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5
刚从夏威夷回来,正在从SD返回北湾的途中。女朋友也结束了在SD的生活,所以一起开车回北湾然后把家当也一起搬回去。
在SD住了一段时间,去找了Adriana和Marcel,两夫妇,女的是我研究生第一个学期的设计课老师,男的是我毕业设计的第一导师,难得夫妇俩人都教过我都认识我,而且我在他们班的成绩都还不错。加上之前研究生刚开始的时候还全是网课,所以Adriana也还是第一次见到真人。之前在上她的课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学习了Lacaton他们的530 Dwelling项目,做了个简短的介绍和学习,后来他们拿了那边的普利兹克奖,算是歪打误着的提前了解了一下,那时候感觉他们还挺冷门的,后来发现他们的设计哲学跟我导师夫妇的还挺接近,不在造型和形式上追求刺激和新鲜,而是从更深层面上去寻找创新,在功能上和实用性上创新,但造型上虽然没有很创新很吸引人,但也不失趣味性和审美,这样给人的感觉是剥离了外在的肤浅,追求内在的高级感。在上Adriana课的时候,有一次无意间她给我开小灶介绍了一下他们在SD的家,当初只是在讨论造型上的东西,但这次去到家里,听导师介绍了内在的一些设计之后突然才觉得建筑师也可以有很多种,而且像他们这样的说不定还挺适合我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房子占那块地的1/4,他们跟朋友一起买下了一块地,但各占1/4,毕竟不是一个长期居住的地方,所以要考虑到之后的出租性,现在的市场环境随着房价涨高,越来越多的人没办法买大面积的房子,也不需要这么大的面积,所以把地分成4份,房价也只会是原来的1/4,也更加实用和性价比更高。建筑本身就是很简单的两层细长条的现代主义建筑,尖屋顶造型,通体白色水泥墙,没有任何装饰,甚至没有屋檐,总之简单得只剩一个massing,唯独面向路边的立面往里退了一点,但保留了一个木框架定义了原来的位置,立面比同一块地上的其他房子更后一点,增加了隐私性,也同时给房子提供了一个小小的前庭院和二楼的阳台。所以从外观上虽然造型没有很疯狂,但同样充满了趣味性。一楼前院可以作为建筑的入口,落地玻璃窗前还用一些瓷砖嵌在水泥地台里,做了点图案远看像一块“地毯”,即定义了入口,也减少了地毯清洁和保养的问题。内部结构更是暗藏玄机,建筑内部也再次分成了4份,可以单独变成四户独立的门户,也可以随意组合其中的几户或者整合成一整户。这个想法其实还挺符合他们现在的情况,他们有两个双胞胎小孩,年纪不大所以还能睡在一个房里,所以现在他们自己合并了其中的两户,其中一户的空间作为他们自己的房间和小孩的房间,另一户就作为客厅,厨房和工作室。另外两户则分别租出去;等之后小孩长大了,需要单独房间了则可以再合并一户进来,或者家里会来客人了或者长辈需要来住就全部收回来合并到一起。等将来孩子长大了出去读书则又可以拆分成四户单独租出去。导师在带我们参观的时候还顺便告诉了我们原本墙里预留了拆分用的门的位置,很多时候就只是楼梯旁的一小堵白墙,确实不说的话根本看不出来,但说了之后又突然觉得按照他们规划的去拆分还挺合理的哈哈。这么个可拆分可合并的概念如果出现在学校里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也肯定有人提出来过,但能够落实到设计里估计不多,有点像是在同一块地同一栋楼的设计上要即设计了四合一的情况,又设计了部分合并或分房的情况,也设计了四份完全拆开的情况,这么多的情况都能够通过简单的开个门关个门进行变换,且都能满足各自的需求,而不会说哪一户没了厨房或者没了独立进入,也可以在拆分后简单的给门上加个护墙板就完全看不出哪里是拆分用的墙,总之打破了我们传统对建筑一定是永久的概念。而建筑师去解决了这类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帮顾客解决了实际的问题,比帮顾客设计一个看着高大上很奢侈豪华的房子来的更有意义和价值。家里空间没有说特别大,但都很够用且很精致。每一样家具都很特别且美丽,餐桌的几张凳子不需要是一样的配套的,但每一张都是充满精心选择后的考量。他们在罗马和墨西哥都有房子,而且每一间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墨西哥的房子后院直接顶着川普墙,每个房子都有自己特别的点。似乎这就是我想追求的生活,自己可以设计自己的房子,不需要太大但充满了自己的设计哲学,当有朋友来的时候能够带他们参观和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家里的每一件家具也同样充满了设计感,简简单单但估计会很享受每天的生活,真正的对生活方式进行思考和创新,且能够在现实里实现,真正享受设计,而且追求的是设计哲学而不只是设计风格,感觉就圆满了。快要开始上班了,也要开始往自己的目标去前进了。
在SD还去参加了女朋友的毕业典礼,这么说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别人的毕业典礼,之前顶多就是去拍拍照,没跟完学校的仪式,这次去看女朋友的毕业典礼倒是有种姨母欣慰的感觉,而且有时候自己毕业典礼到没有觉得多重要,反而是参加别人的才会更投入更兴奋更乐在其中,有种家长看到自己的小孩上台领奖然后想大喊一声“那是咱家的”的感觉。
