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周新书精选|《巴黎评论》常规数字编号系列最新一辑,带你重返文学杰作的诞生现场
No.1
《巴黎评论》常规数字编号系列最新一辑,收录16位作家的长篇访谈。
小兔雷特:翻阅完了,略过一些,反复欣赏一些,像读小说一样想象人物相遇的年纪和时节。最无“教益”的克洛德·西蒙访谈我看了好几遍,话少,对自己和作品都狠,受访时已经77岁了,还在前进。愿意硬着头皮再读他的《草》,看看他并无深意的景物描写。
No.2
洛夫克拉夫特和他笔下的恐怖故事一样,是个奇怪的家伙。这本书与其说是传记,倒不如说是一份反抗世界,反抗人生的战斗宣言。
苏野:对洛夫克拉夫特几乎是毫无保留的简洁赞美:神奇力量的创世者,神话奠基者,一座野蛮、邪恶、精确,将受虐、残忍、感官真实、想象力、情感美学发挥到极致、“地狱般雄伟”、极具破坏力的恐怖的文本建筑的创造者,迷恋和书写恐惧的造梦机器,“对抗所有形式的现实主义”的至高无上的解药;隐士,清教徒,保有上流社会的精致、“保守主义的优雅”和失败的天赋,提携后进的通信狂人,虚无主义、唯物主义、种族主义、无神论的信徒,蔑视整个人类、仇恨整个世界、反抗流俗和理性的不合时宜的贵族,“在现实的中流砥柱上打洞”,不向生活、幽灵或“背后世界”妥协。按照维勒贝克的说法,洛夫克拉夫特“成功地将对生活的厌恶转变成为积极的敌意”,为世界重建出一种“理智上漠然,美学上敌意”、完整而自洽的形象,反射出丑陋生活背后“恶魔般真相的光辉”。
No.3
本书通过《诗经》歌谣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爱情与节日的画面,其间不仅涌动着一种集体的情感,也暗藏着一种井然的社会生活。
No.4
美国著名女诗人简·肯庸毕生诗作首次完整译介。她的诗朴素、自然,来自日常生活,穿过日常生活,并保留了诗人自己的独特经验。
胡桑:简·肯庸的诗,保持着与个人生活之间的亲密性,将自传经验转化成了无数抒情或叙事的时刻。叙事和抒情在她的诗里有着良好的平衡,得以让她能够自由出入(乡村、家庭)生活的细节、微小的事物和隐秘的情感。总体上,她的诗宁静、澄澈、精确、深情,实现了唐纳德·霍尔所谓的“一种通过发光的细节具体表现强烈情感的艺术”。
No.5
刘宇昆科幻小说精选集,十五个故事编织出十五场如烟的科幻大梦,追溯古今传奇,游走于东西方幻想疆域之间。
诃巍:这本小说集里面,刘宇昆把更多的东方特质的东西发挥到小说创作之中,对东方的传奇故事,鬼怪志异做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改编。书中集结了刘宇昆新近创作的篇目,也能看出在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刘宇昆在不断尝试创作上的突破,并和时代的焦点形成共振,沿袭他深厚人文色彩关怀的同时,也创作出许多异彩纷呈的篇目,《偶像》和《思念与祈祷》是我认为最可窥其深度并代表他近年创作的佳作。我一直认为刘宇昆的作品是极温柔极悲情的,从我读到他的第一篇作品开始就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至今未变,抛开所有他的外在光环和成就不谈,他的故事是从最深处打动我的,希望能和大家分享这样的故事。
No.6
1502年,萨拉曼卡大学,在西班牙最古老学府的开学典礼上,如山似海的人群中,出现了一个女人的身影,全场男士无不哗然……
这是一本动人心扉的书,在中世纪忽明忽暗的光影中,路易莎——欧洲大学史上第一位女教授缓缓走来。在她的人生路上,文艺复兴的暖风徐徐吹拂,哥白尼“日心说”的光芒照亮天穹,她乘着时代的人文主义大潮,独行于生命的唯一。她以无比坚定的步履,冲出贵族女子生活的藩篱,登上大学教席,打开了女性生存的新空间。这本书掀开了五百年前西班牙光辉的一页,这一页写满了路易莎的传奇。何为伟大的现代女性?细读这本小说,我们蓦然看到历史深处的精神来源。——梁永安,复旦大学教授
No.7
路易心肠冷酷,是个守财奴,渴望报复家人,更是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无人可以靠近的“蛇窟”。直到死亡来临时路易才觉悟到一生的错误……
#暗蓝#:爱与爱,恨与恨,本身可以千差万别,但因一念而起又不断自我巩固的爱与恨,却面容相似,也最为常见。所谓“蛇结”便是此种爱恨的交错,人需要斩断蛇结,方能见识更纯粹的爱恨,然而蛇结的蠕动与心脏的搏动又太过相似,时常让人误以为那便是生命本身,回过头来已是一生蹉跎……莫里亚克笔下的荒凉人心,对于今天读者可能不够“新鲜”,但人与蛇同在的故事,大概还可以讲很久。
No.8
我没有抑郁的理由,但我知道,生活在分崩离析……这是一部关于个人对抗抑郁,个人对抗社会瓦解的故事,以悲伤对抗悲伤,以堕落讥笑堕落。
闻雪僧:读下来的感受竟类似于《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一般,就像经历了查理的低智商-高智商-低智商短暂的人生一样,在《血清素》里也经历了男主的精神状态的波动,经历了短暂的一年。但是绝望可以拉长时间的战线,不同的是,男主始终处在绝望中,他好像也没有反抗过绝望,而是在被绝望推动着反抗着,但是最后在绝望的质疑中 。二十一世纪对于世界来说是美好的,对于人类来说是进步的。但是精神逐步被困在天花乱坠的虚构之中。到处是各种人造的假象,将来自于原始洪荒的爱欲磨灭掉,就连爱也是伪造的,努力找寻一种能够提供真实幸福的爱,原始大爱,自由迸发的爱。被抑郁环袭的世界,爱不再成为一种本能,再也触碰不到爱的本质,生存是苦痛的劫难,爱被追逐着利益的世纪所驱逐。
No.9
俄罗斯当代剧作家普图什金娜五部代表剧作。以喜剧和闹剧的形式演绎情感故事,塑造多种女性形象,探讨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抉择与困境。
No.10
本雅明和阿多诺之间的友谊一直被学界津津乐道。本书收录了两人留存至今的全部121封信件,并附有详细注释。
从本雅明自己对书信的态度出发,他与阿多诺的通信不能被单纯理解为其主要著作的“副文本”。这些通信更是二人思想结晶和碰撞的中心,是他们反思与对话的首要场所。——刘楠楠,本书译者
“豆瓣一周新书精选”基于前一周豆瓣用户对近期新出版图书条目的标记行为(想读、读过、评分等),每周发布一次,为你呈现一周内的精选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