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翻)《俊与瞬》——万城目学(二)
声明:原文刊载于《時の罠》,版权归作者及出版方所有。本翻译仅供学习交流,禁止一切形式转载。
那是在冬天的某个黄昏。
男生背向鸟居,双手插在上衣口袋里,只是茫然仰视着头顶薄薄的云。
这位年轻人名叫俊,他一动不动站在鸟居前良久,只是偶尔才瞟一眼手表确认约定时间。他仰头向天,心里盘算着要怎么向女朋友开口,脸色不由得稍稍沉了下来。他久违地畅想起了二人的将来。
“要是就这么跟她结婚的话,那可就好笑了。”
我在乱想些什么啊!男生苦笑了一下。之所以会浮想联翩,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名字存在特殊的关联。
他的名字写作“俊”,读作“シュン”,女友的名字写作“瞬”,同样也读作“シュン”。两个人的称呼相同就太怪了,于是男生的名字自然就叫成了“トシ”。况且,万一二人将来结了婚,女方就要冠夫姓,那夫妻双方的名字就都变成了“齐藤シュン”,这实在有点羞耻*。
(日语汉字常常有多种读法,俊可以读作シュン/Shun,也可以读作トシ/Toshi)
不过就算他再怎么胡思乱想户籍问题,未来依旧很遥远。此刻的俊连自己的未来都描不出来。两个人的未来对他而言就更是重重迷雾了。
男生发自心底叹了一口气,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来,扭了扭已经被冻僵了的肩膀,然后再把双手贴在脸上,总算恢复了些气血。尽管迄今为止他有过多次经验,但这回尤其难熬。如果他通不过这次的挑战,当小说家的目标也就要随之作罢了。他坚持创作已有半年以上,投稿到小说新人赏的作品却无一例外全部落选了。每当在书店查看登载着评选结果的杂志,确认到自己名字没有出现的那一瞬间,男生的脑海里总会袭来一股坠入深渊的感觉。
俊勉力支撑着离开书店,双脚无力地朝神社走去。接下去要以何为生这个问题不断在他头脑中盘旋。然而不管他怎么思考都想不出任何答案。不对,事实上他什么都没有思考。如果,如果下一次他还是未能中选,那就只好辞掉便利店和其他打工,去认真就业了。可是,俊已经二十七岁了。
俊并不觉得自己和瞬结婚就意味着必须了断自己的小说家之路。他们俩根本没谈过结婚的话题,就连瞬是否有结婚的意愿也不得而知。即便如此,俊很清楚自己不能一直这么晃晃荡荡地追逐梦想。他早就把自身才能和人生时间放在天平上衡量过了,因此才给自己下了一个期限。然后现在这个残酷的期限终于要到了。
俊自认自己的决定没有错。可这依然是个令人遗憾的决定。明明不会再有下一次机会了,可俊在等待瞬的时候还是不由自主地开始考虑下一部作品要写什么,要从题材存量里选什么创意呢。人真是滑稽的生物。
“久等了。”
忽然身旁传来一个声音,俊有些惊讶地转头去看,发现瞬就站在那里。
“怎么了?”
俊摇摇头表示“没什么”。他的双颊肌肉依旧有些僵硬。瞬知道今天书店里有登载了评选结果的杂志。果然还是直截了当开口比较好。
“失败了。”
男生坦言。
“这样啊。”
瞬的手指摩挲着脖子上的围巾,扭了又扭,盘了又盘。
“太遗憾了。”
女生低语道。
“我要去就业。”
男生不敢与女生对视,声音嘶哑地说道。瞬仰视着俊,说:
“呐,要不要再试一次?”
瞬停下把弄围巾的手。男生不禁“诶”了一声,对女士投以疑惑的目光。
“我记得俊说过这是最后一次,但是,你真的不想再写了吗?”
那当然……俊正欲张口回答,转念一想赶紧把话又吞了回去,慌忙说:
“可我们已经说好要去就业了。”
“可以写噢,但是有一个条件。”
女生握住围巾垂下来的末端画了个圆。
“就是按照我说的来写。”
片刻间,二人无声注释彼此。
“你想要写什么?”
俊再次用沙哑的声音问道。
“那个嘛,就决定是这个了。”
哈?俊诧异地叫道。突然,在他身后鸟居柱子上不知为何发出“啪”的一声,原来是瞬拍了一掌。
“仔细想来,俊目前为止选择的题材会不会有点偏差呢?唔,与其说偏差,不如说是离自身太近了?所以在读的人眼里就会有所偏差。毕竟读者不是俊嘛。要是能多配合一下读的人,嗯,配合这个说法好像不太对。要怎么说呢,题材不要像以前那么窄,创作一下更加广阔的话题比较好。”
如果是往常的俊,绝对无法平静地接受他人从根源处对自己多年来的苦斗进行指摘。可是这个批评者实在太出乎他意料,这个时候的俊只有目瞪口呆的份,不知该作何答复。俊一直拜托瞬来试读他的作品。瞬平时并没有读书的习惯,就算是短篇都鲜少能读完,但她总会把俊的作品读完。
“虽然不是很懂,但你写得很有趣。”
瞬给出的评价往往也就是这种不知所以评价。
“回想一遍至今你所写的东西,每一篇不都很相像吗?对话风格也好,很多都很像。”
“同一个人写的,很难避免吧。”
“所以才总会选自己写起来最容易也最有兴趣的题材,不是吗?反过来说,尝试一下自己根本没兴趣的东西。这样一来,作品就不会离自身太近,从而离读者就近了。”
这意见令人意外地尖锐,俊双臂抱胸,“唔”了一声。
“可是这和这座鸟居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非要来这里?”
