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世界不好吗

如果说适应环境的时间是三天,那么需要多久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呢?我也不知道。但网课上了近两个月,不知不觉的,每天填防疫表格,看视频,做作业,拍照,提交,看批改结果,订正错误,再拍照,再提交,每周一网上升旗仪式,学习党史,调查问卷,偶尔的线上活动,我依旧不习惯。
有时吃着饭,突然想起来表格没填。有时上着厕所,突然问我女儿作业到底提交没。有时做家务,突然想起线上活动忘记参加……还是不要习惯的好吧。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到校园。
因为提交作业之前,都要帮女儿检查一遍,所以有些题目,我们一家总会出现观点和结论上的分歧。而我也实在的验证了自己非常不擅长猜测出题者的真正意图。
这个世界上有人擅长考试,有人不擅长。比如我,上学的时候,老师让背课文的中心思想。我就琢磨,为什么一定要背?为什么这个一定就是中心思想?不能有其它理解吗?说这篇文章表达的是这个意思问过作者了吗?难道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好吗?
可惜应试教育要的只是统一答案,像我这种人注定不会被老师喜欢。学渣又渣的不够彻底,成绩就像过山车。这阵子看这个老师顺眼,考试分数呼一下就上去了,那阵子看那个老师不顺眼,分数又啪的一声掉下去了。
唯一稳定的也就是但凡有个作文比赛,基本次次都拿奖。大概因为这样,班主任也都没有为难过我。但坐在中间二三排的几个学霸女生,经常看我不顺眼。
有次语文课我走神,没听讲,老师突然点名让我读遍古诗,我心想这有啥难的,抓起课本就大声念,结果念出来一个错别字,当时倒也没有哄堂大笑,因为后半个教室的同学大概都没好好听课,只有前面几排在笑。
我也没当回事,纠正了一下错误就坐下了。结果一到下课,老师前脚刚出门,中间二三排的那几个女生就头对头的凑在一起,一边模仿我读错的那句诗,一边冲着我哈哈大笑,我心想读错就是读错了,敢做敢当,笑就笑呗,还能捂人家嘴不成。然后淡定的出去玩儿了。
作为半坏不坏的孩子来说,心理素质是过关的。有那种真的可以把别人当空气的能力。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是什么时候练就的,也不记得了。在我看来,我女儿就欠缺这个,脸皮儿太薄,一指出她的错误,就算很委婉,她也会找借口,抗拒,生气。
经过这两个月的相互磨练,似乎比之前好一些,还要继续磨练才行。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小时候,被别人指出错误时的应对态度,但是现在是可以平淡听进去的,当然是会经过思考,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才行,如果没有道理我也会反驳,守住我自己认为对的事。
因此,我家经常出现辩论的场面,偶尔群情激愤,我女儿会在适当的时候打着手势说:冷静,冷静,冷静一下,不要吵架。
声音不自觉的大了一点,有吵架的声势,其实都知道不是吵架。比如数学作业,我说我认为是这样的,他说他认为是那样的,然后分析出题者的意图。根据老师批改后的结果证明,我确实不擅长揣摩出题者给出的唯一答案。
我喜欢多样的世界。不是绝对的,唯一的,一边倒的,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是思考,不是背诵。
昨天又看到王小波的旧文。我不是知识分子,我做什么都是半吊子,即使如此,我也害怕不理智的年代。虽然除了讲理,我也可以骂街甚至打架,但是泼妇毕竟不那么体面。
还有我的善良,一直都是认真的思考,真诚的明辨是非。学校应该是教这些的吧。
-
algae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2 09:12:20
elf荷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再游关西——背部拥有星星的鱼 (3人喜欢)
- 再游关西——不要担心两小时后和八公里外的事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