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菜|吃过云南红河州的地道滇味,你才算更了解这片热土
像本地人一样去吃
一趟好的旅行并非一定要早早规划好,然后按部就班地走完。比如这次我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之旅,就充满了非常规、随心所至与开放性。其实,我仅仅是因为在昆明的饭桌上听本地朋友讲起红河究竟有多么好吃,就流着口水欣然决定改变行程,赴一趟红河的“食之约”。

对于我等爱吃之人来说,红河显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它处于云南境内,印象中的云南风格食物都可以在这里追根溯源寻到;而陌生则是指,那些我们尚未有机会深入了解的细化入微的当地小吃和菜肴,将为整个旅程加入了一味不可多得的十足新鲜感。

哈尼族土菜
火车停靠在弥勒站,属于滇东南的晴热已等在外。不过这热与上海相比并不夸张,只是引发了我想要吃点开胃菜的心情。
朋友说第一顿要去吃哈尼族土菜,选择的馆子也实属不起眼的质朴系,“哈尼土菜馆”这个名字就足够直白了。翻看菜单,异域民族菜的浓烈奔放之风扑面而来。上菜期间我不停在问:“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用比较通俗的流行讲法来说,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据我观察,在哈尼族的餐桌上,酸、“臭”、辣是三大主宰。
先来说酸和臭吧。其实不只广西,在西南地区,味道劲爆的酸笋也是大家的心头爱。这一味,最常与鱼、肉类烹调在一起。当天的一份酸笋猪脚,把大荤与清腻的酸爽结合在一起,有点重口味,但很讨人喜欢。

而辣呢,就更常见。爆炒的野生鳝鱼片里,辣是很奔放的存在。配上薄荷,滋嫩的鳝鱼更下饭了。

同样是可以做辣的哈尼蘸水鸡其实分为两部分,一盘是白切鸡,另一碗是搭配鸡的蘸水。鸡肉在煮的过程中放了盐调味。而蘸水的制作也十分特别,一只碗里装满了各式调味、香料、切瓣的鸡蛋和鸡杂,有青花椒的麻,也有剁椒的辣,还有鸡肉汤的鲜以及更多复合的味道。它既是白切鸡肉的蘸料,又可以单独成菜夹来吃。


哈尼菜中独特的丰厚醇香味道还包括凉拌刺五加中的水豆豉。有人把这种豆豉的制作过程称为与阳光和水的博弈。发酵中,鲜味氨基酸逐渐形成,甜味氨基酸和还原糖则贡献了一丝回甘。

最后老板赠送的鸡汤稀饭,据说也并不是每天都会煮,更像是一种碰运气的存在。吃完以后回头再看看其他桌点的不一样的菜,只恨自己多一口也吃不下了。

哈尼土菜馆地址:弥勒红河云岭·盛世佳园
数不清的米线
我已经数不清,在红河的几天内自己到底吃了多少碗米线。但那些与薄荷、各类鲜香肉类、草芽、韭菜、豌豆苗以及或粗或细的柔滑米线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还犹记于心。这是一碗碗让你离开即反复回味的惦念。

在弥勒,不能错过的当属满街都能看到的卤鸡米线。各家卤鸡米线店都有自己的秘制卤水,味道上求同存异,很值得多去几家店品尝比较。


做好的卤鸡肉皮油亮,视觉上就十分诱人,鸡肉也是香而不柴、汁水丰润,切块后可以码在米线或卷粉上。

一碟切条的酥肉也是卤鸡米线的标配之一,空口或者浸入米线汤里吃,都会让你暂且遗忘高热量的警告,先塞进嘴里过瘾再说。

在建水,我更是一天几乎三顿不停地在吃各种米线。汆肉、血旺、肠旺、牛肉、鳝鱼、草芽(建水特有的一种似白芦笋的水生草本植物),码子浇头时刻在变,对那一碗米线的爱始终没变过。

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份凉卷粉。卤汤打底,附上配菜,浇上花生酱、黄芥末水和辣椒,是夏天的爽气来源。

在红河境内,我只敢点小碗米线吃。第一次端起“小碗”,还以为自己拿错了,再看看别人的大碗,更是如盆一般。如果错误估计了自己的胃口,那就努力吃完吧,毕竟离开后,是会无比想念的。

卤鸡米线:弥勒老柏芝酥肉卤鸡店(二环南路与建设街交叉口西南50米)
血旺米线:建水古城花园小吃(翰林街20号)
牛肉米线:建水清真回回园(临安镇丰泰路14号)
鳝鱼米线:建水杨二小吃(永桢路W桔子酒店对面)
凉卷粉:建水古城临安饭店(临安路46号)
汽锅宴
红河人民招待朋友,少不了一顿眼睛和胃都能充分获得满足的汽锅宴。

红河范围内,尤建水(旧时称临安)以紫陶闻名,而紫陶制成的椭圆灯笼形的建水汽锅经过拉胚、绘画、镌刻、高温烧结,后用硅石打磨抛光而成,用来隔水蒸煮食物,最以不加一滴水就能香迷人的汽锅鸡广为人知。盖上盖子,蒸汽从汽锅底部由管道进入膛内将食物焖熟,鲜甜原汁皆留于锅中,也是临安美食文化中的头牌。

