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稻盛和夫告诉我们,哲学是企业生存根基
曾经有一个小有成就的公司在新年的时候举办了一场招待会,其中安排了抽奖的环节,
有一名客人抽中了一台电视机,于是,主持人请他上台讲话!大家能猜得到,他的中心思想是如何感谢这家公司。
其中有一句话是:希望这家公司再辉煌20年!其实,在别人看来,他的这个祝福有点小气,因为如果说辉煌100年该有多好!毕竟人家常说“百年基业”,对不对?
事实上,没几年这家公司就经营遇到困难,坚持下不去了,并没等到20年。那么,一家企业到底能生存多少年?它的生命周期是多少?
在我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平均生命周期是两年零八个月。我们平常逛街的时候,有没有发现,
你曾经去过的好吃的饭店、买过漂亮衣服的服装店等等,没过多长时间就出租出兑?生意不好,实在干不下去的时候,店主除了兑店走人,及时止损,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吗?
企业的生命周期有长有短,同样的行业,有的企业能坚持好多年,有的连一个新年都过不了。
同样都是经营企业,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白手起家,40年间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大家看看,是两家,不是一家!
除此之外,稻盛和夫在78岁高龄的时候,出任了破产重建的日航的会长。在万众瞩目之下,仅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让日航起死回生,还是大幅扭亏为盈,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空前的1580亿日元的利润。
稻盛和夫为什么和众多的企业经营者不一样?他所取得的瞩目的成绩,是偶然的吗?如果我们好好看看《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这本书,就会找到答案。
人们通常认为,经营就是经营,经营就是为了盈利,为了挣钱,这和哲学有什么关系呢?
“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
稻盛和夫通过本人几十年的经营实践告诉我们,经营不但要懂经济,会管理,更要懂哲学。那么,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呢?
一、怎样理解经营中的“哲学”
稻盛和夫所指的经营中的哲学,是指企业在经营中所必须要遵守的规范和规则。也就是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要遵守的事项。
我们现在也可以叫它为企业的“内控制度”。虽然这个世界上的企业千千万万,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明确清晰的内控制度,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认真执行自己的内控制度。
而这样的企业内部的哲学,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
我们不难想象,一家连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都无法搞清楚的公司,它会盈利吗?或者它会持续地盈利吗?
因此,哲学,关系到一家企业的品行,类似于个人的品德。那些因为某些丑闻,一夜之间股份一泻千里的还少吗?
因为做了违法犯罪的事,做了坑害消费者的事,而被曝光后,生意一落千丈,从而破产倒闭的名企也是大有人在吧?
相反,那些大家印象当中多做善事的公司,比如鸿星尔克,大家为什么争着去买公司的商品?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家公司善良,在自己并不宽裕的时候,还在想着别人,为别人捐款。
所以,企业要想生存,必须像人一样,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这就是企业经营当中哲学存在的意义。

二、经营中的哲学,用来确立企业经营目标
企业的经营目标,也就是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要成长为什么样的企业,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在这一点,稻盛和夫完美地利用经营哲学达到了自己事业和企业的高峰。
就在京瓷公司刚刚成立之初,也就是它还小微企业的时候,稻盛和夫向他手下员工灌输的经营目标,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村里第一,镇里第一,县里第一,市里第一,省里第一,全国第一,最后是全世界第一。
企业刚刚成立,要人员没有人员,要技术没有技术,要资金无资金,在这种情况之下,能够有这么远大的理想,最终达到目标,可想而知,这样的目标有多重要!
稻盛和夫经常向他的员工灌输这种思想,要第一的思想,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他只是跟他的员工说,我们挣口饭吃就行了,他还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吗?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马云当初带领18罗汉创业的时候,也是画了很大的饼,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如果没有这么高层次、这么清晰的目标和战略定位,怎么可能让企业发展壮大起来?
“树立高目标”,“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这些词语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做到。也正因如此,一旦坚持下去,企业就会实现经营目标。
三、经营中哲学赋予企业优秀的品格
作为一个人,个体,你有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企业也是一样。
如果一家企业没有哲学,从上面的第一点和第二点可以看出,企业就不会有明晰的经营规则和规范,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
更不会有志当存高远的气魄,自然企业也达不到优秀企业的境界。
治理企业的是人,历来都是以人为本,所以,企业想要具备优秀的品格,必须治理企业的人首先具备优秀的品格。
治理企业千难万难,如果企业老板能洁身自好,以德服人,加之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就会大大提升经营能力,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正因为经济形势严酷,在企业经营中更需要认真的、慎重的态度”,
这正是《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需要认真一读的原因。
企业经营中没有哲学,就如同学生不知道考试的重点,旅客不知道出发的目的地在哪里,
你想要攀登什么样的山,就要配置什么样的哲学理念。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企业有了经营目标,就如同个人有了人生目标,目标确立了,成功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