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络与敲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声明:以下关于“年氏抬旗”情节的讨论均基于二月河先生“落霞三部曲”中的《雍正王朝》,未曾考证过正史,如有出入,待我读过正史之后再做更正(如果我还记得的话)。
一、三个背景
(一)邬思道业务能力突出
康熙率诸皇子(孙)到热河狩猎,雍正之子弘历的教书先生邬思道押中了康熙出的考题,弘历的表现让康熙十分满意,将狩猎前没收的蒙古王公进献给太子胤礽的金如意奖励给了弘历(草灰蛇线)。
(二)雍正“不争是争”的策略
1.邬先生说雍正
“老爷子老了,这么大的一个家当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啊,可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群,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只有一个儿子他很精明啊,从不去争这把钥匙,只是默默地帮着老爷子,有一天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
“把这把钥匙交给了不争的儿子。”
“所谓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也。”
2. 康熙说雍正
“ 朕想叫你做一个真正的孤臣!”
(三)年羹尧办事能力强,但雍正不能完全拿住他
1. 年羹尧办事太绝,在没上报雍正的情况下🩸洗江夏镇(私以为是雍正暗中推动的,后文再议,同样在这里埋下草灰蛇线)。
2. 雍正大打感情牌使得胤禵推荐年羹尧升任四川提督,年羹尧未报告雍正私自进京,主动跑到老八胤禩府上去谢恩并结交大臣,想搭上八爷这层关系,在夺嫡之争中多一个选择。
二、事情发展
弘历受赏,雍正借赏赐年秋月嘉奖邬先生,年氏从下五旗的镶白旗进入上三旗的镶黄旗,从此以后不再是四爷府的包衣奴才。
三、“抬旗”中对邬先生的考量
(一)保密--不能给邬先生封官加爵
1.何以看出“保密”?
(1)雍正安排年羹尧迎请邬思道的过程保密,借口更好照顾邬思道对其真实身份进行保密。
(2)邬思道被秘密接进京,对外只称是弘历弘时的教书先生。高调的拜师礼是明目张胆的掩盖。
(3)雍正与邬思道的大部分谈话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秘密进行的。老十三胤祥偶有参与,但商议的内容也仅停留在事态表面,邬先生建议雍正推掉查吏部的任务时老十三却以为是雍正因病缺勤,而年羹尧、李卫等人从未参与到密谋中。
2.保密的原因
(1)保密邬思道
①邬先生因暗箱操作而名落孙山,于是写了一篇“檄文”大骂考官渎职,并且领着考生大闹学政衙门,结果被捕入狱。邬思道是先帝时的罪犯,雍正不能在官爵上封赏他,否则违背先帝,背负不孝的骂名。
②邬思道在狱中落下了腿的残疾,残疾之人居于庙堂之上,有辱朝廷形象。
③邬思道是潜邸谋士,大部分手段见不得光。
(2)保密邬思道的能力与幕僚身份
在追缴户部欠款、拒绝查刑部冤案、给弘历押题、举荐新太子、设计年羹尧🩸洗江夏镇、设计获取《百官行术》、设计让李卫监视年羹尧、分析“si鹰”事件中,邬思道博闻强识、洞察力强、能精准揣摩圣意,雍正将其藏起来,避免参与夺嫡的皇子们注意到邬先生(埋一条草灰蛇线,康熙是完全知晓的,但是他未曾施加干扰)。
另一方面,也符合雍正“不争是争”的策略。
(二)不能给邬先生钱财,万一邬先生带钱跑路了怎么办?
(三)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礼节上厚待,秋月作为照顾邬先生的人,嘉奖秋月就是嘉奖邬先生
(四)雍正早期对邬先生并不是言听计从,借此抚慰邬先生,表明对邬先生的重视
(五)邬先生与秋月渐生情愫,雍正借此敲打邬先生
(六)雍正对于邬先生还保有谨慎与怀疑态度,借此加强对邬先生的控制
“你干得好,我连秋月也一同封赏,你要是不好好干,那么秋月我也能一起罚”
四、对年氏一族的考量
(一)年羹尧
雍正正奉行“不争是争”的策略,避免明目张胆添置人手壮大其势力,此时年羹尧就成为了雍正麾下唯一掌握有实权且还算拿得出手的外部支持力量。
1. 此番抬旗更是为年羹尧在官场上的升迁做了铺垫,壮大年羹尧即雍正派系的力量。
2. 拉拢和安抚年羹尧,以便更好为雍正效力
3. 试探与控制
(1)试探
年羹尧早期守拙,“奴才”身份之下对雍正十分恭敬,雍正还没完全摸清他的底。
雍正为他脱了贱籍,想测试一下年羹尧的反应,要是年因此狂躁,尚且在可控范围内。
(2)控制
①升迁蓝图诱惑
年羹尧手段狠毒,功利心重,在四爷和八爷之间徘徊,这对雍正而言是管理上的隐患,羽翼渐丰的年羹尧会变得愈发难以管控。
通过抬旗,雍正将年羹尧的忠诚与雍正主导的利益分配深度绑定,使得年羹尧放弃其他的非分之想--八爷。
②外部力量--年羹尧的胞妹年秋月
(二)年秋月--棋子
1. 敲打邬、年秋月两人
清朝规定汉、旗不能通婚。邬思道是汉人,年羹尧、年秋月虽为汉人,但是他们有旗籍的,且归雍正统领,是雍正的“藩邸故人”,按礼法和制度,本就不具备通婚的资格。
如今两人身份更是天壤之别,也就再无在一起可能,一个是谋士,一个是大将胞妹,要是这两人结合,雍正怎么能稳坐江山?
2.抬高年秋月身份,为之后雍正迎娶年秋月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