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小店(一)
我们家的小店要拆的消息再次传来,就在6月底,和我年纪差不多大的小店可能就要被拆了。那承载了我孩童时光的小店,那担负起我们家生活重担的小店,那乡里乡亲聚集的小店,那见证了乡村发展的小店,那给我们温暖的家的小店,想必要消逝在时间里了,任凭我们有多么的不舍。
我们的小店位于一条省道的拐弯处,因为有弯度的关系,路旁有一小块沿山的蔓延下来的空地。那会儿,父亲、母亲刚成家,我刚出生不久,因为父亲没有外出打工,所以就想着是不是在家里做点买卖,所以就看中了路边这块无人认领的空店,用了几块水泥砖就搭起了一个简单的门面,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收玉米然后转手再卖出去,对于小店的这段历史,我是听母亲说的,我并不记得,不过这就是它的来源,一对被生活所迫的小夫妻,灵光一现想出来的办法,谁知道这小店一开就开了三十多年。
关于小店,我最初的记忆来自于弟弟的出生。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之晨,我站在教室(学校就在小店对面)外面晨读,早上的阳光明灿灿的照耀着我们,忽然一声鞭炮声响,弟弟出生了,老师让我回家看看,关于小店的记忆也就慢慢浮现在脑海里,那会我们已经将小家搬到了小店,我还记得床的位置,妈妈应该就是在那间小店做的月子,那时候的小店异常的简陋,却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当时的小店就是两间房左边的是放满杂货的店铺,右边就是我们的卧室,卧室里有几把椅子和一个沙发(沙发应该是后来姨妈送给我们的),然后靠着墙是妈妈陪嫁来的一个黄色的电视柜,那会两间房中间好像就是用油布隔着的,这样的格局也不知存在了多久,门前那会儿还是没有用水泥铺地,有一半还是土,我们搭了一个棚,用来遮雨。
也不知道这样住了多久,当时的小店确实很小,也没有当一个正经的生意来做,中途妈妈还跟着姨妈出去赶集卖过一段时间衣服,当然这时候也是在弟弟出生之前。慢慢的随着我们长大,我们已经把小店当成了我们的新家,随之也对它进行了扩建,我们在小店的旁边继续“开疆扩土”建设了一个厨房,沿着厨房成直角,后面我们又建设了浴室,当然浴室和厨房好像也不是同时建好的,都是慢慢的建的就像是蚂蚁一样,一点点的筑巢。
关于小店这个家,记忆里印象比较深的几个画面,大概是某个夏日夕阳下,我和妈妈一起收衣服,然后回到小店,家里散发的阳光的味道,金灿灿的阳光斜着照进房间,现在想想有种难以言说的幸福感;亦或是某个狂风乍起的暮秋十分,全家人回到小店,紧闭家门的安全感;又或是一个人在家看店时,时而望着门前的水沟,时而望向远处大山的孤独感,总之小店就是我生命最初起源的地方,关于人生的记忆都是从它开始。
有段时间,爸爸跟随姑父在外打工,知道了一种叫做竹夹板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轻有韧性,可以当做阁楼的楼板。终于我们的小店迎来了它生命中的高光时刻,眼看家里也住不下了,爸爸决定在原地加盖一层,中间用木做梁上面振上竹夹板,这样以来我们的房间就可以增加到四个,可以极大改善我们的居住体验。当然,在我的记忆里,我们的二层小洋房不是一次性建好的,楼上的那层房子空了很久也没有装好,我也不记得用了多久,因为我那时已经开始离家住校了。只记得有次晚上发烧我们当时的床是在左边店铺 货架后面的床上睡得,面对着的便是空空的房顶,现在回头想想那时候我的家很凌乱,很简陋,很随意,来店的每个人都能参观我们的家,没有一点私密性,但是日子就是那样一天天的过下来,当时也没有办法,我当时特别高兴,也特别迫切能在楼上居住,这样就可以有自己的房间了。
终于有一天家里的二楼完工,顺着一条木梯,我们在小店的楼上多了两个房间,还打了新的衣柜、书柜,妈妈的嫁妆电视柜、衣柜都搬上楼了,还有一个两用的凉椅,简单的家具构成了我们的新家。小店的升级应该是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完成的,改造后的新家更宽敞、跟明亮了,功能分区也更明晰了,楼下的就是店铺,左边是日杂用品,右边是大米、肥料等用品,随之小店的规模也在那几年达到了鼎盛时期,还记得冬日,每当到了置办年货的时候,我们每天早上要把所有的货物都搬出去,陈列在外面搭的棚子下面,让顾客选购,晚上则要把这些货品全部垒起来,装进房间才可以,过年前如果这些货物没有卖完,那么我们连吃年夜饭的地方都会没有,那时候真的是累并快乐着,我们向过往的顾客一览无余的展示着我们的商品以及我们的生活,日子就那么缓缓向前。
新加的浴室是铺着黄色的地砖,里面放着一口小水缸,每天流着一线水,门口非常的狭小,挨着一颗大树建设,不过后面怕那个大树倒砸到人,因而那棵树也被砍掉了。在浴室的门外,我们还建了一个浣洗池,我那会儿在家没事的时候就会把池子洗的干干净净,然后在蓄上一满池子的水,那种感觉总让人心安,那时候大树还在能帮我们遮阴,公路也铺上了柏油,想起那时候的小店,就会想起宁静的夏天。
我睡的是楼上靠右边的房间,每到了夏天我们的小木楼酷热难耐,我和弟弟会早早的爬上楼,用湿的抹布和拖把把楼板反复的拖洗,用这种方法给二楼降温,这样我们洗完澡就可以爬上去享受凉爽的晚上,然而也并没有很有效果,但是那确实是一段很有意思的时光,我睡的那个房间因为有树荫遮挡的缘故,每到了晚上还有凉风习习,我会打地铺睡在木板上,透过窗户还能看见星星和月亮,那时候多想夜晚的凉风吹进我的窗,伴我一夜安眠,不过那时候过往的灰尘非常大,所以想在回想的一切其实也根本没有那么美好。
其实我对我们家的小店的记忆,更多的就是停留在我上高中前,因为高中我就去县城念书了,有时候几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所以后面小店的一些变化我也就变得很模糊了,有时候回家才能发现它的变化,并不能亲眼见证它的变化,它随着时代变迁,也伴随着我们成长,更重要的是它庇护着我们走过最艰难的岁月,一家人在巴掌大一块的地方,悉心耕耘,一砖一瓦的建造,最终才有了我们的栖身之所,这里既是我们营生的店铺,也是我们温暖的家,在这里我们有快乐、悲痛的、愤怒的、平静的情绪,更有我们一家人携手走过的痕迹,我爱它胜过过去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