会模仿周边的鸟类,目前听到其模仿红脚鹬的叫声,而且及其相似。

该习性和其他鸟类相似,通过沙浴来祛除身上的一些寄生虫(鸟类身上会有羽虱等寄生虫),防止对羽毛的损伤过大。


幼鸟的斑点及其相似其他百灵,但是其硕大的体型和其他百灵幼鸟差别还是挺明显的。
亚州短趾百灵
亚洲短趾百灵是目前所有百灵中个人感觉最难识别的,目前觉得最好用的是叫声,相对来说还是很有特点的。


亚州短趾百灵相较其他百灵,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嘴巴较圆顿,不像细嘴短趾百灵和蒙古短趾百灵那样比较厚重且有下弯感,但是这个性状并不是很稳定。


绝大部分的个体胸部都布满纵纹,相较小云雀的纵纹,亚州短趾百灵的纹路要更显淡且少。

简单看看其各个不同的飞羽,目前可能也没啥用。


亚洲短趾百灵幼鸟也延续了其父母圆锥状的嘴巴,身上斑点要比其他云雀类的少很多很多。


反正这个东西就是要多看,看的多了“感觉”就慢慢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