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互保”与李鸿章自立——历史的另一种走向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宣战诏书”,向英、美、法、德、意、日、俄、奥、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十一国宣战。该诏书没有按现代外交惯例,交予外国使节,而只是向清室各臣子下达。

当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铁路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此诏书扣押,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
当时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他称此诏书是“乱命”。他向慈禧回电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湖广总督张之洞随后提出“李鸿章大总统”方案:一旦光绪皇帝、慈禧太后不保,便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大总统”以主持大局。而这时,英国甚至正在说服李鸿章,以两广为基地,在中国南方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李鸿章的心腹幕僚刘学询是孙中山的旧识,他给孙中山去信,请他前来相助。因李鸿章有“大学士”、“太子太傅”衔,因常被尊称为“傅相”。在信中,刘学询写道:
傅相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冯自由《革命逸史》
此时,李鸿章如果有袁世凯的野心,历史也许是另一种走向。

就在慈禧的诏书下达六天后,6月26日,在浙江巡抚、上海道道员余联沅的安排下,刘坤一、张之洞邀约各国驻上海领事商订了《东南互保条约》。参与的总督包括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总督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铁路大臣盛宣怀。其中李鸿章北上议和,由德寿代替。另外另外陕西巡抚端方、四川总督奎俊也表示支持。
此事件史称“东南互保”。当时在北京的传教士赫德兰这样评价:
义和团运动时期,慈禧太后下了很多道旨意,让他们杀害各省洋人。袁世凯和他的这两位同事张之洞、刘坤一私自下令,只要外国士兵远离各省港口,不管太后下达什么旨意,都应与洋人相安无事,保护洋人。因此,当官里传来密令,让他们杀戮洋人时,为了赢得时间,他们假装不相信这是宫里下达的旨意。他们声称,这是义和团造的谣言。后来,他们派特使一路赶到京城,从太后手中拿回圣旨。这时,他们才"相信”这是真的。他们还私下告诉特使要想方设法看到圣旨的内容。倘若圣旨上说的不符合他们的意思,特使就可以在路上耽搁时间,直到义和团运动结束或是直到洋人全部从中国撤走。
很快,老慈禧意识到她闯了一个天大的娄子,李鸿章又成了她的救命稻草。她命李鸿章北上,去替她擦屁股。

启程时,南海知县裴景福向李鸿章请教国事,李鸿章哽咽道:
惟有竭力磋磨,展缓年份,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几年?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河海昆仑录》
第二年,李鸿章去世。
这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慈禧太后,慈禧不但不敢处罚他们,事后还对他们进行了表彰,称赞他们:“度势量力,不欲轻构外衅,诚老成谋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