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招人
合伙人来自印度,招人时没多想就把帖子发在了linkedin上,坐标班加罗尔。那是印度创业氛围最浓的地方,堪比硅谷。
无论招哪种工,发出去的帖子立刻就被投满了:linkedin的免费账号只接受50份简历。但仔细一筛,质量却不过关,至少一半甚至不符合明确列出的硬条件。合伙人说印度人有个好:没有条件也会伸手要机会,万一漏到下一轮呢?
前后大概看了五百份简历,有几个震憾的地方:
1,无论好坏,每个人都在简历上标注了自己的绩点与百分比排名,甚至每一年的排名也会专门提供链接。虽然中国人很卷,但还没有到在简历上标明年级排名的地步。
2,大部分人都会标明自己的AIR:全印度高考排名,真正一考伴终生。不仅是白领,靠读书走到上层的金领们也把它视为荣誉。有个印度vc合伙人,五十多了,领英上还骄傲地写着AIR 600。印度最高理工学府IIT每年最火的计算机专业,据说只招AIR 200以下的考生。
3,大部分人写邮件直接称呼我为dear sir,而不是sir/mdm,可见管理层男女比例多失调。作为全世界码农原产地之一,印度码农也严重男女不平衡。合伙人之前的公司有二十个人,全部是男性。
本来女生学编程和数据科学少,只要条件还可以的女生,我都会直接进下一轮技术面试。但是很可惜,她们有的在答不上题的时候直接挂了电话,有的则从来没有完成题目。我们招全栈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进入终面的全部是男性。
我自己体验过漫长的求职、转型而不得的痛苦时光,深深知道招聘方点击的每一个小小按钮(good fit,maybe,not fit)对求职者意味着什么。因此,我从来不会在简历空档和非线性职业经历上卡人。有求职者因为生育,而中断了三年。有人因为健康状况,一直处在自由职业阶段。
但很遗憾,我的宽容并不符合一家创业公司的招人逻辑:我们的每一个需求都需要立刻马上得到落实,创始人永远被所有的方向拉扯,必须讲究时间成本、决策成本、信任成本。这样一来,谋求转型的人,因为技术能力不过关而被淘汰,尽管他们有着良好的意愿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职场上走了弯路的,上一份工作不够漂亮的,很难通过初步筛选,因为不确定对方掉进坑里的真正原因。有空档的人,如果本科学位不好,也很容易引起问号。一切无非是投入产出比。十个非典型求职者,可能合格的只有半个,那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拒绝所有非典型。
招聘就像相亲,遵循的并非是爱和理解,而是价值交换。诚然,我不希望成为那个对过去迷茫中的自己关上大门的人,但易地而处,实在缺乏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也只能遵循资本的逻辑,把人标签化。不得不说,似乎没有别的办法。
-
irregretful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23 10:14:37
-
隐居断联中_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02 00:22:35
-
花儿啊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8 12:14:25
-
啊啊啊啊领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09 10:25:17
-
silvermo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1-30 10:10:47
-
31415926535897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5 19:11:38
-
大根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2 09:02:12
-
Mark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30 22:30:34
-
孙道士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23 17:51:5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18 22:32:15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01 06:25:38
-
jess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8 20:34:52
-
了小朱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28 17:50:32
Oh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that I cannot ch...
Chlo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老了做什么工作 (68人喜欢)
- 创业之zf的钱不好拿 (1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