“明天的这个时候,你再来这里站一下。”
“所以说为什么啊?”
“你看,鸟居的影子不是会变长吗?影子前端的部分,那个,是叫做笠木吧?就以那个笠木影子碰到的东西为题材写小说吧。”
你在说什么啊?男生惊讶地问道。
“这不算勉强吧?你本来都决定放弃创作了。这最后一次就按照我说的来写吧。”
瞬继续转动着手中的围巾,说:
“这不是个好兆头吗?”
说着,女生把围巾甩向男生的脸。围巾末端擦到了他的鼻尖,俊把头向后一仰,但鼻尖还是感到了纤维柔软的触感。男生沐浴在黄昏阳光下,俯视着地上的鸟居影子。
“呐,我肚子饿了,去吃意大利面吧。”
瞬迈步朝前走,俊无奈地“噢”了一声也紧随其后离开鸟居。男生发觉自己的脸颊已经不再僵硬了。
第二天,男生再次在黄昏时分来到鸟居前。
我到底在干什么啊?俊心里觉得自己像个傻瓜。不过便利店的工作要到晚上才轮到他,反正闲着没事,他最终还是来了这里。
今天从下午开始就很好。阳光如一勺温水般倾泻在地,鸟居的影子在地上画出一条长长的斜线。那座鸟居顶点横木的影子碰到什么就写什么。女友是这么说的。话说回来,瞬居然知道那个横木的正确叫法是“笠木”。昨晚他特意去查了一下那个生词的意思,惊讶地发现女友竟然读对了。
他和昨天一样背靠鸟居的柱子,不露声色地注意四周动静。这个时间段,鸟居前几乎没什么行人,不知道影子要伸长到何处才会碰到东西。就算他现在想写也没有任何材料,总不能以“无”为题创作吧?俊又一次在心中暗道自己好蠢,仰头望天,忽然发掘有道黑影降临在眼前。
有团黑影就站在石板路上,俊挠着脑袋细细端详,原来是只乌鸦。乌鸦的尾巴冲着它,鸟喙叼着一只白色的塑料袋,一蹦一条地在石板路上前进。忽然,乌鸦猛然转头。
乌鸦那双小小的眼球闪耀着浑浊的光芒,显而易见,俊和乌鸦四目交汇了。“啪”,乌鸦嘴里的袋子掉落在地。然后乌鸦“咔”地一声,双足一蹬,振翅飞走了。乌鸦仿佛像是对俊说“这个给你”,但或许只是感觉到了人类的气息而逃走吧?
男生靠着鸟居。在他面前的——瞬所指定的地点——笠木影尖上躺着一只扎着口子的白色塑料袋。飞来一只乌鸦,跳到影子上放下袋子就飞走了,这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这是只很小的袋子,根据膨胀的形状难以判断其中装了什么东西。俊整整斟酌了三分钟,最后以反正扔在地上的东西就算是垃圾为理由,决定离开鸟居朝袋子走去。
他刚走了两、三步。
“真是的,到底是谁啊?”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操着沙哑的声音走进俊的视野。老人在白色袋子前停下脚步,用拐杖杵杵地面,说:
“是你吗?”
“不、不是,不是我。”
俊赶紧摇头否认。但不知老人是否没听清他的话,“哼”了一声,弯腰捡起袋子,气冲冲地穿过鸟居到神社里去了。
俊呆呆站在影子的正中央目送老人远去的背影。唉,我可不想在这里耗上一整天啊。俊下中叫苦,把手缩进上衣口袋走出鸟居前小路。他想乘便利店打工开始的空隙去车站前吃点东西,就在此时,瞬打来了电话。
“怎么样?”
她的语气里透着欣喜。
“不怎么样。”
俊把乌鸦叼来袋子、老人捡走袋子的事情一五一十说给瞬听。
“这一切都是在我说的那个影子上发生的吗?”
