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生活
最近一段日子傍晚的云都很好看,没有下雨的时候云无牵无挂的在天上摆着各种造型,最后一概以大红的底色收尾,非常符合主旋律的要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天太热了。连着三天突破了40度的高温,晚上最低温度也有30度。这样的日子没有空调简直熬不过去。
今天早上还是可以正常出小区。小区已经先后有三个单元2+5,同事同学的小区也都有封控的单元。 每天新增还是50+, 不上不下的让人心慌。 这两天陆陆续续又储备了些食物,四块牛腱肉(1.2斤),一半卤好冷藏,一半冻起来。两盒五花肉,一盒肉糜,30个鸡蛋,两盒鲜牛奶,放得住的蔬菜(西红柿,洋葱,西芹,土豆,白菜),Costco采购了三大瓶意面酱,两斤的冻鳕鱼,补充了洗发水,沐浴露和卷筒纸。万事俱备,只待来封。
前天买了一台风冷扇,准备放阳台给道道和娜娜晚上降温,试了一个小时阳台温度没降几度湿度倒是升到了90以上,谁家里有一个热带雨林植物玻璃房倒是适合这台机器。昨天晚上实在不忍心放他们两个呆在阳台,到了半夜两点两个人兴奋地在客厅和卧室之间冲刺跑,只好把他们又送了出去,早上六点多一点再放进来。娜娜早上刚进来有点蔫,还小呕了一下。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恢复了。今天网上买的吸铁石就要到了,准备用吸铁石把阳台门隔一条缝,冷气可以出去,两只猫又进不来。
新闻报道74.3%的菜场恢复营业了,很不幸我们属于25.7%,买菜还是要去盒马或者城市超市,盒马在一点五公里外,在火热的日子里拎着一兜子菜走回来有点吃不消,网上下单经常要等2-3个小时,城市超市(两个月封控多亏了有它)的菜肉是菜场价格的两三倍,不能天天买。再加上天热不愿意天天做饭,最近外卖就叫的比较多。快递小哥还是只能把东西放在小区门口。小区门口的货架上一到下午六点就开始堆满了外卖的食物,平日里每家吃饭的秘密一下了曝光在大庭广众之下,五花八门的纸袋和塑料袋立刻把外卖食物的档次区分出来。从一堆花花绿绿笔挺笔挺的纸袋堆里拎出一个透明塑袋裹着的透明塑盒的快餐,立刻觉得人矮了一截食欲也没了。点外卖开始不得不删掉那些味道不错但是包装不良的店家。消费升级原来是可以这么实现的。
这几天每晚看一集《我在人艺学表演》,看到第六集看不下去了,那些好为人师的演员们要学员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要按照常理和逻辑表演,几乎没有让他们自己阐释的机会。想到看了三场《天下第一楼》,第一场是80年代末,主演是谭宗尧,林连昆和吕中,韩善续,张瞳 ,个个出彩。演出结束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第二场是2002年人艺来上海,杨立新担纲,戏还是不错,但是缺了点儿烟火气。第三场是2016,17年冬天在北京,看了半场竟有点犯困了。希望人艺的戏比天大不要变成一块沉重的枷锁。
就在写下上面文字的几个小时后,我们在晚饭的时候看了濮存昕辅导学员们排雷雨的一集,他的排练让每个人打开自己的呼吸和肢体,最重要的是打开想象的空间,去塑造一个不一样的雷雨。而学员们竟然做到了。排练过程中每个人像连锁化学反应一样的变化让人对戏剧的魅力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崇拜。非常期待濮存昕可以导一部大戏。人艺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