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念
骑车去青城山的一座寺庙参观,路口拦着位面目狰狞,看似愤怒的保安大哥,我问能否进入,他松开绳索放我进去。那位天王般的保安大哥,宛如一道门坎,让准备进入庙宇的人一下就转换了内外的心境。 面对一件事之前我们的经验往往被拿来做预判,建立一个心理预期,准备力量和勇气。当我们发现用力过猛,我们会如释重负般开怀大笑。但当实际困难超出预期,我们为此投入越来越多而仍然感觉不足时,往往会烦躁沮丧甚至绝望。 这时就需要转念。 转念如换挡。有过骑变速自行车爬坡经验的朋友,就会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每个人大腿的功率输出不同,为了不超出膝盖正常所能承受的压力,我们要找到一个自己舒适的踏频,比如80/分钟。当坡度增大,我们感到吃力,要降档以维持这个踏频踏感。如果我们车的后拨有10档,当坡越来越陡,后拨的档用到底时,不要着急,还有前拨。只要降一档前拨,我们立即就又拥有了全新的10个后拨档位,仿佛瞬间得到了一个新世界。这感觉是不是超棒?!如果档全部用完了,就只能咬牙坚持或下车推行。其实下车推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转念和换挡都有时机问题,标准就是自己的感受,当你感到自己的能量正在快速消耗,如此下去难以为继,焦虑不安开始涌现,就是转念的时候,我们到了要调整心态的时候,换一个面对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以一成不变的应对外界变化。 面对一件事力量(Power)被看做是核心因素。但力量或能量毕竟是有限的,凡人之间有差距又能差多少呢?并不是只有力量作用于事情本身才产生变化,我们无法对抗时间,因此肯定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存在。事情并非一蹴而就,往往需要长时间坚持往复。反复攻守之间,由于疲惫和疏忽往往是功亏一篑的原因。而心的清明,对内在的把握,对外界的观察就体现出更重要的价值。这就是要保持心的开放,随时转念,调整。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心,做事的态度和方式。我们转念想做出调整时就会生出智慧,不再一味依赖或等待,而且自己掌控自己,调整节奏。当你的愿力很大,你会感受到意义的召唤,那就会调动自身以外的能量,获得更多外界帮助,让处理问题的能量翻倍。 即使当你发现事情确实超过了你现有的能力,量力放下,那也是一种转念智慧,它避免了虚耗,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当前可行又愿意努力的事情上,对人生产生更大价值。通过慢慢累积自身的能量,当我们有余力时就可以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人。 当下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护自身积聚的能量,尽量最大的效率使用它,提升人生的境界。 最后总结一下。转念意味着心要开放,观察世界,感受自己。接受自己。起心动念时,焦躁不安,要随心转念,让自己的心保持空明,身心处于最小的消耗状态,我们的能量因此被节约下来,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