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雅思老师的暑假
每年暑假是我最忙的时候。
刚进入这个行业和岗位就是在7月,入职和培训后马上经历了暑假班的洗礼,当时平均每天7-9个小时的课。是很累,但是也有新鲜感和充实感。虽然谈不上什么教育理想的实现,因为我也没有教育理想,但是觉得能帮助到学生一点,让他们在学习中豁然开朗,也让我有满足感。当时也年轻,体力跟得上,对上课还是有蛮多期待的。
后来的两三年,新鲜感是逐渐殆尽了,但还是有比较多的收获,尤其是在专业功底和教学技能上。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更了解,也懂得如何去解决这些困难,帮助他们有效地学习和提分。
近几年,对于教学算是比较得心应手了,教学成果也有目共睹。上课轻车熟路,更多是在细节上面的打磨,不断迭代教学材料和方法方式。上课可以自信地说交付出了一个专业、高质、有效的培训产品,但是稍微少了一点热情。一个是因为暑假班真的太累了,精力逐渐跟不上。另外,一直做差不多的事情总是会有些无趣。肯定少不了挖掘新鲜事物的尝试,只不过现在要获得值得开心的进展相比以前要难很多,就像考试,高分段的提分总是困难很多。
话虽如此,上课还是有很多感悟和收获的。这么多年从没在暑假班之后做总结,就在这篇文章里梳理归纳一下。
首先是学生。我没有仔细算过,但是这么多年培训的学生至少也有上千,从小到11岁的小朋友,到40几岁的中年人都教过。主力军还是大学生和高中生,偶尔会有初中生,研究生,和在职人士。这边就着重谈谈这些主力军。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要意向出国读本科,读研或者读博士的。来学习大多都是为了考雅思托福。很多高中生是从初三或者高一就开始准备,有些就读国际班,本就打算走出国路线;有的是两手准备,万一高考不成,就出国读本科。大学生也是,大多是意向出国,或者就是考研出国两手准备。也有一部分学生,目标是提能,比如说想读懂英文文献,想提高英语交流能力之类。有的单纯是想获得雅思证书,因为学校保研需要或者只是因为身边同学都在考,越好的学校,雅思托福证书的持有率越高。
也有一些是临时起意要出国,比如说高考成绩跟平时差太多,或者突然发现保研/考研无望。但绝大多数学生来学习,都是一种提前准备,让我感叹规划意识之强。我不知道这是当下一个总体趋势,还是因为我接触到的都是这种计划和目的性都很强的学生和家长。反正我自己以前学生时代是没什么规划,大学毕业了其实也不是很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没人催促,也没人引导。有的时候蛮羡慕这些学生有这样的氛围和能够帮助铺路的家长,尤其是经历了社会的毒打之后。但显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享受这样的周到。
有些学生的自主性很强,来这里学习也是自主选择的结果。他们大多数是顶级高中的学生,也有清北复交和一众名校的大学生。这些学生是很省心的,你只要教给他们方法,修炼这种事情他们自己会去做。而且他们经常会提出一些有趣的想法,也会提出一些质疑,对自己的功底和教学技能的提升其实也是一种鞭策。
也有一些学生,尤其是年级比较小的高中生,来学习只是因为家长这么要求,他们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就比较差一点。普遍成绩都不是很好,作业经常也不完成。但是不断地砸钱来上课,多少总是会有学到一些。再加上家长的眼界宽,规划意识强,利用资源和信息优势可以找到性价比很高的学校和专业选择,即使资质平平,之后也要比普通人混得好些。
有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就是我们的学生,几乎都还算挺有礼貌。我自己是没怎么见过那种对老师不尊重的学生。也见过那种会跟课程销售阴阳怪气或者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但是至少在上课的时候,他们还是表现正常的。传统意义的“好学生”自然不必说,素质都比较好,顶多可能有些会心高气傲,但至少表现上还是尊师重道的,你足够专业,他们也还是会臣服。有钱人家的“纨绔子弟”,有些不怎么爱学习,可能嘴巴也有点贫,但可能是有钱人家都推崇和气生财,礼节到位,而且都比较尊重“知识分子”,所以对老师也是毕恭毕敬的。
当然跟我个人风格也有关系,我上课的时候其实是很严肃的,保持专业关系,也很有边界感,我不会跟学生当“朋友”,我教我的,你学你的,咱们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也见过老师太没有“架子”或者跟学生太熟以至于学生也不好管的例子,我个人不会这么做。还有就是我没有教小朋友。稍微有点年级的学生,都受过家长和学校的“规训”了,相比之下小朋友真的是放飞自我,而且也是真的吵,自从有了青少项目的课之后,校区里经常都有小朋友的声音,有的时候挺烦的。
再说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吧。跟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学霸学生的英语其实并没有更好到哪里去。表现更好的地方,基本是在词汇量上,甚至语法都不占优势。体现在雅思上,就是阅读成绩好一点,其他其实挺普通,听力上可能也有点优势,但是非常有限。口语和写作,可以说是国内学生的重灾区了,大学生和高中生都一样。
18年雅思出过国内雅思考试的白皮书,即使是国内高校雅思平均分最高的复旦,口语和写作平均分依旧不到6分,在5.7和5.8之间。一众985,很多口语写作平均分在5.5上下,甚至5分出头。高中生虽然弱一点,但是其实跟大学生差距并不大。
究其原因,一句话总结就是,很多学生都“不讲人话”。口语和写作评分分成4大方面,内容、逻辑、词汇、和语法。前两点是大学生的重灾区。大学生在输出的时候,总是喜欢讲一些大概念和抽象的点,但是在短短的几句话之内,又说不清楚,所以最终出来的效果就是:我听不懂你在讲什么,也没有汲取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尤其是考官是西方思维,偏好具体和实际的内容,要是听完你的话甚至都没法理解,那你这段内容其实是无用的。很多大学生喜欢一开口就大谈特谈自由、道德、平等、公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之类的。首先他们自己都没有理解这些本质,比如说我问什么是公平,学生无法定义。我问什么是科学,他们也无法定义,三观是哪三观,他们也不一定说得出来,根本经不住问,就只是鹦鹉学舌似的机械重复和毫无逻辑地堆砌记忆过的内容。而且他们也不具备能够表达抽象内容的语言能力,全文花里胡哨,没有可读性。在这两项的打分上,大学生其实跟高中生差不多,高中生讲的内容简单一些,但是至少易懂,还算能提供一些有用信息。
除了内容和逻辑,语言水平也很一般。受到了国内这套英语教育方法的影响,很多学生总觉得要加上一些复杂词汇和复杂句型,才算是一篇好文章。这个想法有2个问题,首先,语言的本质是沟通,而不是炫技,炫技如果没有实质的内容,那就是废纸。其次,绝大多数学生写的复杂词和复杂句,根本就不对。