一桌汽锅宴,自然是以锅代碗,一只大汽锅带若干小锅,荤素搭配,有菜有饭,再配以凉拌折耳根等小盘,精致丰富,很是能满足一桌人口味上的差异。

临水而坐,夕阳西下时享受这顿汽锅宴,绝对是建水之旅中一个闪光的记忆点。

木子人家(小桂湖店):建水县朝阳南路小桂湖鸡市街D-13-1-17
“先坐下吃豆腐嘛”
在建水,随便走进一家饭馆,都会被招呼围坐在四四方方的碳烤炉前,对着一堆被烤到金黄焦脆的豆腐流口水。

“先坐下吃豆腐嘛”,是最常听到的话。这仿佛是建水人在等上菜时必须进行的热身仪式。有时候等菜的人多了,豆腐还真烤不过来,需要眼疾手快才能抢到。

我在双龙桥附近的桥乡亭里吃到了这一程最好的建水烧豆腐。豆腐要烧到金黄,但蘸水更是重要。这家的湿料蘸水简直香到了我的心坎里。炸香的蒜油+辣椒+酱油,一下子让豆腐的味道又上了一个台阶。直到菜上齐,我们挪到饭桌上,我还捧着这碟蘸水,看看哪个菜还能搭配得上。


如果喜欢建水的豆腐,不能不去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西门大板井附近逛吃逛吃。围绕着这口至今还不断有人来打水的古井,一家家的豆腐店就取其井水,做成了各种或鲜嫩,或滋味十足的豆制品。



拐进大板井旁边的板井豆腐坊,来碗可甜可咸的豆花,再喝一碗不加糖的原汁豆浆,都是极富建水生活气息的体验。




吃完豆腐,还能观摩店里做豆腐的各项工序。知来处,才能更体会到味道的珍贵。

西门大板井:朝阳南路
看桥吃花
上面豆腐篇中提到的桥乡亭,是建水不能错过的一家自带院子的餐馆。因为靠近建水地标十七孔桥,这里也是人来人往的热闹寻食地。但最主要的,还是“好吃”两个字。

当晚在这家餐馆吃到的每一道菜,都很合我心意,也借此机会好好认识了一下能炒肉的草芽、可以撒椒盐咸吃的糯米灌莲藕、南瓜藤,以及花生汤里的抽筋菜(繁缕,也称鸡儿肠)。





我最推荐的是这盘其貌不扬的踏洋芋。不同于平时我们吃的老奶洋芋,建水的踏洋芋里加入了新鲜的玉荷花。

不仅限于观赏,爱吃花的云南人民还把玉荷花拿来入菜,怎么做都是清爽合口,有着山野中自由生长的芳香气息。小朋友最爱这道菜,连吃三碗还要加,吃得小肚皮圆滚滚。 桥乡亭:双龙桥西北(十七孔桥火车站旁)
咖啡天天见
启程前,我真没想到红河的行程里还有每天一家咖啡馆的安排。其实,无论是弥勒还是建水,有意思的咖啡馆并不缺。街巷、古城里走一走,总会遇到你想要走进去点一杯,坐下来慢慢享受时光的咖啡店。

它们或古朴、或现代,有的还是时髦的露营风格。每一家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气息,不得不感慨云南的咖啡文化也已经走向精品化。不论是价值意识还是消费市场,这片东方边境的开放态度都让人惊喜。





喝咖啡之余,和朋友无穷无尽地聊天,来份下午茶点也是惬意无比。


弥勒甜品/咖啡店觅町:中山路红河水乡 列顿贺长湖咖啡馆:巨人湖泉尚景2期 建水咖啡店啡粹咖啡:古城书院街53号 囍相逢:XG31翠屏路交叉口东北方向80米
逛菜市场才是正经事
来都来了,菜市场爱好者才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探访当地菜市的机会。正赶上菌子季,我可是大饱了一番野生菌的口福和眼福。





当然,逛本地菜市场,也总会遇到一些平时很难见到的食材。

这一摊大蜂巢,着实把我们惊到了。




红河地区的光热资源充足,降水充沛。拥有沃土良田,自能彰显物产之丰富,无论是梯田红米和热带河谷经济果蔬,还是少数民族经久流传的文化 ,都让红河显得那么特别。它会永远占据我的旅行榜单前列,也将成为我想要再次深入探访的目的地。

我所喜欢的关于吃的一切
都在这里
图文:李妙生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公众号指引:今日碰巧营业
-
落月坠入星野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30 22:23:20
-
豆友260433062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03 08:25:03
-
奥力给开心果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31 10:35:18
-
雪颜冰影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31 09:02:46
-
阿雾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4 17:38:44
-
irregretful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3 20:56:21
-
简单生活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2 12:36:32
-
徐徐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1 17:43:18
-
糯小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1 16:48:10
-
小丽啊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1 16:27:57
-
flashback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8-11 16: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