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不露锋芒,但自带光芒
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为什么大家对袁泉独有好感?
因为每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她都很安静。她从不努力扮演角色,而是会将自己沉浸在角色之中,合二为一。
所以,看袁泉的戏,最大的感觉就是真实。
一个真实的演员,即使柔弱而孤独,也会比别人强大。
[1]

袁泉从小就是个意志坚定的小大人。
11岁那年,她一个人坐着绿皮火车去北京,成为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一名学生。
和其他天生适合唱戏的孩子相比,袁泉的条件不是最好的。但再大的差距,也拼不过“努力”二字。
在七年的学习生活中,袁泉永远是班级里学习最刻苦的那个孩子。
虽然她经常流着眼泪给父母写信,讲述自己的学习生活,但是却从未提及“放弃”二字。因为,这是她自己的决定。
上大学之后,袁泉依然是所有人眼中的一股清流。
在别人都忙着逃课拍广告的时候,袁泉总是第一个出晨功,一个人在安静的校园角落里,练习音调、吐字力度和气息状态。
大学四年,袁泉是同学们眼中的标准。大家都在说,只要和袁泉搭戏没有问题,汇报演出肯定也没问题。
这些日积月累的努力,成就了袁泉日后的云淡风轻。
[2]

很多演员熬了若干年,仍是演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但袁泉不同,底蕴十足的她,出道即是巅峰。
22岁那年,袁泉凭借电影《春天的狂想》中唱着京韵大鼓的周小枚,一举摘下了金鸡奖女配角奖。
如此高的荣誉,让袁泉在娱乐圈一出场,便光彩四射。
在很多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面前,袁泉没有接受任何邀约,反而加入了国家话剧院,成为了一名名气和收入都无法与当红明星相比的话剧演员。
有人说她傻,但袁泉却一笑而过不置可否。只有她知道,这是自己最初的梦。
在话剧院的那些日子里,袁泉两点一线地安静生活着。
话剧舞台是她的毕生所爱。 如果有可能,她想24小时住在那里。
[3]

有人说,在美女如林的娱乐圈,袁泉不是最美的。但是,她一出场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那是气质的力量。
在她出演的几部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每一个角色,都能看见袁泉的力量。
《中国机长》中,她那蓬乱的头发、坚毅的眼神和颤抖的手指,把一个临危不乱的乘务员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中国医生》中,她那满是勒痕的面孔,虽然憔悴不堪,但眼睛里却放射着光芒。
《大上海》中,她那深邃的眼窝中噙着泪水,回眸凝视,让老戏骨周润发都有些招架不住。
这一个个瞬间,成就了袁泉的经典。
暗潮流动的娱乐圈,女演员的生命力并不旺盛。
在很多人呼喊着“给中年女演员多一些机会”的时候,袁泉并不焦虑。
虽然脸上少了些胶原蛋白,但举手投足之间,却增添了很多少女所没有的阅历。
如今的袁泉,无需取悦别人,大胆勇敢向前。
这个从不畏惧皱纹的女人,活出了自己最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