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篇。30岁已过,却还想叫自己少女
真的太有意思了,看了前两篇日记,原来那时的我有那样一些想法,有趣也满意,无论何时的自己,都是开放且自洽且积极且真实的。
前一篇是完成了从中国区到海外的转身,而这一篇其实是等待回国的过程中,即将从阿塞拜疆回到国内,等待交接中,却依然忙碌。
坐在阳台,晒着太阳吹着风,听着不远处教堂的钟声,中午1点。码着字,特别喜欢现在键盘敲起来的感觉,不自觉地会多打一些。同时听着B站2022毕业夏日歌会,想知道现在20岁出头的人儿都听些什么东西,配上这巴库的阳光还真不错。
想记录自己的日子,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一个不会丢失的地方。
前一篇是两条感情并行走,走到觉得该放手的时候,然后就做出了选择。跟小隋同学在一起,全心全意。这是另外一种可以叫做是“成熟”的感情,也许激情成分少了一些,但谁知道是不是因为一直在异地呢。很期待回去,跟他在一起过那种向往的生活:
各自忙碌的平常日,却也可以一起牵手半夜遛弯;
周末出游,开着车唱着歌,换个山水欣赏,哪怕是换个地方加班呢;
一起积累找机会gap一年,游览全国,如果没有疫情,那就游览全世界;
一起学习打网球,锻炼身体,提升各自的技能;
一起组建家庭,面对风雨,孕育两个小孩,感受另一种幸福。
其实距离上一篇的自己不过一年半,人生规划和想法竟然变了这么多,我不会评判这是好是坏,所有的事情皆有原因皆有结果,只愿做到每一阶段都能无憾。有的事变得很快,有的呢,按照既定轨道在前行。
老妈现在跟一个葫芦丝认识的叔叔在一起,是可能考虑结婚的那种,几个月前的我还在操心着撮合她跟我爸,因为那样我就可以拍一张3人全家福了,以前从来没有的那种。但是现在看到她很好,也许跟我爸的缘分就是到此了,强扭无效。而老爸呢,希望等到姚阿姨退休之后能够来到贵阳,跟老爸一起,毕竟都是还念有旧情的人。其实有没有全家福没关系,他们都能幸福,都能找到陪伴就好了。
聪宝两岁多了,特别爱笑,岳艾是除了小隋童鞋最期盼我回去的人了吧,从自己催到叫聪宝来催:“岚姨,快回来和我玩” —— 哈哈,太可爱。小熊7月要生宝宝了,怀孕只长肚子不长肉的小熊,让人羡慕。大熊也在备孕了,入住他们的新居。好久没跟管子联系了,但我知道他们过得一定很好。玲儿分手了,很心痛,因为很爱,看她的朋友圈日常,有经常出门吃喝逛展,就这样来看,还是那个热爱生活的玲儿。在这边有认识到新的朋友,但是我不知道离开之后还会有多少联系,很多时候的友情,都是基于共同的地域,分享共同的时间,经历共同的事件,而当这些共同消失后,友谊也就随之变淡,不过即使是过往,应该说大部分都是过往,也感恩曾经拥有。
现在的我和在做的事,无法激起内心的热爱,总觉得无意义,耗尽心力。这次回国,入资源池,希望找到跟华为阅读相关的事情,如果没有合适的岗位,就大胆离职换赛道吧。换去哪里呢?一个可以平衡工作与生活,收入与欲望,期待与满足的赛道?那是哪里?(因为没确定下来,所以这也是我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离开的原因)
学习翻译,走文学翻译路线;
捡起对外汉语教学,针对俄语为母语的学生,自由教学;
文化创意事业,俄罗斯与中国的文化互相输入,用俄语写作告诉他们,我眼中的中国、中国人和中国的生活。
爱情与事业,我一直觉得事业是重要的,但是事业不是工作,而是指那种真真正正热爱的事情。身边有多少人不只是为了一份物质保障才工作的吗?有房贷、车贷、有老小,于是离不开,更不会想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我不希望活得浑浑噩噩,活得毫无生机,而现在的状态,真的是工作很累,无心玩耍,却又纠结着自己是不是太懒,还有一个多月,倒计时的一个多月,总觉得离开才可能真正开始,放肆休息之后才会真正加满油,保佑顺利。
关于阿塞拜疆国家主管这份工作,一年半的时间哭了无数次,委屈生气愤怒无力所有的情绪越来越频繁出现,我甚至开始担心它会在某种程度改变我的性格,所以即使给了好的绩效,给了增长30%的年终奖,给分了第三次TUP,我还是觉得有必要离开。跟小隋同学开玩笑说,如果年薪有千万美金,那我可以考虑坚持下去。“原来物质这么不重要” —— 是这次在做选择时明白的一个道理,弄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或许说,“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觉得很了不起。
昨晚半夜被惊醒,莫名其妙地觉得恐惧,念着“南无观世音菩萨”试图重新入睡。这是一个不太好的信号,之前忧虑过多的时候也是这样,经常半夜被吓醒,却不知道为什么,第二天起来却无恙,窗外天大亮,安全感十足。习惯一个人住,却也看到一个人住的孤独。
30岁已过,零点在食堂喝着红酒唱着歌,第二天睡到大中午,晚上约着保哥、璇姐、宏亮、韩啸去了chinchin,吃越南米粉吃蛋糕,餐厅没人,有种包场的错觉,餐厅还送了两根火花蜡烛,意外惊喜。晚上走路回家,沿着海岸边,有的没的聊着,路过游乐场还坐了一回跷跷板,一群真真实实的少年。
仪式感、少年感 —— 即使年岁增长,也是要保留的东西,因为这是保持年轻的秘诀。