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网公敌》的一点感慨
初上手时很有意思,通过社交媒体暴露追踪关键人行踪、破解密码以至于解开一道道谜题……但全部游玩结束以后比起触动或感慨,留在印象里的更多是“不满”。最大的不满在于解谜的设置和运作方式。我在和一个不玩游戏的朋友聊天时说到,我在游戏的时候也是在学习一套运作规则,她说这是一套设计者制定的“规则”。也许,我对这个游戏最大的不满之一就是设计者的“规则”对于玩家而言不合理之处很多。有些解谜之处不止一套逻辑可以行得通,但设计者只允许我们遵照其逻辑进行;有些解谜就有些突兀,比如最后Van给出的字谜。对怎样是一个好的解谜游戏的评价标准可能有很多种,但我认为一定不能把解谜设置为“你只有熟悉这类型游戏才会接触到”的方式,换言之,在游戏中需要有一个逐步前进的道路让玩家了解到设计者制定的,合理的规则。其次不满的地方便是推理系统。实际上游玩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发现,我并不需要收集达到100%的线索才能进行推理,有时在80%时已经收集到了足够的核心线索,但就会卡在漏掉的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信息上,而游戏本身设置了推理是作为“节点”,展开新的线索;但我很疑惑这样是否有必要,节点的设置似乎将游戏铺展更线性化了。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联想到了《Do not feed the monkeys》这款游戏,甚至重温了一下。这两款游戏有相似之处,尽管可能并不能归为一类游戏。在思考了一会为什么我更喜欢《Do not feed the monkeys》之后,我的结论是:我喜欢那款游戏中的荒诞感、非线性叙事、做出有影响的选择权,更重要的是,游戏的内容和这些元素的契合。的确,《全网公敌》的故事性更强,但其游戏形式或者核心解谜玩法也的确更契合非线性叙事,遑论我们在每一章中遇到的人物都有藕断丝连的联系,如何到了下一章中便仿佛形同路人了?正因剧情独立而又互相牵扯,我会有些期待其形与质有更好地整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