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24,阴,凉快了
高温四十多天后,昨天傍晚有,一场暴雨之后,城市的火炉终于降温了,风里有丝丝凉意掠过皮肤。处暑之后,终于有了一点秋的气息。
明天要上班了。重新回到校园。上次从校园走出的时间是3月12日。
因为yq,我们的生活错乱已经很久了。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2个月的假期,过得太快了,每年都是这样。岁月都是不经过的,一眨眼,已经年近半百。蓦然回首,也觉得过往的一切就在昨天。
前几天,吴琳来玩,曾经的那个美女同学,身姿窈窕,双目灵动,清新艳丽。当她从地铁走出来时,我虽然远远就认出来了,但是,当我看到那“老妇人”的体态和神情,空中好像有只无形的手捏了一下心,挤出了若有若无的一丝疼痛和苦涩。在她眼里的我,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吧?
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的时光,回不去的青春,回不去的往事,还有——回不去的体重。
我们是相互青春的见证人。那些美好的,苦涩的,欢悦的,难过的,都曾经在我们相互的眼里上演过,而今,隔着二十多年的时光,我们觉得那是别人的故事。我们好像把那些封在了另一个时空,一个与己无关的时空。
再说起熟悉的名字,再想起熟悉的场景,已无半点波澜。
矫情地说,这,就是岁月,无情冷酷。
带父亲看病复查。
父亲今年已经76岁了,去年因为心肌梗塞差点出现危险,好在及时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一年来,他恢复的还不错。
穷了一辈子的父亲,辛苦了一辈子。终于在他做不动农活的时候,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了农活。
二姑正好也在上海,我带着父亲去看二姑。两兄妹一起话家常,聊起他们儿时的生活。那是多么久远的事情啊,60年前。
人的生命如草芥,微不足道,坚韧不拔。
父亲和他的老兄妹们,见一次,也就少一次了。他从20几岁离开家,50多年过去了,对老家的人和事依然烂熟于心,说起邻居和亲戚的名字,张口就来。说起自己的兄弟,有怨怼,更多的是牵挂。
老父亲的一生,并不坎坷,平淡无奇,但平淡的一生,是在苦水里泡着的,那些劳累、贫穷,艰难时日,铺垫了父亲一生的背景。而我们,就在这样的父辈的肩膀上,努力爬到了另一个阶层。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给与他们回报。
公婆也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们的房子在四楼,五十几岁的时候,觉得四楼是很好的楼层。年纪大了,四楼成了噩梦。几年前,婆婆就喊着腿疼,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造成的腿疼,没办法。
那时候,心有余力不足,我想帮她买一个电梯房,苦于囊中羞涩。好在虽然几年过去了,四线城市的的房价涨得并不多。正好她小区的旁边有新楼盘,电梯房,是她熟悉的生活地带。立刻下手,谈价,预定,付款。一气呵成——完成了一个心愿,不让自己留遗憾。他们的日子已经越过越少了,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事情,希望他们后面的生活过得好一点,为人子女,反哺报恩,天经地义。我们做的事,也是给儿子做榜样。
一大笔付出去之后,手中所剩不多了。我在上海换房的计划,又要随机应变了。心里一点不失落是假的,但凡事需要比较,在权衡之后,还是觉得为老人买房的意义更大。我们为孩子做的机会还很多,我们为老人做的机会越来越少。
生活如一条河流,一苇飘荡,也可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