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CD的诗人

来源微信公众号:苍井 2012年春,大理古城人民路,九月酒吧的门口,一个漂亮姑娘蹲在CD摊前看CD,摊主勇哥上来就说:「姑娘,請讓我為你吟首詩吧」!姑娘说好,紧接着勇哥开始念到:今夜的哈达如此纯洁,…念了两句后姑娘就鼻子一酸,泪一把一把的哭,只记得最后一句是:姑娘请跟我走吧,然后勇哥摊也不管了,牵起姑娘的手带着姑娘走了… 这便是大伙爱称的大理一哥,一个只用身体体验不用钢笔记录的诗人,汪勇。关于汪勇的故事很多,很多…而最近的一个是,汪勇走了。 无数的,到过大理的游客,都对以上画面并不陌生。很多很多年前,第一次和勇哥交谈时,那会他还没有大理一哥的称号,顶着一副光头,扫视着彼时还稀少的人民路过客,特别对于那时还没进入更年期的勇哥来说,漂亮姑娘尤甚。 写到这里,如果你们认为即将读到一个伟大人生的话,那便错了。“苍井”,只描述最平凡的人生。汪勇,他不是普世价值观里所认同的成功人士,摆地摊卖CD,是他的基本谋生手段。游荡,是他在大理的最基本生活状态,除此之外便是,抽烟,喝酒,送姑娘CD。

【 雨水打在玻璃窗上,外面的洱海雾蒙蒙的一片—— 2007年,汪勇决定到大理去,除了在他脑海里抽象的苍山、洱海,汪勇对大理的认识基本停留在上世纪“五朵金花”的电影里。他说他喜欢水,更喜欢湖水,而洱海的洱字是那么的漂亮,他一定要来这里看看。和第一次离家出走一样,汪勇身上仅有刚刚到大理的车费,到大理时他一样是饿着肚子,但大理不会拒绝一个有故事的人。 “2007年8月3日,我到了大理,路上认识了两个朋友,他们让吃饭,我就很尴尬了,因为我没钱请人吃饭,也不愿意别人请我,所以我想了个主意,到酒吧里去吧,因为有演出,到吃饭的时候我就说我不饿,去看演出了。到晚上九点过的时候,他们说累了要回酒店,我就开始找工作了。” 似乎并不需要融入,汪勇本该属于大理,他喜欢看着每天不一样的面孔穿梭在古城,还有那些古城里的学生,他们成群结队,大理火热的旅游似乎跟他们毫无关系。 少年时的仇恨,青年时的反叛已经从他眼睛里消失,20多年的磨砺使他看上去像个坏人,嗯,不对,像个艺术家、或者是个喜剧演员…… 但这些都不是,在汪勇的自述里,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过上海街头的小偷,80年代末各大学的“门客”,上世纪90年代初的劳改犯、门客梦破灭之后的职业讨债人。但现在他更愿意当一个诗人,一个只用身体体验,不用钢笔记录的诗人。 汪勇肯定有故事,他甚至不用说话你也能看出这一点,这个光头、戴黑边眼镜、穿着筒裙(有时也穿藏袍)的男人有那种让你过目不忘的本事,这一点得到了很多人验证。“10年前在成都见过他,他专程到成都‘小酒馆’看摇滚乐演出。”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但这个来自成都的游客还是认出了汪勇。 当然,这不是第一个认出汪勇的人。你也可能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丽江、拉萨、上海、深圳…… 汪勇在大理古城里可以见到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朋友,而且见到朋友的频率远远超出的他的预期。“他们感觉就是我了,但不是很肯定,就会过来和我搭讪,我一开口他们就会惊叫。” 只要在大理停下来,你总能遇见他,完全由不得你。“五十碗”酒吧的老刘给大理城评出了三大游神,汪勇是第一名。游荡,是他在大理的最基本状态。 夜晚刚刚到来,汪勇本能地走进“九月”酒吧,他和一群音乐人坐在距离舞台最近的桌子面前,话题很广泛。就在大家各抒己见的时候,汪勇悄无声息地溜到了舞台上,把话筒调整到自己觉得最舒服的位置,闭着眼、昂着头,旁若无人地开始朗诵自己的诗歌。 我的70年代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未来照耀着我们的笑脸 摸一摸鲜艳的红领巾 图画里的宇宙飞船 没有坐过的航天飞船 纸叠的烟盒 房产科大院里的柿子树 跳皮筋的小女孩 斗红了眼的蛐蛐 还有下午四点半小喇叭开始开播了的收音机 有关于理想的课堂作文 想象着二十年后的相聚 当遥远已过去 前面就是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 至今还是这样,汪勇依然会成为很多人眼中的神经病,但是他同时会成为很多人的朋友。“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在这里我总能找到爱我的人。”汪勇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流浪汉,他在很多人眼里是有思想的人。 2012年,汪勇成了大理屌丝们羡慕嫉妒恨的已婚男。 那是大理最轰动的婚礼。各种肤色的鬼佬,和长居大理的各路妖魔鬼怪,聚集在驼峰酒吧的婚礼派对,几百人,大醉,大笑,大哭—这年头,还真有爱情? 主婚人在婚礼上的一句主婚词,迅速成了当年大理的年度热词:“连汪勇都结婚了,你们还有希望!” “一个好姑娘,是可以让一个坏男人立地成佛的。” 汪勇这回遇见的,是个公认的好姑娘:来自台湾,毕业于戏剧学院,和同学来大理旅行时,在汪勇的地摊前相识,分离,相思,女孩同时打两份工作攒钱买台湾到大陆的机票,然后瞒着家人,私奔到大理,结婚。 汪勇在婚礼上,牵着他的小妻子,唱着那首《如果下辈子还能遇见你》,而那个小他十几岁的台湾女孩,一直安安静静地坐在身边,听着汪勇在唱——就像很多天以来,她安安静静地坐在汪勇的地摊前,她看书,他卖碟,或者,他守在地摊前,她在对面店铺里写剧本。 这个镜头,让无数人唏嘘不已,肃然起敬。 汪勇结婚后,大理的大龄剩男们,开始无比期待爱情——连汪勇都找到这么好的女人,我凭什么不可以?而大理的大龄剩女们,则因爱情而沮丧——连那么好的女人都嫁给汪勇了,我等下去还有啥指望? 】 (以上内容部分为摘录)  汪勇不玩电脑,没有微博,他也丝毫不在意在网络世界里,他多么的被广为流传。 他不是“成功人士”,但他一样有美妙的爱情,有生活的惊喜与沮丧,他说他看够了世间的繁华,他身上的争议很多,却也是,大理嬉皮时代的一个代表人物,那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色彩鲜明的时代… 关于汪勇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狗的故事,丽江的故事,人们给他的标签:「卖CD的诗人」。一个自由的灵魂。 检验一个人是否变得兼容而多元,就是看对待汪勇的态度。 如果你以为他是神经病,那么,有病的也许是你。如果你以为他是个有趣的人,那么,有趣的也有你。 这就是大理的自由和自在。这就是大理的兼容和多元。 人和人之间,没有好坏,只是不同,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