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95后对养老院下手了,免费还带电竞房,200万网友围观,年轻人看了都想住!
养老院还能有什么新花样?
可以免费入住,带电竞房,还拥有年轻的95后院长陪玩,算不算潮到顶流?
97年出生的樊金林,开了4家养老院,每天带老人们拍短视频,吸引了超过两百万粉丝,是目前国内粉丝最多的养老院院长。
现在,他计划投资120万,准备筹备第5家免费养老院,并且他还特意准备了一间电竞房,让老年人更了解年轻人。

这事一出,得到了不少网友的关注,有人说:“这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创业样子”;
也有人自己看得心动了,说:“想去预留一间”;
在这样一个养老院里,不再是暮气沉沉的老印象,不过才25岁的樊金林又是怎么走上这一行的呢,而且免费如何还能赚到钱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传奇。
01
其实一开始谁也没想到,大学里学传媒的樊金林,突然转行开了养老院。
除了受到从事养老行业的父亲影响,和对养老事业的看好,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的奶奶安凤英。
在外地上大学时,父母忙于生意,独居的奶奶不小心摔伤了,樊金林在照顾她的过程中想到:如果有一个自己的养老院,不是可以边照顾奶奶边工作了吗,那样奶奶就再也不会孤独了。

于是实习期,他便选择了与全班同学完全不同的就业方向——去了养老行业。
他觉得,只有深入老年人的生活里,才能真正了解老人们的实际需求,所以樊金林从实习开始,就在养老院从基础工作开始做起;

学习如何照顾老人,学习如何经营管理,接着又考取了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养老护理员等7个养老行业相关证书。
毕业后,在父亲给予资金和商业资源的帮助下,樊金林开了第一家养老院;
学习、经营、装修,樊金林一个也没有落下,全都亲手包办,最后赢得了不少口碑;
随后的两三年里,他又开了三家养老院。
至于现在说要开第五家,还免费的养老院,是因为樊金林被一位想要长期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请求打动了:“能不能便宜点,或者让我为你做点啥也行”。
听起来很是心酸,但这样的老人也很多啊。
正是如此,他才想到让老人配合拍视频换取免费入住的模式。
他的奶奶安凤英就是养老院的第一位客人,不过奶奶最早并不愿意住进来,和很多老人认为的一样:孩子不孝顺,才让老人去养老院,这是件丢脸的事;

可樊金林心疼奶奶,与其在家孤独,不如来养老院感受快乐,便多次连哄带劝的,终于是让奶奶来住下了。
没想到这一住,樊金林的奶奶便住成了网红。
02
樊金林在抖音上的一个账号“林烧”,运营了两年时间,现在已经有217W粉丝,获得了4820W点赞。

这个号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分系列内容记录着老人们的日常,打打麻将,下下棋,还做做数学题......只不过添加了一些年轻人才懂的段子进去,让视频变得更有看点了。

早在2020年7月,樊金林发布的第五个视频,就迎来了第一个小爆款:查房时发现老人们,竟然偷偷聚在一起“蹦迪”,他们带来的反差,改变了很多人对养老院的固有印象;

到现在“林烧”这个账号已经产出了不少内容,这其中不乏就有一些超百万点赞的爆款视频;
例如《在养老院下棋的一天》:用耍赖的方式赢了奶奶做棋圣,奶奶脸上大写的“无语”;

例如《在养老院问问题的一天》:拿着沙琪玛询问不同老人,这叫什么名字,结果大家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健康码、马蜂窝、杀马特......”

例如《50年后住养老院的样子》:俩老闺蜜的对话日常,用上了“无语子”、“普信男”、“绝绝子”等网络流行词,奶奶们都在5G冲浪,比我都懂!
而做得最好的就是《在养老院做数学题的一天》这个系列:一道16-9等于多少的题目,在樊金林奶奶安凤英这个女主角的演绎下,“16减9,6减9不够,借1等于16减9”,一直往下循环,却怎么都算不出来;

最后玩成了《石榴煎酒》的梗,以至于发其他视频的时候,粉丝也会催问奶奶的16减9有没有算出来。
据说很多故事的灵感其实也是来源于老人身上,并且很多老人拍摄都是“一稿过”。
在视频里能看到,樊金林融入了很多年轻人的娱乐方式,在养老院里,老人们有人陪伴,也不再孤单,大家都可能成为主角。
樊金林的百万账号有了,商业变现价值当然也有啦,现在看来,他说要办免费养老院不是说说而已,是有机会实现的。
这个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未来我们应该围绕老年就业去设计“轻教育+轻就业+养老”模式,应该大有可为。
03
樊金林说起自己的角色:“不只是院长,也是奶奶们的好闺蜜”,老人们来到这里过得开心了,就是他每天最大的动力。

自从带老人们拍视频后,老人们也格外喜欢刷抖音和欣赏自己的作品;原本和自己的儿女们都没什么话说的他们,现在会经常带着小自豪地介绍自己的表演。
樊金林意识到,刷视频、拍抖音就像是年轻人的一个象征,老人们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很想跟上年轻人的步伐,尝试更多年轻人感兴趣的事,不掉队,不拖后腿。
例如电竞房,就是有老人感兴趣,于是樊金林想要打造,并且还聘请了“电竞教练”来教他们;
除此之外,樊金林还给养老院配备了乐器室、水吧、茶室等。

怎么让老年人像年轻人一样生活,敢于老去,不再担心老去,是这个97年男孩樊金林一直在努力的事。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像樊金林这样的95后,逐渐开始成为社会里的新担当。
疫情中95后争先冲在一线,“17年前的非典是大家在保护我们,现在换我们来保护大家”;
今年辽宁舰入列10周年,舰上的95后官兵,用英语霸气喊话外军舰机,指挥舰载机起飞,有锐气有定力;
95后放弃县城里的钢琴行,到山村当男幼师,因为心疼孩子们,便还把工资都用于园区改造;
95后女孩带领村里20位绣娘,靠一针一线实现稳定就业,2021年销售额达165万,帮助村民致富。
......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你看,这群95后遍布在各个角落、不同行业,默默奉献着,交出了一份足够让人满意的答卷。
虽然他们也曾常被念叨说是“垮掉的一代”,但这些标签其实早都该更新了。
我心里的他们一点也不垮,比如我公司里70%的员工都是95后、00后,在他们身上我看到更多的是积极和努力,他们热爱生活,有情怀也有梦想;
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说废寝忘食,但也都尽心尽力地在发光发热。
公司的关键岗位都是他们在顶上,有什么事都可以放给他们来做,现在的他们已然能撑起一片天空。
有樊金林这样的95后年轻人,我们这些迟早要住养老院打《帝国时代》的中年人,未来可以放心交给他们了。
-
幸运土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04 22:17:42
-
豆友72703239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7-04 16: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