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匆匆的人啊
刚刚从楼下散步回来,实在按耐不住说一些郁结在心中的话。
这几周的周末,倒是一直保持着周六下午跑步以及周日半夜散步的习惯。两者都是为了从工作日席卷而来的余量工作中解脱出来,而后者半夜散步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等做完工作的事、洗漱完毕,时间便已接近凌晨时分。
无独有偶,半夜散步倒也更加清凉,即便这炽热的夜依旧会令人止不住地流汗,但相较于长期处于空调封闭的环境下,这微微出汗确实也带动了身体压力的释放。其次,宁静而没有喧闹的人是最令人满意的,可以肆意走走停停而无人注目。
散步的地点就在楼下,楼下的一层多是专营外卖的小店。半夜时分,小区大门与小店之间依旧能遇见零星的奔波着的外卖小哥,而剩余打烊的小店之中,从半掩的门中依稀能看见小店老板们或席地而坐,或直接躺在铺着凉席的地砖上,想必也是不可多得的闲暇惬意时光。
至今,也便是参加工作几月的时长,幸得实习的经历,而对目前的工作压力与工作时长有了较大的预期,不论身体的消耗,心理确确实实多了一份坦然,因此也便多添了一分向上的精神。但每逢工作日的早起的洗漱以及上班的路上,脑中嗡嗡直响的依旧便是对工作的不解,以及对遥望着还有半辈子的工作时长的 “望洋兴叹”(几次出神差点也酿成车祸)。
横亘在我心中的疑问便是为何生活的路越走越窄了?你会说这便是社会的真相,还是会回答我其实路还是可以越走越宽的呢。四周的人叮嘱着我得谨慎地选择人生的路,否则脆弱的人生会在不经意之间被现实撞的支离破碎。这也确实堵住了盲目而不经审视的一些思绪。但另一头,便萌生了在我充分肯定与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十足普通的青年的前提下,我的工作还能额外给我的生活的路增加更宽的视野吗?
回到工作本身,适足的工作能够换取人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维持生计的基本要素,此时的工作不再是消费欲望的驱使,而是本能的行动。
进一步而言,我是一个消费欲望极低的人,因而更是厌倦鄙夷目前无孔不入的异化消费观对人的侵袭。当我的工作报酬满足基本月开支之后,账户中的存额第一次出现了于我便是一个数字的感觉,对我的生活再也起不到更多的好的积极的影响,这些账户数字随之而来的意义只能是对家庭的责任。这里的家庭是呵护我成长的原生家庭。而对于自己的以后未来的家庭,一切都很模糊,我想了包括孑然一生、年老衰退之后立即猝然离世的一切可能——呵呵,似乎抛去了家庭的责任,人生的路变得宽广了。
其次,账户中的金额让我有了另外一个助人的想法。说来可笑,我也总感叹现实的工作不能同 “为了多数人的幸福而工作” 的目标相统一,也便是盯着账户中的数字才意识到,这数字才是 “为多数人的幸福而工作” 的最好实现途径,这是天下熙熙皆为利往的 “利”,是帮助别人最通用而直接的良药。曾经一直笃定自己微不足道的工作无法实现自己期望的价值,直到意识到这能给我带来额外的“利”,它能帮助实现别人的 “幸福”。至此,对待工作便又添了一分向上的精神动力。
以上两点是目前行色匆匆的我对待工作最好的诠释,也是接受行色匆匆的最大意愿,也即让人生的路变得些许宽广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