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的人
查看话题 >拉美文学没落?——21世纪拉美文学旗手
拉丁美洲文学是否没落?
除了老一代的作家还在撑起大梁,其他的中青年作家现状如何?
现在小稀带大家走进21世纪的拉丁美洲文学!我们提到拉美文学,无法避开的便是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略萨等人,似乎他们便代表了整个拉美文学,但随着近几年的出版引进,很多“冷门”的作家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线当中:比如富恩特斯、科塔萨尔、因凡特、多诺索、萨瓦托、巴斯托斯、奥内蒂、卡彭铁尔等一批批对拉美文学做了杰出贡献的大师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这些人多半都已经离世,但仍旧有一批人持续耕耘,为世界文坛贴砖加瓦。

拉美文学如今的顶梁柱便是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他本是“文学爆炸”时期最年轻的一位主将之一,而如今86岁高龄的他依旧奋战在第一线,最新作品是2013年《离散的英雄》。除略萨外,还有墨西哥作家埃莱娜·波尼亚托夫斯卡(1932-)。
1932年出生,如今90岁的波尼亚托夫斯卡是在文学爆炸时期已经非常活跃的一名作家,她的大多数作品都集中讨论社会和人权问题,包括妇女和穷人问题,一直到现在她依旧在为培养新一代的作家而努力,有人称她为“墨西哥文学之家”的看门人。
2013年获得了西班牙文学最高荣誉塞万提斯文学奖,表彰她“在不同领域的杰出文学轨迹、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新闻事业的模范奉献精神、出色的工作以及对当代历史的坚定承诺”。

波尼亚托夫斯卡的学生当中,有几位在世界领域有一定影响力,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西尔维娅·莫利纳(1946-),但其作品本身未引进国内,且主要在西班牙语世界流通,故不在此多谈。而有一位诗人则是以98岁高龄活跃在诗坛,她就是乌拉圭诗人伊达·比塔莱(1923-)。2018年获得塞万提斯奖,是该奖历史上的第五位女得主。她的获奖还打破了21世纪以来塞万提斯奖隔年轮流表彰西班牙人和美洲人的不成文规矩。作为乌拉圭作家团体“四五一代”(Generacióndel45)的重要成员,也是唯一在世的一位,属于“本质派诗歌”代表人物。
四五一代的成员还包括马里奥·贝内德蒂和另一位塞万提斯奖得主胡安·卡洛斯·奥内蒂。
除此之外,安东尼奥·斯卡梅塔(1940-)也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后至今仍活跃在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充分反映出当时许多拉丁美洲知识分子对于民主的向往,大部分作品都已被翻译成二十种以上的语言版本。他凭借多年以来在文学、文化领域中的诸多成就,不但在拉美享有盛誉,在欧洲乃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位有影响、风头正劲的作家。
在尼加拉瓜还有塞尔吉奥·拉米雷斯(1942-),他本身经历过革命并担任过政府要职,被称为尼加拉瓜“最著名的在世作家”。他的作品很多涉及政治内容,包含强烈的爱国主义,2017年拉米雷斯获得西班牙文化部颁发的塞万提斯奖。
而克里斯蒂娜·佩里·罗西(1941-)则是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作家,是60年代后拉丁美洲小说显赫的领头羊,2021年获得塞万提斯奖。她又非常的实验小说,包含有强烈的女权主义思想,批判父权制社会,而探索对少数群体的关怀。其中《La nave de los locos(The Ship of Fools)》被认为是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受到“文学爆炸”影响的有很多作家,其中包括了伊莎贝尔·阿连德(1942-)、费尔南多·巴列霍(1942-)等人:
- 阿连德本人是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的侄女,在政变之后流亡他乡。她最著名的作品是《幽灵之家》,属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在欧美有很大的影响力。
- 巴列霍最著名的小说是《刺客们的圣母》,这部作品是他自我虚构的麦德林返乡之旅,小说在展现社会的堕落方面不遗余力,仿佛作者为尼采附体一般。
除此之外,73岁高龄的阿根廷作家塞萨尔·艾拉(1949-)持续创作,他的作品属于后现代文学的典范,使用大量的元素——包括流行文化、大量虚构、“亚文学”元素,受到了博尔赫斯的影响,使得其作品突破了题材的限制,而想把小说、散文、诗歌融为一体。他的作品极为丰富,且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着比较强的影响力,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竞争者之一。

而本以为波拉尼奥(1953—2003)能承担起拉美文学复兴的使命,却不料他英年早逝,如同一颗闪亮的流星,转瞬即逝。他几乎是当今唯一一个可以与“文学爆炸”作家相提并论的拉丁美洲作家,而在他之后,其余的作家似乎名声不显。一批60年代出生的作家在之后涌现,我们称这一时期为“麦贡多”和“爆裂”时期,但他们却再没有出现过如同《百年孤独》般闪耀的作品。其中包括了:
- (玻利维亚)埃德蒙多·帕斯·索尔旦(1967-):他是“麦贡多”的代表人物之一,突破了魔幻现实主义,而走向了描述粗糙琐碎、痛苦哀伤的城市化小说,但是作品的宽度、广度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代表作《唐宁的谵妄》(2003)讲述了玻利维亚独裁统治下一名解密者和黑客的故事,故事很复杂,可读性很强;
- (墨西哥)豪尔赫·博尔皮(1968-):他是“爆裂”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追寻克林索尔》在世界影响较广,他的作品同样摒弃了魔幻现实主义元素,而选择了对人物的行为进行探究,且内容不再局限于拉美的人物和背景。
在新生代的作家当中,也出现了一批存在一定影响力的青年作家,比如智利作家本哈明·拉巴图特(1980-),其作品《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曾入围国际布克奖,被翻译为包括中文的22种语言。近几年比较火的拉美年轻作家是瓜达卢佩·内特尔(1973-)。她的作品涉及很多关于自我、社会的思考,因其本身患有先天疾病而备受欺凌,其作品很多时候能反映弱势群体的故事。
除了这两位外,托马斯•冈萨雷斯、加布里埃拉•阿莱曼、埃纳•露西亚•波特拉、胡安•比略罗、爱德华多•哈尔丰、萨曼塔•施维伯林、阿尔韦托•富格特、佩德罗•迈拉尔、胡里奥•帕雷德斯、埃德蒙多•帕斯•索尔丹等人虽然也在不断创作,但他们的名气不显,未产生较大的影响。
-
可钶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10 23:47:32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12 16:07:40
-
苏克西.吴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3 22:45:56
-
赤赤赤渥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28 10:17:40
-
麦克斯堪萨斯城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13 18:25:50
-
anchor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13:43:15
-
月牙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04 16:00:09
-
Nit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19 16:50:52
-
啾啾阳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05 15:36:30
-
Jee •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24 19:32:54
-
Stan辰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12 08:46:38
-
夫人写诗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28 21:05:51
-
卦中有卦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24 15:42:50
-
完美的真空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16 21:41:18
-
Thomas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15 17:37:30
-
应物兄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31 16:53:54
-
猫饭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31 16:03:25
-
陶墟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31 14:44:43
-
LiKey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31 14:38:34
-
翼犀稀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31 14: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