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分享·每个人都是长不大的小孩:学习中奖励机制的设定与维持
我有几个朋友考上大学后,又因为学习问题被学校劝退了。他们从小 到大都是被父母逼着学习的,到了大学,离开了父母,没有任何学习的动力, 每天沉浸在游戏里,成绩自然就一落千丈,甚至到了被劝退的境地。
这些人会选择游戏,意味着游戏一定有比学习更吸引他们的地方。游 戏的吸引力究竟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想把学习变得像游戏一样有趣,又需 要做些什么呢?

我有一个学生曾说:“你凭什么让我听课,不让我玩游戏?游戏是几百个人花几千万元让我开心十几分钟,而同样的时间里我的老师只是 把去年的 PPT 翻出来又念了一遍。”可见,要学会学习,我们也必须懂 得游戏。
《王者荣耀》的日活跃用户接近 2 亿,是一款非常热门的游戏。下面 以读一本书和玩《王者荣耀》为例,分析二者究竟有什么不同。

我们登录《王者荣耀》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点红点,领取各种各 样的奖励,如铭文碎片、英雄碎片、皮肤碎片、皮肤体验券等,甚至还有 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道具。我们只需随手点一下,就可以获得这些奖励。
真正进入游戏后奖励就更多了。“击杀”小兵后获得的金币,释放技 能时出现的绚烂效果,击败敌方英雄时屏幕上跳出的提示,都属于奖励, 都会让我们感到开心和满足。这些奖励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想一直玩下去。

这些奖励还有很好的分层,有的奖励门槛非常低,人人都能轻松获得, 如“击杀”小兵、买装备等;而有的奖励获得的难度比较高,如击败敌方 英雄、摧毁敌方防御塔等。在游戏中,无论我们的游戏水平如何,都能获 得相应的奖励。
而如果是读一本书,获得奖励的门槛则会高很多。一方面,书上没有 小红点指引我们去哪里获得奖励,我们需要自己寻找;另一方面,很多知 识密度相对较大的书或教材的作者,并不会用很多篇幅去解释那些他们认 为很基础的知识,一本书的知识深度往往前后差距不大,因此不存在“打 小怪刷经验”这种好事,我们面对的可能都是难度相似的知识。
如果我们 读不懂这本书,忙活了半天却一无所获,自然就很难坚持下去。从奖励的角度来说,大家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同样是书,网络小说比 教材有趣很多,因为网络小说的语言往往简单、直接,读起来没什么压力, 同时情节进展非常迅速,读者可以不断获得所谓的“爽感”,自然也就愿 意读下去。

第一步,选定游戏。这里的“游戏”泛指可以被游戏化的动漫、游戏、电影等所有故事。不同的人喜欢的故事不同,选定你喜欢且熟悉的可以游戏化的故事即可。
第二步,分配角色。根据游戏化的故事给学习对象分配角色。以日本动漫《龙珠》为例, 如果你要突破的对象是高中数学,那么你首先可以给自己分配一个角色, 可以是悟空,也可以是贝吉塔,甚至可以是反派角色弗利萨。只要你喜欢, 你可以给自己绝对的“主角光环”。然后把你要重点学习的问题列出来,如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三角函数、不等式,对应《龙珠》里的七颗龙珠, 如图 6-2 所示。解决了这 7 大类问题就等于集齐了 7 颗龙珠,可以让神龙 满足你的愿望,如换个手机或买个 iPad。而扮演神龙的就是家长,当 7 大 类问题被全部解决后,你的数学成绩肯定上了一个台阶,此时你可以和家 长商量是否能获得一些奖励。

我们还可以在做题时给每道题目分配角色。例如,某道选择题是皮拉夫, 某道填空题是比克大魔王,某道大题是沙鲁,最难的题是魔人布欧。只要 能让我们代入,能让我们有游戏的体验感就可以。
第三步,通关升级。分配好角色之后,我们就进入了通关升级、获得奖励的阶段。我们 可以根据通过关卡的难度和整体阶段给自己设定不同的奖励。例如,做 对一道简单的题目,就奖励自己吃一包零食;做对一道复杂的题目,晚 餐就给自己加个鸡腿。奖励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 给自己设定奖励。


-
ZTH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05 14: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