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撰稿人随记|在虚实交织的循环里压实那平淡
对写作信念感并不深,总是在快要溺毙时,才想起有这样的称手工具。
写商稿很用心,像是构建一座宫殿,常常写到语句倾塌。
把写作肖想成庞大体系的结果是,被若有其事感所压制,没法融入自己的神采。
写自己的稿子只求神到意到,有时候写完就发掉,像是有倾倒癖。那些字不是自己的孩子,是郁郁寡欢了十几年的病人咳出来的顽疾,而写的过程像是宝剑入鞘一般,整个人于虚空的旷野中收梢。

这几个月因为生活变动太大,都没怎么老实写作,动起笔来完全找不到感觉。
也因此写字不能灵感有了就写,没有就不写。
一懒惰,灵魂便跟着臃肿,语感也聒噪。
在周而复始的平淡中,要抛弃“能写和不能写”的拉扯感,风、天气、食物......周遭一切是巨大写作素材库,把自己本身活成一种语感。
以及,不要停止对自己的省视以及自爱,这有助于作者在落笔时能保持爽利的风度。
前面讲到自己讲求意在笔先,而后不管不顾。而这种狂放最伤害人,它使人处于一种断断续续的心境中,无法形成回甘。
谁都会给思想泄闸(表达欲和自我意识过剩),理应是,在欲望丰盛时落笔,在它退潮过后再去审视,而职业素养在一次次审视中慢慢形成。

至于风格,新媒体文很难造就风格,对能量不够稳定的人,这种速食风气是一种碾压。
最好是内里肌理细腻骨肉匀称,投射自我意识,表层紧跟现实脉络,精密输出。要强悍到无法被外界阉割。
也因此,写作应该先把自己开刃,真实、敏感而勇敢。写的过程就是一场持久的精神外显,凡落笔皆有痕迹,有伤痕,有反复腾挪的狼狈,外显的过程总会引来一些别的什么,这个时候能做的就是坚定,坚定,让身体里的那辆火车跑起来。

最好是每次都触达到真正的同类。为此要尽早丢开矫饰,自保和沉默的心思。
而知识体系需要长期养成,把心定住,铆准一个适合自己的叙事框架就不要左顾右盼。平日往框架里慢慢填充养分。
而语言要肥瘦相间,行文不能过,过火,过硬,根骨过轻。就算心里情欲滚滚,下笔也不能酥烂到一点就破。而克制太过,难以让自我饱满。
即便心思激越,也要在虚实交织的循环里,先压实那平淡,再去编织自己的感受,渐渐形成自己的宇宙。
总归这其实是一件很隐秘的事,哪怕被很多人看到,也只是它之外的一个独立环节罢了。
在那之前,无论是瓢泼大雨,还是晴日无风,失意还是得意,都要给这件事清空一个场地,写下去。
“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
澹青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11 13:37:57
-
开心一点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08 00:31:51
-
她先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04 23:13:54
-
Ecptoma Dust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3 23:00:57
-
意气风发的女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27 19: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