首先用单个词上,因为中文直译,就用得不精准,比如描述客观数据用了"demonstrate",其实不是所有图表都能用这词。比如"occupy",虽然是占据,但是并不能用在百分比。
除了单个词外,根据中文直译的错误表达和搭配层出不穷,比如说"functional subjects", "irreplaceable ability", "promising opportunity", "make outbreak"之类的。有些只是搭配不自然,让人听起来觉得很奇怪,还算知道你在表达什么。有些根本错误使用,导致理解困难。
高中生也不乏这个问题,但是因为词汇量积累不是很多,写的比较简单,可读性上跟大学生的表现其实也不会差太多。结果便是口语写作方面,高中生和大学生平均分并没有差太多。
除了“不讲人话”之外,练习少也是一个原因。我经常跟学生说,你自己把说口语的时间,写作的字数统计一下。从小到大,可能真正说英语的时间不超过100个小时。写英语文章的字数,不论好坏吧,也不过一两万字。这样怎么可能口语和写作会好呢。
从英语学习,再谈谈比较通用的学生学习情况。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挺卷的,有种学历和证书军备竞赛的感觉。没多少年以前,我们很少碰到不出国还来学雅思托福的学生。近两年就挺多,还有一个肉眼可见的变化:很多在职人士开始来学了,有的是为了申请国外的项目,有的是为了提升能力。
我们有不少高中生,上完这边的课,还要去上其他的补习,整个人精神状态很差,上课都跟挡风玻璃前面的摆件一样不断地在点头。大学生除了学雅思之外,还要各种实习,各种竞赛,社会实践,什么调研之类的。
在涉及教育相关的话题时,我经常会问,大学和高中有什么区别。一个让我很感慨的情况是,现在几乎没有大学生会提到“自由”,短短的2、3年前,是会收到这个回答的。或许现在的大学真的变化很多了吧。
其实以前这些事情就有,只不过现在参加的人群急剧扩大了,大环境如此,大多数人得首先保证自己不掉队。但是我觉得有一个点不得不提,即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能盲目地做。盲目地做首先是肯定没办法做得很好。因为没有热情和兴趣的投入,只是机械的重复,很难去触及知识和技能的本质(天赋异禀的除外)。还有一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时间分配在盲目做事上,很忙很累,你就懒得去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思考分析的能力也会下降。一旦跳出受保护的环境,一旦没有人可以模仿,没有人告诉你要怎么做,你就会不知所措。
我们也不是没有这种学生,有那些搞不清自己道路,跟风来学;也有后路铺了太多却不知道选哪个的;当然也有那种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选择继续读书的。但总体来说,我们的学生应该算是未来路径相对清晰,有优势的一群人。
这么多年见过很多学生,其中不少是很有自己想法的。他们真正思考过,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可以做到很出色。其中很多学霸学生。我接触到的高分学霸,真的很少是那种“做题家”,从他们的眼神中,你就能看到自信和淡然,谈及自己和热爱的时候,眼神有光。这种学生有些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但也是能在某个方面做得很优秀。当然这种自信很多时候真是眼界,开明的家长,以及优渥的条件带来的。
虽然那些成绩平平,也无特色的学生,就要空洞一些,从他们身上不太感受得到活力,但他们至少有家长给他们铺好很多路,积累很多资源。生活和未来无忧,他们也不会迷茫,也不用去思考什么意义。
其实由这点想到了很多家庭条件和资质普通的学生的情况,这也是我在暑假期间经常发出的感慨,那些普通学生在跟这群学生的竞争中是多么被动啊。物质上不如,眼界和资源也是天差地别。或许他们只能通过主动地去努力,来稍微弥补差距吧。这其实是我关心的另一个话题,我也经常去思考普通学生的困境,在这篇文章中,还没有能力展开说清楚。
暑假马上过去,下一阶段,当然要继续做好当下的工作,在专业知识上给别人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资源和培训。除此之外,也继续去思考和总结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问题,指导自己的同时,希望能给更多的后生提供有用的想法和启迪。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3-06-11 12:00:24
-
blai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17 18:33:40
-
唐老鸭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15 23:15:19
-
一点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14 12:54:54
-
希萌宝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09 02:23:57
-
祝英台与海菲兹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08 05:49:17
-
半山烟雨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07 15:45:29
-
已注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06 08:19:45
-
我爱水袖舞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05 21:01:12
-
猪猪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9-04 06:24:41
-
无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8-30 09:10:25
-
刚被叫去走戏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8-29 15:24:21
-
薛盗云爵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8-29 07:33:36
-
钟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8-28 23:28:40
-
Pandemonium x.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8-28 23:11:32
-
沧浪之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8-26 21: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