去参观了Google的新总部,还没开放所以在外面转了一圈,不过也基本上就是看外观,重点在于屋顶把太阳能板做成了鳞片的形状,然后屋顶就可以做成异性,算是第一次有建筑师把太阳能板的造型重新设计了一下,之前太阳能板就是一块又大又黑的板放在平的屋顶上,妥妥的工程师设计,但一直没有人想着重新设计了一下,貌似也是一个很大的硬伤,但可能背后涉及了太多专业知识所以没人愿意去解决吧。所以这次的项目也算是帮助在这个方向推动了一下,而且用是google的楼,甲方财大气粗,乙方又真诚的在做设计创新,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说有时候一个新的好的设计能够落成,运气的成分还挺大的。
这个月安排了10天去夏威夷旅游,老早就想去但一直没去成,爸妈来了也没安排去,不过下次来可以安排一下。想去也主要是从小很多海岛海边的印象都来自于夏威夷,不管是通过书籍还是影视作品,感觉那里就是一切沙滩文化的起源,草裙舞,火球表演,花衬衫和裤子,椰子树,沙滩,比基尼等等等等,感觉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但玩了这么多天又感觉还没反应或者意识到这一点。这次去了欧胡岛和茂宜岛,也发现其实夏威夷不仅仅只有阳光沙滩,绿植还是很丰富的,甚至比我之前去过的其他森林还要茂盛。同样还有火山和岩浆,顺带产出的有黑沙滩和熔岩洞什么的,一下子让你觉得不是在夏威夷了。还能登高站在红红的火山石灰山顶透过云海看日落,也完全没办法想象到夏威夷也能冷到需要穿羽绒。在夏威夷这么多天下来,最大的感觉就是他们的语言自成一派,介于英语日语和西班牙语之间,在被迫成为美国的最年轻的一个州后,经济确实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对于本地人来说,自家的小渔村突然变成了旅游景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感想,也不缺对游客不友好的本地人。不过总体来说对夏威夷的评价还是挺高的,整个旅途下来还算顺畅,多亏了女朋友和朋友妻子的安排,我几乎全程就是跟着他们的指挥去,完全不知道行程。夏威夷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不管在哪个岛,都会给你一种放松度假的感觉,在这里没有西装革履和潮牌时尚,只有热情短裤拖鞋比基尼满大街都是,随随便便都能看到人们背着沙滩折叠椅或冲浪板,似乎在这里,没人会觉得一个人穿着性感的泳衣扛着冲浪板走在城市主街道上会有任何的突兀。几步一个的ABC Store就像是当地的特产店,卖着你能想到的各种纪念品礼物特产和游泳用品。不管去到那个沙滩都能看到在沙滩上晒太阳的和水里泡着的,不管天气多热太阳有多晒。对于我这个建筑nerd来说夏威夷没有任何建筑可以看倒是作为结束学生身份后的放松还不错,至少不用再想着建筑。
旅途中发现女生们会花很多时间p图,从很多张照片选出几张然后进行不说都看不出p过了的修图时间,最终感觉发到社交媒体上在别人眼里也就是几秒一扫而过的事。感觉有点像我一开始用相机拍的建筑照,拍完要当天p图调色,其实最终发出来根本没人关心在意,只不过是自己卷自己罢了,而且消耗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外貌焦虑一开始可能是来自外界的,但慢慢的就变成了自卷行为,自己给自己营造了一个以为别人会很仔细看的焦虑氛围,实际上在当今社会环境里,别人看你的朋友圈每张照片能超过几秒的都是关系不错的了,更不会关注到你的腿是不是白了一个度,还是肚子是不是瘦了一厘米。但我也不能说别浪费这个时间,把这个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换作是我,多了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貌似也不能拿来干嘛,拿倒还不如拿来p图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不过想说的是没必要给自己容貌焦虑,自然会有人欣赏你的美,不需要那些程式化的p图教程,不喜欢你的人就算你p了也不会喜欢,喜欢你的人就算你p了也不关心,他们喜欢的是你的人而不是你的容貌。我感觉容貌只要符合当时在做的事,不要休闲的时候来个过于端庄的妆就好。
前段时间看到热搜有个女的被男的打了的事情,其实是很简单的暴力事件,可能对于男当事人来说确实有存在不尊重女性的问题,但单纯看整件事情并没有什么男女权的问题,但后来整个网络貌似为了把事情闹大都上升到了男女权的问题上。我也知道可能这个时候还有网友用“他喝醉了”来为其找借口,也因为这种傻逼网友引来了更多社会讨论把这件事推到了男女权的问题上去,但就事论事来讲,就是一个简单的暴力事件。而且推什么女权主义的其实跟推男权有什么区别,不是应该推男女平等吗?男女平等也不是在追求对待不同性别使用完全一样的标准,而是简单的做到互相尊重而已,男女本身就有差异,而且女欺男弱的事情要举例也有很多只是平时大家都习以为常而已。我也不是说为男生说话啥的,只是说就这件事而言就是暴力事件,硬要扯上男女权的话也应该是男女平等而不是男权或女权,别被那些刷流量的公众号带跑偏了,什么尊重女权男生可以做的多少件事看着也还挺可笑的。
说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这个月就这样,准备搬新家和忙珠海项目的事,希望一切顺利。也得赶在开工前把生活上的琐事安顿好,该学的软件学起来。对待生活也不能再以阶段性的态度去过日子了,要想着这就是常态那怎么把每天过的更有质量一点而不是混过去然后等待阶段性的结束,这很可能会让我每天过得很迷茫,但可能需要老师给自己定一些阶段性的个人目标吧。
就这样吧,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