“是的。”
“那你就写关于乌鸦、塑料袋、老爷爷的事好了嘛。”
听到这句呆头呆脑的话,俊的语气不禁有些冲:
“写东西哪有这么简单。再说我压根不知道那袋子里装了什么。”
“那写成推理小说如何?就写一个关于袋子里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故事嘛。”
女友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等你回来再讨论细节。”
说完,她就挂断了电话。
俊独自吃完牛丼后就准备去便利店打工。收银的时候、把饭团摆上货架的时候、整理旧杂志的时候、往速食柜里塞肉包的时候……整个打工全程,俊都在思考要如何将“乌鸦”“白色塑料袋”“拄着拐杖的老人”组合起来。 迄今为止,在他所写的小说里总会有位与他年纪相仿的男性。非要比较的话,俊认为自己更擅长写“不变应万变”的故事,并且他也以此为豪。以白色便利店袋子里的内容作为谜题,他的故事里从不会出现类似“谜题”的东西,因为这距离他真实的自己过于遥远了,可以说是无缘,况且俊也不擅长这种事。
但这是最后一次了。事到如今,擅长不擅长什么的已经无关紧要。俊一边下定主意,一边把墨鱼包放进最下面一层后关上柜门。就在这个时候,宛如一发炮弹在耳畔爆炸般,一根小说的幼苗在俊的头脑中发芽了。那是能够将“乌鸦”“白色塑料袋”“拄着拐杖的老人”串联起来的一篇小说。
两个月后,俊完成了这篇小说。
刑警在追捕一个叫做乌鸦的连续杀人犯。案发现场总会留下一只谜一般的白色塑料袋。
总会在案发现场附近被目击的拄杖老人。谜团一个接着一个。最后故事揭晓犯人是利用乌鸦习性进行犯罪。老人其实只是个爱好喂乌鸦的单身男性,犯人利用了这名老人所到之处会有乌鸦聚集这一点。每当乌鸦聚集,被害者就会被聚集的乌鸦给挡住去路。犯人在白色塑料袋里放入在一定温度下就会挥发的费洛蒙……
这是俊出生头一次创作推理小说。这个创意到底算不算优秀,他无从判断。然而,老人的孤独、刑警不被家人理解等等。俊没有忘记花费笔墨在与案件相关的日常上。他十分用心地撰写着被人孤立的日常情节。
将这篇小说投递之后又过了两个月。俊正准备离家去便利店打工,忽然打来一个陌生的号码。是谁呢?俊心怀疑惑地接起电话,耳边响起了个男性的声音。男人自称是出版社的编辑,说俊投选的《乌鸦、死亡、乌鸦》很棒,获得了小说新人赏的大赏。
终于等到了出道作入厂印刷的那一天。半年前打来电话通知获奖的那名叫芥川的编辑说:
“现在可以放心说了,齐藤先生,您这次得奖堪称奇迹。真的是悬得不得了。最后留在名单里的作品中,您的作品是评价最低的。但不管选其他任何一本书都会碰上坚决不同意的评委,结果就把齐藤先生剩下了。我也认为您这篇作品绝对称不上高水准。创意很粗糙,推理也很幼稚。但是作品中的人性和文笔还是不错的。题材尽管有些偏,核心内容是满的。所以请您继续多多创作,只要再磨练一下打造题材,您就会更上一层楼。”
编辑用一席严厉的话语将俊送出了大门。
俊立刻开始着手创作下一部作品。
必须创作出比出道作更优秀的作品。这份压力逼得俊快要喘不过气,然而这是第一次有人拜托他写书,因此他的斗志颇为昂扬。
男生再次体会到了出道作之前自己那些作品的视野是多么狭窄这句话。瞬批评得一点都没错,自己总是选取自己最擅长的题材。其原因并非是为了创作出更深刻的内容,实际上只是在放纵自己。在女友的提示下,他选择了一串莫名其妙的内容为题材。俊这才领略到了创作小说的自由。
在出道作得到出版决定后,俊用全天下最感激的词汇向女友表达了感谢。可是瞬却说:
“我不记得自己有拜托你啊。”
瞬坚持装傻说自己根本不知道鸟居的事情。算了,既然瞬坚持否认,那自己以后再也不提这件事也就罢了。俊心想:想必瞬是不愿被牵扯进小说这个过于自由的世界吧。
话说回来,出道作的销量极其惨淡。
俊依旧在便利店打工,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不过他还在坚持创作第二部作品。芥川建议说:
“好好考虑选择题材的理由。”
他催促俊要反复推敲写出来的东西。历经千辛万苦,最终俊写出了第二作,但也仅是稍稍比出道作多卖了一点点。俊仍然不能辞去便利店打工,一边打工一边写书。等到第三作摆上书店货架时,俊已经三十岁了。
虽说没掀起大风浪,第三作的的确确小火了一把。他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自己作品的书评。紧接着他就接到了连载的委托。
开始动笔连载之前,俊终于辞去了便利店的打工。他下定决心要把人生堵在这本书上。
之后俊全身心投入在创作之中,自出道作以来十二载笔耕不辍,一共写了十本小说。日后他荣获了无人不知的大文学赏。在受赏见面会上,面对各个电视台的记者,俊开口第一句话就是:
“我曾一度想要放弃。简直跟做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