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什么都没有意义,那就换个方式
应该很久没有写日记了,久到我也不知道在写作时应该是怎样的心境。记得上一次写过既然什么都留不住,越成长就越来越觉得生活的无奈,那种可望不可及、那种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无奈,亦或许沧海一粟、浮云苍狗的渺小,生活的无奈远大于我们所经历的,苦难的时光也不会有已知的尽头,现在能明白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本质依然热爱生活,是啊,这句话是何其的伟大和精辟。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就是面对生活,尊重生命就要热爱生活,即使是一个漫长的雨季,我们也得为自己找把合身的雨伞。
对于生活,我们无法逃避的另外一项便是情感,也行我注定是敏感而细腻的理想主义者,又或是不善表达的沉默不语者,但不管怎么样,我是失败的,我既无法处理好我的情感问题,又渴望情感中的理想关系,这种失败是蔓延式的,蔓延到我的生活、家庭还有那脆弱的物资,对于情感我或许太过于理想,简单的以为传统家庭式的关系和结构的变化能带来我们渴望所谓幸福,以为多给予的物资能带来精神上的缺失,于是埋头奔波,于是疏忽自己的时间空间,这些年回想起来不是在拼命工作,就是在为拼命工作而做准备,忘掉了或许这只是工作,忘掉了或许自我提升应该更有价值,忘掉了那些曾经热爱又很单纯的事务,回过头内心有的只有虚无,以致于感觉什么都没有意义,或是和自己的期许有了太大的差异,变得什么都不那么重要,是否有意义也就不那么关注。
关于改变,我无法坚信能带我到理想的彼岸,或许我对生活的认知注定了无法实现,只是求个心安,得个热爱。而立之年,想重新拾起那些曾经的点滴,我是一个俗人,无法超脱虚无,也无法与世无争,想起了一句30岁的男人财富和内涵是写在脸上,现在的我是认可的,我的脸上只有疲惫和茫然,我的更多物质并不是我的学识和提升所获取的,那只是时间和空间的堆积,以及行业带来的红利,有人说改变是痛苦的,是一种舒适状态下的自己舍弃,或许在我看来,变化是漫长的,这种漫长才是痛苦的根源。
青春不仅是年龄,我最近会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总是喜欢回忆过去,越来越觉得不是喜欢过去,而是喜欢毫无顾忌,和那种对于生活的肆无忌惮,那样的生活才是充满热爱和向往的,《蝴蝶效应》告诉了我们对于生活我们能做的只有一往无前,所以慢慢也就释然了,只是关于青春,最近有了新的想法,不是横冲直撞、不是歇斯底里,而是一种态度,这样的态度候选真的可以无关年龄,我依然可以读百年孤独、也可以读洛丽塔,可以沉浸在莫迪利亚尼的艺术、也可以感受1900的孤独,可以听拉娜德雷的复古,也可以听哥哥的深情。
2022对我来说或许是苦难额一年,太多的心结无法短时间解开,太多的故事无法沉入心底,开始尝试吧,健身、艺术、穿衣搭配、阅读、自我形象管理、社交、自律,人的格局和品德是无限的,只是期望在我的努力下能有所提升。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7 00: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