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
由此,罗素总结出一个规律:当一个人把他的注意力从自身,转向去探索和研究外部的事物时,他才会真正获得幸福。
经过多年的认真观察,罗素发现,自我沉溺是人不幸福的根源。所谓自我沉溺,是指一个人过分关注自我,一天到晚都以自我为中心去生活。罗素认为,自我沉溺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是畏罪狂、自恋狂和自大狂。
畏罪狂是指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这类人有道德洁癖,不允许自己犯一点错,哪怕是心里有点不好的想法,也决不允许。每一天,他们都活在对自己的挑剔和自责中,渐渐地,这个人日渐消沉,最终一无所成。
自恋狂是畏罪狂的反面,他们过于自信,认为自己是完美的、无可挑剔的。每一天,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容不得别人半点指责。
自大狂和自恋狂很像,但二者也有区别。最大的区别是,自大狂对权利充满极度渴望,他希望人人都怕他,而不是爱他。而自恋狂则是希望用自身魅力征服所有人。历史上,许多统治者都是自大狂,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
罗素认为,无论是畏罪狂、自恋狂还是自大狂,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在年少时都曾被剥夺过一些正常的需求。罗素的这个观点,和弗洛伊德的童年创伤理论不谋而合。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