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保险经纪人,你不知道的11个误区(3)
「尹娜」总第265篇文章,2022年第12篇原创
这是一个系列,会梳理11个保险经纪人误区。今天是第3个。
还没正确目标,就瞎狂努力
2019年10月,我坐在李彦鹏总监对面,双眉紧锁,面色凝重。
“第一年达标COT,年收入100万,签下40个家庭客户?”李总在给我做入职第一年的目标规划。
可我现在连第1个客户在哪都不知道,要给自己这么大压力吗?
关键是,一个新人,一没销售经验,二没客户资源,可能吗?
转型做保险之前,我很清楚自己“基础弱、底子薄”,而且我知道如果持续努力,保险行业可以实现收入增长。
所以定的目标是第一年赚10万、第二年赚30万、第三年赚50万,第三年能追平原来在银行的收入就可以了,从第4年开始再实现收入增长。
可在李总看来,第一年就达标COT虽然不容易,但也是可以够一够的目标。
除了目标,他还帮我制定了具体执行方案,做什么事情、怎么做、做多少,都告诉我了。
可我还是很迷茫,做了这些事情真的就能有这样的结果吗?
不过我确实很信任李总,毕竟他在保险行业有十余年经验,还带出过那么多绩优,培养了明亚多个分公司的业绩冠军,他的认知水平肯定远高于我。
所以在我自己和他帮我定的目标之间,我相信他的肯定是更合理的。
他说我可以,我至少应该去试试。于是我去做了。
3个月之后,我达成了MDRT;一年之后,2020年10月,达成COT,提前实现目标。
要说一点都不“飘”,是不可能的。
2020年10月,意气风发,回顾过去1年,虽然确实很辛苦,但成果颇丰,签下了50多个家庭客户,提前3个月完成李总给规划的全年业绩目标。
而且在自媒体展业上顺利起步,刚入行时,根本不敢想象,一篇文章只要四五个小时就能写完,公众号里能有大几十篇文章。
而这时候李总又跟我聊四季度的目标规划。
那会儿我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提前完成全年目标,想趁着四季度好好休息一下。
而李总说:为什么不尝试冲刺TOT呢?TOT相当于两倍COT,也就是说我要用四季度一个季度的时间,做2020年前三季度全部的业绩量。
很多人入职好几年也做不到COT,而我要用一个季度做出来?
那是傍晚五点多,我助理还没下班,听到这么宏伟的目标,助理吓得赶紧下班溜了。
第二天她跟我说:“吓死我了,怎么可能一个季度做出前三个季度所有的业绩呢?我都上不来气儿了。”
我也觉得这个目标很难,但李总的分析又让我觉得有点希望,应该为之努力一把。
第二天,在李总指导下,我把目标转换为四季度要做的事情,联络老客户、自媒体输出、朋友圈输出等等。
虽然在努力,但毕竟是那么短的时间、那么高的业绩,又不敢奢望真的能实现目标。
2020年最后一天,忙到晚上11:30,我才最终完成了这个目标,真的是在最后一刻完成的。
为什么一定要设置目标呢?因为没有目标就不知道往何处去。
想想田径比赛,如果没有终点引导运动员,那大家各奔东西,跑的再快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你连目标在哪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把最大潜力发挥出来?
我入职3个月达成MDRT,第2年、第3年连续达成TOT,都是提前设定好目标的结果。
如果没有目标,可能连一半的成绩都做不到。
目标是一根线,它牵引着我们持续往前走,虽然最终是否能达到终点取决于很多因素,我刚入职时可能是比较幸运的,顺利达到了终点。
但也不是每次都能顺利到达终点,比如2020年直到最后半小时才完成目标,但凡哪个客户的投保有点问题,就完不成了。
2021年我的目标是远高于TOT的,最终只做到了TOT,完成率只有50%多一点。
但目标依然非常重要,这根线的作用是让我们对自己有更高要求,而不是顺其自然。
举个例子:
如果考试时目标是及格,那就没必要研究难题了,把基础知识学好就行。 而如果目标是90分或更高,就必须研究所有题型,学会所有知识点。
在职业发展中也是一样的,定一个90分目标,会让我们专注去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因为有90分的目标,就不会在60分沾沾自喜、停下脚步。
那什么样的算是90分目标呢?首先是以完成难度来区分的。
如果对你来说轻而易举,那就是60分目标,如果需要你全力以赴,那就是90分目标。
不要定60分目标,它会大幅降低你的成长速度;也不要定120分目标,它会让你望而生畏不敢行动。
其次还要结合个人情况,同一个目标,对我而言是90分,对某些更厉害的人而言可能只是60分,因为人家过往的积累可能比我好很多,也可能人家的学习能力、输出能力比我强很多。
依我的经验,定完目标之后会有个消化、接受的过程,不是说今天定了目标,明天就能像机器人一样坚定不移的去执行的。
定目标和执行目标的时候,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角色。
定目标的时候,我是老板; 执行目标的时候,我是员工。
老板总是想让员工全力以赴、调动各种资源实现更好结果,所以定目标时是积极乐观的;而员工想的总是“钱多事儿少离家近”,所以看待老板定的目标总会觉得太高了,容易悲观。
定完目标后开始执行,你的角色就要从老板转换成员工,就要站在员工视角,去接受目标、从心底里把它当成“必须”调动全部潜力去完成的事儿,一边努力,一边建立起对完成目标的信心。
根据我的经验,这段认可目标、建立信心的过程差不多需要一两个月。
如果你定了一个90分的目标,最后却没有实现,那大概率也会是七八十分,而不会是60分,这样明年就有了更好的基础。
我们靠什么完成目标?靠行动。
想要实现90分的目标,必须付出120分的努力,而且即便付出120分的努力,也不一定能真的完成,但如果是这样的失败,它是有意义的失败。
第一,虽然没实现90分目标,但拿到了80分,比去年的自己进步了; 第二,通过付出120分的努力,你提升了客户沟通能力、提高了文章写作水平、形成了更高效的工作节奏,总之是长本事了,还积累了更多的客户资源; 第三,如果明年目标不变,你距离目标的距离只剩下10分,难度降低了。
怎么做算是120分努力?根据90分目标算出来要做的事情后,尽量多做20%。
比如你应该拜访100个客户,那你多拜访20个;你应该写100篇文章,那你多写20篇。
2021年四季度,我再次冲刺TOT,制定的工作计划还没全做完,就提前达成了,这是运气,也是过往工作的积累。
如果像我一样,只努力到80分就达成目标,这自然是好的。
而如果努力到了100分还没达成目标,不要急,再多做20分,才是认输的时候。
- The End -
尹娜
中国人民大学本硕
金融从业13年
MDRT、TOT 顶尖保险顾问
出版著作「保险应该这样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